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凯前核心人士揭秘乐凯柯达分手内幕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9日 01:42 证券日报
□ 本报记者 谢岚 “除非未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否则再过10年,我也依然认为当时的决策是正确的。” 元旦期间,北京城寒风凛冽。在海淀区一家酒店的茶室,本报记者与乐凯的前核心人物见面。作为当年推动乐凯与柯达“联姻”的重要一员,谈及今日两家的分手,他很是感慨,但仍然信念坚定。 为什么选柯达而不是富士 关于乐凯与柯达分手的根源,业界普遍认为一是数码技术的出现,让以生产感光材料为主的乐凯失去了市场培植优势;二是即将推出的股改会迫使柯达还得另外掏钱支付对价,而柯达不愿再出资。 这位核心人士一再强调当时已经预见到了数码影像的迅速发展,但也承认:“确实没有想到市场变化如此之快。” 不过,尽管已是时过境迁,但回过头来,对乐凯与柯达这桩“前姻”仍有不少疑问。 2001年2月底之时尚盛传乐凯已与富士达成合资意向,之后便杳无声息。但两年后,突然传出可谓爆炸性的新闻——乐凯“联姻”没错,“新郎”却是柯达。 乐凯与柯达的谈判接触由来已久,但柯达方面却一直力争51%控股、用柯达商标及其控制经营权,以致也让一直坚持“控股,使用自有品牌,保留经营决策权”三原则的乐凯只得另觅良人。不料在乐凯即将与富士携手之时,柯达却突然杀了“回马枪”,不仅放弃原来的条件,甚至开出了相当优惠的参股价钱。这中间发生了什么? 乐凯与柯达2003年10月底在人民大会堂河北厅签署的为期20年的合作合同,是在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和数百家媒体记者的见证下完成的。让人不禁好奇,这桩姻缘是否背后也有着乐凯的“娘家人”的撮合。 关于这个疑问,还有另一个重要因素。业界均认为柯达与乐凯的联姻与柯达亚太区副总裁叶莺长袖善舞分不开。据公开消息披露,叶莺当记者时曾追踪报道过邓小平访美,并在后来成为美国除赖斯外职位最高的女性前外交官。叶莺本人亦曾表示:“我不否认公关是很重要的环节。但是,公关不可能是一个空壳子,必须有实际的内涵。” 对于记者这个疑问,上述核心人士并未直接回答,却笑着说:“这是你们媒体炒作出来的一个‘点’。” 乐凯与柯达很早就开始了谈判,中间有很多复杂的因素,他说:“但肯定是企业自主决策的。” 合资命运的两个假设 另外,如果当初乐凯选择的是富士,今日的情况是否会有所不同?如果中国没有推出股权分置改革,这桩姻缘是否回旋余地会更大? 四年前,富士作为数码影像的整体方案提供商,几乎囊括了数码影像的整条产品线。当时有业内人士认为,与富士合资,不仅可以在硬件设备上大大充实弥补乐凯的不足,也可以利用富士成熟的技术经验和管理经验及国际营销网络,将乐凯全面推向国际市场。富士曾雄心勃勃地要在中国建立1000家数码激光冲印店,与乐凯合资后,抢夺冲印市场的步伐会明显加快,其魔术手数码激光冲印设备也有望在市场上发挥更大的威力。 “论数码影像技术,最早推出它的是柯达,并投入了几十亿美元的资金进行开发研究,技术上更加先进。只是它中间经过反复,几次上马下马。”这位前核心人士向记者表示。言下之意,虽然当初与柯达的合作协议是基于传统感光材料行业,但乐凯是曾经希望未来在数码领域能够与柯达有所发展。 对于为什么没选择富士,这位前核心人士讲道“当年很多国企跟外商合资,国资都是折价卖的,但乐凯不同,柯达开出的价可以说十分优厚”。对于当年这桩成功的谈判,他依然非常为自己和乐凯的价值而感到自豪。 此前市场一度流传,公司股改全流通对柯达来说不仅将摊低公司股价,还要稀释其持股比例,因此其不愿再腾出一笔资金来为乐凯股改支付对价。柯达中国区新闻发言人田耕田耕接受本报主动性采访时不愿评介,只是说:“我们不可能做这种预测的。” “集结号”中的市场撤退 “经常工作到凌晨,脑子是紧绷的,好像一直在战场上厮杀。”回想起数年前的经历,这位前核心人士依然记忆犹新。 多年来他和乐凯团队一直在感光材料行业扛着这面“民族大旗”,又为谋生存求发展推动了与“强敌”的联手,对于乐凯,这位前核心人士有着深厚的感情和太多的感慨。 他询问记者是否看过最新的大片《集结号》,并颇为自豪地表示自己数年之前看到这部电影的原著小说之时就觉得非常好,并在乐凯公司会议上向他人大力推荐。 小说主人公“即使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不听到集结号绝不撤退”的不屈不挠的精神甚至带着某种“悲壮”的意味,与乐凯这些年来在国企改革路中的种种风风雨雨,让他有着甚为强烈的感情共鸣。 这位前核心人士一直强调乐凯的企业精神和管理文化是“自力更生”。当初寻求合作亦是为了更好的自力更生。 他向记者讲述了这样的一个小细节,来证明乐凯与柯达谈判的谨慎风格和民族产业情结,以免授人把柄。他讲道,与柯达谈判时,柯达方面为谈判人员在非常好的五星级酒店安排了早餐,但乐凯的谈判小组成员还是去了外面的小饭馆。“吃得非常香!”他说。 或许正是这种责任感与“自力更生”,让乐凯坚持了“控股、品牌与经营管理权”,而与这种不变相对应的,是变——旧有行业的萎缩、转型的痛苦和开辟新战场的成本与竞争压力,对于乐凯来说是柄摇摇欲坠的达摩克利斯剑,而乐凯亦在苦苦挣扎,寻求出路。 2003年度,S乐凯的主营业务利润18366.28万元,净利润8002.13万元。2006年度虽然主营业务利润相差不大,为18298.69万元,但净利润却已不可再同日而语,仅仅为2757.20万,降近3倍。 而2007年半年报中,尽管净利润大幅增长,高达5588.82万元,却有绝大部分是借牛市的东风而来——乐凯出售了所持有的风帆股份和保定天威保变电气的股份,获得4244.02万元的投资收益,而主营业务的贡献寥寥无几。 利润主要靠相纸支撑 同时,在这日益缩小的“蛋糕”里,相纸尤其是数码相纸为乐凯苦苦撑起了半壁江山。 一位乐凯销售负责人告诉记者:“相纸销售情况很好。以贵州为例,传统相纸的份额乐凯能占70%,而数码相纸则占了60%多的市场份额。”而至于此前在相纸领域柯达对针乐凯长期占有优势的乡村市场发动的“开垦计划”,这位负责人表示“农村路线”已是几年前的事,现在对市场的区分没有那么明显了。“基本上现在全国都差不多,柯达在相纸上的量已经不是很多。”他说。 不过这位销售负责人也表示:“国家要打击走私力度大一点,我们的日子也好过一点。”此前,时有媒体报道,各地海关查获大量的相纸走私进入国内市场。 “现在走私太猖獗了。本来乐凯相纸的价格能够低不少,但因为大量走私相纸没有附加关税,所以在价格上对乐凯相纸形成了一定的冲击。”他说。 让乐凯满怀希望的或许还有位于合肥的乐凯工业园TAC薄膜基地。乐凯将为这个前后共分四期建设的新基地预计投资高达13亿,圈地1600多亩。全部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预计将达到25亿元。这项目前全球仅有五家公司掌握的高科技技术,其核心在于如何将多达14层的绝密感光涂料在风干后压缩到1/3头发丝的厚度,全球市场规模将高达数十亿美金。 “这个基地投产,生产的量就大了。”这位销售负责人说:“我们准备在薄膜这块做大。薄膜的市场需求量大,而且我们有这个实力与别人竞争。” “现在乐凯在薄膜市场上大概能占40%-60%的分额,还不是很大,因为我们基地还没有大量投产。”他说。 此外,乐凯可以依凭的还有在国防工业领域的这一部分业务。 乐凯末来方向在哪? 最后,不得不提到乐凯走出“柯达时代”之后的新的同路人——广州诚信创投公司。这家股东为一家三口的家族投资公司与时时出现在媒体聚光灯之下的乐凯与柯达相比,仍然相当低调甚至神秘。记者三番四次联系董事长袁志敏,皆被工作人员告知其最近不方便接受采访。 袁的名下还有另一家上市公司——金发科技,主要业务领域为改性塑料。有业内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改性塑料主要用于电视、汽车等,但理论上,改性塑料也适用于胶卷行业。因此,坊间时有猜测,袁的出现是否会为乐凯的转型提供更多的可能和空间。 有媒体报道,金发科技是柯达上游核心供货商之一。但金发科技的工作人员再三向记者表示,金发与乐凯到目前为止肯定没有过任何业务与资金上的往来。并说“诚信是袁总个人的公司,至于他是财务投资还是产业整合,要问他本人了。” 新年的第二天,乐凯例行发布公告,却与前次内容大同小异,表示因柯达与广州诚信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签署的股权转让协议尚需有关部门批准并履行相关法律手续,所以尚不能启动股改。 乐凯董秘李建新告诉记者,证监会已经批下来了,但办手续还挺复杂的。虽然李建新也向记者表示不好估计什么时候能够办完手续,但毋庸置疑,乐凯已经大步迈出“围城”。 但是,对于“伤痕累累”的乐凯来说,诚信究竟是过客,还是长久伴侣,乐凯的末来方向是什么了?目前仍需拭目以待。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