新浪财经

繁荣背后遗留诟病多多 贴牌加工业三问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1日 11:10 浙江市场导报

  作者:金鹏 王董铭 钱浩亮

  基本依赖于“三来一补、贴牌加工”的产业模式,是嘉兴纺织、服装、皮革、箱包等产业的一大特色。

  以服装企业为例,仅平湖市就有1300多家,工业总产值125亿元,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县(市)级出口服装制造基地。但如此众多企业几乎百分之百从事过贴牌加工生产。

  “贴牌加工的利益与风险并存,贴牌加工繁荣背后带来产业发展滞后、商标侵权等众多问题突出,并日益成为发达国家动辄以知识产权大棒设置贸易壁垒的诟病。”嘉兴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如是说。

  利润降低,

  何以“贴牌”不止?

  “受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过高以及贴牌企业不断增多的影响,现在贴牌不好做了。”平湖一家服装企业负责人向笔者大倒苦水:4年前,一件衣服能赚差不多20元加工费,而现在只能赚到几块钱。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打算放弃,毕竟细算下来,还是有一点赚头。

  重压之下,贴牌依旧。工商部门调查前不久对1882家样本企业进行调查,发现从事贴牌加工的企业达1112家,而贴牌业务比重在50%以下的达641家,贴牌业务比重在50%以上的有471家。而从利润来看,贴牌加工利润占到年利润50%以上的企业有408家,其中80%以上利润来自产品贴牌的更是达到331家……

  “尽管贴牌所赚利润空间十分狭小,但从贴牌业务和贴牌加工利润来看,仍是一些企业资本积累的途径,这是嘉兴贴牌加工业繁荣主要原因。”有关人士说。

  商标使用,

  缘何侵权不断?

  仅去年,平湖工商局就查获各类商标侵权案件百余件,罚没款近150万元。而调查的样本企业中,就曾发生过近30起商标侵权纠纷,其中60%的订单委托方为外省企业或国外企业。

  商标侵权无疑是利益驱动,而诱人的利益背后,不免藏有陷阱。调查显示,众多服装企业中,盲目按照与委托方签订的加工合同进行加工的企业几近1/3。“企业如果只知道盲目按照与委托方签订的合同要求办,往往会无意之中侵犯到真正商标持有人的商标专用权,或被一些不法商户所利用。”市工商局商广处负责人说。

  事实的确如此。嘉兴市贴牌企业中,63.67%的企业从事多层授权或几经转手的贴牌加工业务,订单的可靠性和商标授权根本不易辨别。而且近半数企业家对商标法、合同法等法律知之甚少。所调查的企业中,只有71家企业负责人称“非常了解”,24.19%企业对商标侵权几乎不作考虑。

  规范贴牌,

  出现法律真空?

  毋庸置疑,贴牌加工在嘉兴企业存在着很大普遍性,但背后日益激化的商标侵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背后,也凸显出法律的空白。

  “对贴牌加工的商标监管缺乏必要的立法依据。”市工商局商广处处长朱国农告诉记者,原《国家工商局关于商标行政执法中若干问题的意见》虽然对贴牌加工有过较为具体的规定,但随着《商标法》修改,该《意见》已被废止,而现行《商标法》和《商标法实施条例》对占绝大多数的贴牌加工中委托方和加工方的商标使用关系没有做出较为明确规定,致使当前对贴牌加工中的商标监管存在法理上的盲区。

  一家服装企业负责人对此后悔不已:该企业的加工业务大部分是通过业务员承接的,因为缺乏法律意识,在商标条款中往往不作任何约定,特别是在加工费较高的情况下,只要有单就接,结果去年就因盲目接单造成商标侵权,被罚2万多元。

  引导扶持:

  从贴牌到创牌

  “当前最要紧的是如何规范贴牌企业,避免其跌入商标侵权怪圈。”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法律出现空白的情况下,我市目前已对贴牌加工企业实行贴牌加工备案制度,通过开展商标合同长远培训、规范贴牌合同文本、设置统一贴牌电子备案系统等举措,以规避商标侵权风险。

  笔者从平湖工商局了解到,该局通过贴牌加工备案,已先后对139批次624只贴牌商标提供了网上索检服务,并对索检中有侵权嫌疑的29只贴牌商标向相关企业发出警示信息,督促其及时补足手续或予以“退单”,有效减少了商标侵权案件的发生率。

  嘉兴学院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程仲利认为,长期从事贴牌加工带来行业惰性和不完整的产业链造成了产品同质化严重,使得整个产业处于低水平的竞争状态。所以,完成由贴牌到创牌的产业升级换代,才是解决贴牌加工背后潜藏问题的终极手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