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莱芜民企转型步伐加快 钢铁深加工成特色产业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7日 11:28 中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信息网

  摘要:近年来,莱芜市钢城区开展商转工型的“转型”策略,积极发展钢铁深加工项目,并取得良好成绩。2007年,全区新发展转型民营企业30多家,完成项目投资15.6亿元,累计转型民营企业达到120多家,上缴税金3210万元,占全区总数的10.7%。

  针对钢城区钢材销售企业占民营企业40%以上的实际,钢城区积极引导他们由商向工转型,提升民营经济发展质量。2007年以来,钢城区以大力实施民营企业转型为重点,努力在政策扶持、服务体系建设、人员培训、宣传发动、信息咨询等方面完善措施、加强引导,按照“将个体户扶持成为民营企业、将小型民营企业扶持为规模企业、将规模企业扶持为骨干集团”的目标,努力结合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积极探索民营企业转型发展的新办法,采取建立中小企业“孵化园”、加快建立钢铁深加工和粉末冶金制品两大特色产业基地、发展特色经济的思路,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工作中,突出“四个转变”。一是产业选择由经营型向实业型、工业化转变。如莱芜市三利经贸有限公司今年联合外地客商,投资2.5亿元组建了山东信发钢铁有限公司,从事钢铁深加工业务,项目投产后,年可加工60万吨重轨及H型钢。目前企业产销两旺。二是经营项目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变。山东莱冶特钢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已经从钢铁销售为主向工程承包、钢铁深加工、机械配件、技术服务、出口贸易等多个产业转移。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上缴税金1200万元,同比增长131.9%。三是市场开拓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2007年,莱芜市宏远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投资1500万元,新上大型机械加工设备、改造生产车间,产品全部出口韩国、日本。四是经营方式由单一、粗放型向科技、环保型转变。山东新纪元冶金科技有限公司、莱芜市世友工贸有限公司、山东中兴汽配有限公司、山东泰达车库有限公司等企业坚持走自主创新和技术研发之路,不断扩大投资、扩张规模,企业发展后劲和效益明显增强。

  2007年1-11月份,全区民营经济实现销售收入137.78亿元,上缴税金3亿元,分别增长63.2%、72.7%,新发展投资过千万元的民营企业60家,纳税过100万元的大户16家,销售收入过亿的14家,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83家,比2006年增加22家。目前,一个占地面积260亩,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标准厂房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商务办公中心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以为中小型企业创业发展和民营企业转型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钢城经济开发区分区中小企业“孵化园”已经破土动工,民营企业转型发展的平台已经初步搭建。

  银联信分析:

  钢材深加工作为钢铁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的快慢与好坏直接影响钢铁业自身的发展。在我国钢铁产量大幅提高、从最大钢材进口国迅速转变为最大出口国的今天,深加工业务作为服务用户、调整结构、实施相关多元化战略、转变增长方式、寻求新增长空间的重要突破口,已逐渐被众多钢铁企业所认同,并在一些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钢铁行业投资向后部深加工转移

  中国钢铁协会7月30日公布的信息显示,今年上半年钢铁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51.6亿元,其中钢材深加工项目占59.94%,上半年10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占59.2%,这说明资金明显向后部深加工工序转移。

  在数量增长的同时,钢铁行业产品品种结构继续得到优化。上半年冷轧薄板卷、镀层板、涂层板和电工钢板4大类高附加值品种钢材生产总量同比增加926.46万吨。说明产品结构调整正在向优化的方向发展。

  目前,钢铁深加工产品主要集中应用于建筑行业,并逐步扩展应用于工业及民用住宅等领域,在建筑市场的运用前景十分广阔,其次是家电和轻工行业。据有关部门预测,每年钢铁深加工产品的需求量约为8000万吨。建筑用钢铁深加工产品的消费比例约为85%,而我国现有生产能力远不能满足,因此,此项目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莱芜市拉长钢铁深加工产业链

  2003年以来,莱芜市钢铁深加工产业有了长足发展。钢铁深加工企业由2002年的32家增加到2006年的84家,新增52家。深加工能力由2002年的150万吨增加到2006年的360万吨,投产钢铁深加工项目50多个,累计投资20多亿元,逐步形成了汽车及零部件、钢结构、粉末冶金、机械制造和钢铁物流五个深加工产业群。截至2006年底,汽车及零部件企业21家,钢结构企业达10家,粉末冶金企业已达14家,机械制造企业39家,较大规模钢铁物流加工配送企业27家,初步形成了以汽车及零部件、粉末冶金、钢结构、机械制造和钢铁物流产业为主的深加工工业体系。2006年深加工企业总资产达33.24亿元,实现销售收入38.2亿元,利税4.13亿元,占钢铁工业销售收入的6.7%。

  对于今后五年的发展规划,莱芜市副市长张文德表示,作为主导产业,钢铁生产规模不会无限制扩大,更重要的是搞好深加工和产业链的延伸。要围绕钢铁产品的深加工和产业链来规划发展思路,发挥整体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综上,银联信认为,莱芜市钢铁深加工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钢铁深加工这篇文章,银联信提出以下建议:

  在企业方面,应调整产品结构,大力发展“优、特、精”钢铁产品。逐步淘汰落后产品和装备,压缩窄带钢、螺纹钢、线材、生铁等短线产品,重点发展H型钢、冷轧薄板和优特钢产品,积极培养汽车及零部件等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支持、发展一批深加工龙头企业,进一步拉长钢铁产业链,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此外,应注重钢铁深加工的规模经营,降低加工成本,提升加工效率。由于是规模生产,可以向精加工延伸,将钢铁深加工就从用户企业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形态,比如将家电企业的空调、微波炉外壳冲压成型。

  在政府方面,要把钢铁生产和深加工基地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共同扶持钢铁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围绕钢铁深加工和机械制造,整合好钢铁老企业的人才和资源优势,支持企业系列产品的发展,形成规模化生产;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特别是围绕钢铁深加工,突出高科技产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

  在银行方面,鉴于钢铁行业信贷资产蕴藏的风险不断增大,建议银行及时调整钢铁行业的信贷策略,防止信贷过于集中造成风险积聚。因此短期内银行应当确立以优质钢铁企业为基本客户的战略定位,在总行和分行设立企业信贷部,审核贷款企业资格,跟踪贷后表现,详细记录其还贷情况,建立企业客户池。银行要密切关注淘汰类或限制类钢铁企业的运行情况,实施信贷资金的有序退出。要强化企业监控,督促企业及时补充资本金,同时要适当减轻贷款利息压力。要不断完善担保制度,并推行贷款保险制度,降低不良贷款率。对于无法按时归还贷款的客户,必须制订切实可行的还贷计划;对已经出现信用风险的企业,要加强资产保全措施,减少银行损失。

  [本文由中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信息网提供,未经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