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张玉良:欣赏红顶商人喜欢自讨苦吃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4日 16:29 东方早报

  早报记者 刘秀浩

  早报记者 高剑平图

  1956年出生于上海郊区,25岁时任村支部书记,两年后进入乡领导班子,又一个两年后成为上海市农委机关干部。1992年7月,他领衔组建上海市绿地开发总公司,并于1997年将其改制为多元投资的集团企业———上海绿地(集团)有限公司。15年来带领企业团队把绿地集团打造成中国企业500强和上海市百强企业。现任上海绿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

  “现在的机遇太好了,只要努力,谁都能成功!”说这句话时,51岁的张玉良目光炯炯。

  36岁离开上海市农委,拿着2000万启动资金“给上海绿化找钱”,15年后张玉良还给上海一个全国500强。

  “自我加压、自讨苦吃。”张玉良用这八个字来概括自己,算是一种总结。“我可以给公司定每年20%的增长目标,董事如果不满意,最多再加一点,30%~40%,但这不是我的作风。”于是,张玉良给2006年销售额190亿元的公司定出了今年300亿元的销售计划。明年,这个目标是500亿元。2011年,绿地年销售收入计划超过1300亿元,力争跻身世界500强。那一年,张玉良55岁,而他的雄心远远没有停止。

  政府机关出身的张玉良,最欣赏两个人物,一个是印尼华侨林绍良,另一个是红顶商人胡雪岩。这两个著名人物的共同特征在于,都有着极好的政府互动能力,既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出力,为政府分忧解难,反过来也善于利用政府的资源发展自身企业。林绍良给政府种橡胶、节约外汇;胡雪岩给政府运大米、买军火;而绿地,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给政府做绿化。

  坚韧

  张玉良看来,所谓企业家,公众形象总是进取、勤奋、智慧的典范。这些条件自然是成功必备,而不为公众津津乐道的,却是成功企业家尤其难能可贵的一项,则是一个“韧”字。企业的路,或者企业家成长之路,是和困难斗争的一条路,忍受失败、挫折、逆境或者彷徨,忍着不垮走过来,才有如今的云淡风轻、笑论江湖。

  1992年,张玉良单枪匹马,空手闯天下,靠的是为政府旧区改造开发配套商品房。他第一批拿到的是近郊区三个小项目的动迁。第一个项目是上海浦东的六里,1万多平方米的动迁房;第二个在宝山大场镇,也是1万多平方米,第三个在当时的嘉定县、现在的普陀区桃浦镇,5万多平方米;三个小项目,加起来一共7万多平方米。

  不过,正是这7万多平方米,为张玉良带来了第一桶金。

  顺势

  张玉良说:“企业要做政府想做的事情。”把政府导向和企业发展结合起来,企业才会有大发展,这个宗旨从公司初创一直延续了15年。

  政府希望增加绿化,掘到第一桶金的绿地就无偿做绿化。至今,绿地已累计投入4亿多元用于城市公共绿地建设,在上海建成了约265公顷公共绿地。

  党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中部地区崛起”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绿地集团就重点选择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进行发展,目前已成功进入重庆、四川、陕西、内蒙古、广西、贵州等西部6省市区和江西、安徽、河南、山西等中部4省的10余座城市,成为上海全国化最完全的企业,拥有超过80个异地投资项目。今年绿地主营业务的房地产板块,其利润来源已经有55%来自外地,明年,这一比例将提高到60%。

  绿地:“2011年,跻身世界500强”

  2007年,张玉良所领导的绿地集团突破“三个300亿”:业务销售收入300亿元、资产规模300亿元、经营性现金流量300亿元。集团的版图扩展到全国16个省近30个城市。

  一周之前,张玉良和呼和浩特市市长的手握在了一起,双方签订了数十亿元的内蒙古旧城改造和现代服务业开发全面合作协议,签约那天,距离双方首次见面不足两个月。张玉良,再一次短时间内赢得当地政府的信任。

  上海是绿地的企业名片

  东方早报:上海对于绿地意味着什么?

  张玉良:上海是一个很大的舞台,上海的区位优势和国际化程度是国内任何一座城市无法比拟的,这样一个城市对于一家成熟企业来说,就意味着先进的理念和成熟的经验、运作模式,因此很多企业无论从哪里起步,都会把上海作为总部。

  绿地从上海起家,进入外地时,上海也是绿地一张很响亮的企业名片,无论是上海的先进经验还是发展成熟度,都有利于公司在外的项目拓展。

  早报记者:如何理解企业家精神?上海企业家的特质又是什么?

  东方早报:上海的企业家睿智、敬业、精细、谦和,相比其他城市的企业家,上海企业家更加低调,做得多,说得少。

  说到企业家精神,在我眼里,企业家除了保持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之外,还需要是一个优秀公民,对于社会责任的履行应该是全方位的。比如,公司的运作过程中要时刻考虑到环保、节约、减排的责任。另外,捐建希望小学、支持特奥会等,都充分表达了我们“和谐绿地、共建共享”的价值理念。

  全国化:绿地与政府共赢

  东方早报:绿地为什么选择在2001年进行全国扩张?

  张玉良:作为上海企业,绿地相对其他地区企业有领先优势,这种优势到了二三线城市将转化成优越的竞争力和业务盈利。

  对于一家企业来说,想要成为全国性企业,就不能禁锢在一个地方。2000年之前,外省市的开放程度不高,其他地区的企业要进入相对比较困难。此外,2001年开始,国家规定土地出让手续要公开化,土地市场逐步实现市场化。随着兄弟省市的开放度越来越高,政府投资环境的成熟,绿地走出去的条件也逐步形成。

  东方早报:绿地是如何选择进入的城市的?

  张玉良:考察一个城市,首先考虑这个地区是不是有比较规范的投资环境,第二考虑这个地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是不是处于快速增长期,第三是考虑未来市场发展空间。此外,还有一点很重要,我们还要看当地政府是否有强烈的发展意识,当地政府只有想发展、肯做事,企业才能取得成功。通过与政府的良好沟通,形成互利共赢的局面,才能真正取得政府的信任。

  更主要的是,我们还是合理盈利的。虽然与当地政府关系融洽,但绿地坚持一点,所有的程序都通过合法公开渠道,保证操作市场化、透明化。

  我把绿地在外地的拓展总结为“上海、外地、企业”三方共赢:第一,上海赢,有利于促进上海与兄弟省市的合作交流,展现上海品牌企业的良好形象。第二,外地赢,有利于带动外地经济、促进就业、带来税收,有利于改变当地城市面貌、提升规模能级,有利于改善当地居民生活水平、提升生活品位。第三,企业赢,外面的天地空间广阔,绿地通过走出去,实现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进入金融业打通产业链

  东方早报:绿地为什么在今年选择进入金融业?

  张玉良:从国内经济现状来看,我们认为金融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值得作为一项产业进行投资。而上海作为中国金融中心,对于外省市来说,优势相当明显。绿地的进入决不只是单纯的股权投资,我们所入股的规模都足以使我们进入董事会,而未来绿地可以从上海推荐优秀金融人才参与其运作。

  另一方面,土地和资金是房地产的两大重要元素,进入金融领域对于支撑企业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绿地会把金融板块发展成为绿地未来企业一大重要板块,实际上一些境外优秀大企业也是进行类似操作的。加入金融业以后,绿地形成了三大主要板块,作为主业的综合性地产,包括房地产开发及商业地产、建筑业等关联行业,以及目前正在快速发展的金融业,然后是发展速度同样非常迅速的能源业,自此,绿地完成了未来整个产业链的布局。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