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硅价上涨 中小太阳能企业风险加剧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9日 16:22 中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信息网

  摘要:硅涨价,太阳能光伏产业受到致命打击,部分企业向上游产业挺进,银联信认为,对于资金实力薄弱、研发能力弱的中小企业来说,遭遇的风险更大。

  德国最大太阳能企业Conergy公司今年将出现1.5亿~2亿欧元税前亏损,对于中国光伏产业来说,境况也好不了太多,行业新一轮洗牌为时不远。

  硅涨价,行业利润急剧降低

  随着太阳能产业的迅猛发展,作为太阳能电池板主要原料的多晶硅价格,从2003年的23美元/公斤暴涨至目前的250美元/公斤左右。多晶硅研究专家分析,2010年全球多晶硅共计需要8.5万吨左右,总供给为5.88万吨,缺口达2.62万吨。

  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以目前市占率最高的6英寸多晶硅芯片来看,2003年的价格只有不到0.9美元,今年三季度其单片价格已逼近9美元。而市场普遍认为,9美元将是太阳能电池生产成本的上限。如果一旦超过了9美元这个心理价位,太阳能电池的净利润将几乎为零。

  而由于硅片在太阳能电池中的成本已经占到了70%,因此中国太阳能企业利润也受到了极大冲击。从2004年起,太阳能电池制造商的利润率已从高点开始下滑。无锡尚德毛利润率则从2005年的30.3%降至2006年的24.9%,至2007年第一季度净利润率降到10.6%。

  向上游挺进是太阳能光伏企业的出路

  由于中国做太阳能上游产品的企业不多,而且技术也参差不齐,国内大多数做太阳能产品的企业需要的硅材料都依赖进口,最近硅的大幅涨价对于太阳能企业来说是个致命打击。现在的解决办法就是发展自己的硅技术,生产自己的硅片,抢占产业上游。

  按照宁波太阳能公司的计划,宁波太阳能投资40亿元人民币建立宁波硅料公司,将于明年底正式投产。2006年、2007年两年宁波进口硅的代价甚至高于40亿元。

  行业并购将加剧

  按照行业分析师的说话,由于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原材料成本连续升高,就算各企业发展自己的原材料基地,其代价将是一个“令人窒息的数字”。

  目前国内最大的原材料生产商是洛阳中硅,排在其后的还有陕西华阴等一些企业,但总体上来说,质量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而且产量偏高,价格也偏高。这不得不迫使一些中下游企业花血本去建立自己的硅基地,不过,这样一来,短期内这些企业肯定会元气大伤。

  现在一些企业在进行自主发展,一些企业在寻求并购,打通光伏产业链上电池、切片、硅片等各个环节。明年将进行光伏产业链上最激烈的争夺战。”

  众多民营企业进入,将竞争推向高潮

  12月14日,中国最大的低压电器生产商正泰集团宣布自日前起进军太阳能行业后,又决定在西班牙投资一座欧洲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厂,涉及资金高达1.2亿欧元。而在此前,杉杉股份公司以占总股份73.31%控股了尤利卡太阳能公司,意味着杉杉集团正式挺进光伏产业上游。

  现在一些民营大企业也加入了这场竞争,这意味着又将光伏产业推向了一个高潮。中国太阳能协会一位副秘书长表示,尽管目前国家政策无法对这些企业进行多少支持,但很多企业所在地方政府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照顾”。

  银联信分析:

  金融风险分析

  中国太阳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受到了世界的关注。然而中国太阳能电池产业发展要实现由量到质的转变,仍然面临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两头在外”,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在夹缝中生存。

  目前,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是典型的“两头在外”,九成以上的原材料依赖进口,九成以上的产品出口,我国企业得到的不过是中间的加工利润。而且,随着国际市场空间的日趋饱和,太阳能电池生产厂商的利润空间正从高点开始下滑。由于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太阳能电池是晶体硅电池,而生产晶体硅电池的原材料———高纯度多晶硅,其提取技术被少数几家外国公司垄断,我国太阳能产业只能受制于人。国际市场上的多晶硅也供不应求,中国的需求量很大,一些国外的多晶硅生产企业还对我国实行限购、禁购,有的则将次品以高价卖给中国企业。一些新投产的企业,投产之日就面临了“无米之炊”。另外,市场也在外,国内光伏产业快速发展是靠国外快速发展的市场所拉动,95%以上产品出口,快速发展的光伏产业和迟缓发展的光伏市场之间的严重失衡和不协调。

  第二,我国太阳能产业起步晚,设备、工艺、人才、核心技术等薄弱,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目前我们光伏企业的主要生产方式是:进口多晶硅原料,经过硅片切割、太阳能电池片生产、把电池片组装成“太阳电池组件”,制成成品出口。在行业分工中,这些都是附加值低、能耗高的环节。

  太阳能电池原料的生产是光伏产业链中最关键的一环,而制造太阳能电池的高纯度多晶硅绝大部分需要依赖进口。我国长期以来没有在硅原料的提纯技术方面进行投入,目前还没有掌握硅原料的提纯技术,即便是提纯出来,在纯度和价格方面也没有竞争优势。

  目前我国光伏企业的自主研发实力普遍不强,主要的半导体原材料和设备均依靠进口。此外,光伏研究单位缺少资金,设备老化,科研力量流夫严重,科研成果稀少,知识创新能力薄弱。

  第三,虽然中国《可再生能源法》已正式实施,但相关配套政策缺乏,其落实也还有一个过程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处处长史立山表示,国家对于光伏没有一个整体的规划,也没有进入正式讨论,尽管目前也接到了一些情况反映。国家没有一个有效的措施或者规划来完善光伏产业发展,造成了国内光伏产业在国际上也是各自为战。

  第四,大量中小企业跟风进入,竞争加剧,行业利润下降,投资资风险加大。

  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跟风现象,见好就上,一哄而起,容易造成投资过热,也不利于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是一个科技含量高的产业,但目前我国许多太阳能产业的投资者并不具备专业背景,甚至生产服装、布料、箱包、玻璃、轴承的民营企业都投资太阳能光伏产业。在市场需求旺盛时,国内企业几乎不愁拿不到订单,甚至出现国外企业抢购的现象,这吸引了国内企业一窝蜂似的上马新项目。新产能的激增加剧了对原材料的需求,使原料价格被哄抬。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同质化竞争严重和市场销路被人控制,又使得企业竞相压价。目前行业利润已经由20%下降到6%。我国有80%以上的太阳能电池生产线都是从国外引进的。由于国际上太阳能技术日新月异,许多设备引进之日就是人家淘汰之时。

  第五,中小企业资金实力薄,自主创新能力弱,在大型企业向上游挺进时,中小企业无能为力。

  国内大多数做太阳能产品的企业需要的硅材料都依赖进口,最近硅的大幅涨价对于太阳能光伏企业来说是个致命打击。现在,一些资金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开始研发自己的硅技术,生产自己的硅片,抢占产业上游。然而,对一些刚进入该行业的中小企业来说,由于资金实力薄,企业的专业设备落后,自主创新能力弱,在大型企业开始开拓上游产业链时,中小企业只能停留在来料加工的环节,继续接受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另外,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也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银行策略指引

  技术落后、内需市场不足,是制约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两大瓶颈。国家应适当控制太阳能利用成套生产线的进口,加大对太阳能产业的研发投入,鼓励企业自主创新,落实政策启动国内市场。

  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可再生能源法的实施为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宏观环境,再加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巨大。但是,目前我国的太阳能市场还未启动,太阳能光伏产品价格下跌,边际利润缩减以及原材料硅遭遇价格上涨和供应瓶颈,建议银行对太阳能光伏企业的信贷还是谨慎对待。

  由于太阳能光伏产业是高技术产业,技术研发能力决定着企业的长远发展,现在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向产业链上游挺进,建议银行对研发实力强的龙头企业重点关注。由于光伏产业技术的研发存在一定的风险,建议银行在地方政府资金或专项资金的配合下,可以给以适当的信贷支持。对新进入的中小企业,由于其资金实力和技术研发能力都很薄弱,只能在加工环节徘徊,人民币的升值又 压缩了其利润空间,因此,建议银行对新进入的实力薄弱的中小企业不给以信贷支持。

  [本文由中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信息网提供,未经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