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柳暗花明订单反弹 中国玩具出口门槛进一步提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3日 13:10 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

  魅力不减:欧美圣诞依然中国制造

  不久前,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向世界承诺:“圣诞前,我们肯定会给孩子们提供更安全的、更好的、更吸引人的玩具。”此后,众多供应圣诞的中国玩具漂洋过海陆续登上欧美日等市场的柜台,一度流行的“中国制造”圣诞危机谎言不攻自破。

  ◎ 本刊记者 姚延敏

  家住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的帕迪拉不再为5岁的儿子扎希德来的圣诞礼物发愁了,因为他已经提前一个月跑到纽约抢购到了一堆中国制造的精美玩具。

  在美国,关于2007年的圣诞曾经有很多流言,其中之一就是,由于“中国制造”深陷召回危机,圣诞会闹起玩具荒。然而,现实情况却是,沃尔玛等大型超市在圣诞前一个月就开始了促销活动,填满柜台的玩具基本都是“中国制造”,丝毫没有玩具荒的迹象。

  “中国制造”危机谎言不攻自破,2007年圣诞“中国制造”依然是欧美孩子们的最好礼物。

  中国玩具填满货架

  与帕迪拉一样,许多西方家庭担心度过一个“悲哀且没有礼物”的圣诞节。因为他们不断在媒体上看到美泰、RC2和其他玩具大亨在2007年宣布召回玩具,总数已超过70次,其中许多是“中国制造”。

  帕迪拉最近还看到《芝加哥太阳报》拿出大幅版面,提醒民众慎买中国造玩具。

  文章先貌似客观地从一个民调切入:“45%~75%的美国消费者表示他们今年(2007年)圣诞将不会购买中国制造的玩具。在数百万看似最无害物品因高铅含量、有害化学品、容易造成窒息或其他风险被召回后,我们决不会把任何带有‘中国制造’标签的玩具带回家。”

  接下来又自相矛盾地指出:“抵制来自中国的玩具可能是不切实际的、不现实的、天真的、被误导的或过分的。美国出售的玩具70%〜80%是在那里制造的。许多美国制造的玩具,除了成本比中国制造的高,而且难以令孩子们满意。如果不让圣诞老人送来这些东西,圣诞节又怎能成为圣诞节呢?”

  在这篇报道中妖魔化“中国制造”已不再是一种隐喻,作者赤裸裸地将中国称为“怪兽”:“我们情愿在圣诞树下摆放原始的薯头先生(Mr. Potato Head),而不是孩子们热切盼望的Bratz娃娃或芭比娃娃或托马斯火车头或曲奇怪兽。那些给我们的孩子们制造危险玩具的怪兽一点都不可爱。”

  舆论误导的效应在加拿大进一步被放大。一项由加通社委托哈瑞斯迪克马公司(The Harris-Decima)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受访的一些加拿大人称,在即将来临的圣诞节期间,会尽量避免购买中国生产的玩具,因为最近受到召回的中国产品较多,他们担心产品安全问题。

  调查显示,55%的受访者表示拟购买儿童玩具,而这些人当中的55%表示将避免购买中国组装的产品;74%表示会确保购买的产品不在受召回之列;94%表示如果孩子要的产品在召回之列,会购买其他礼物。

  相较上述夸大其词的媒体炒作,帕迪拉似乎更相信下述看上去更为诚实、中性的报道:实地采访报道过“中国制造”的美国广播公司(ABC)著名节目主持人大卫·克利(David Kerley)表示,个别记者的不公正报道,使“中国制造”蒙羞,破坏了中国的声誉,他“对此很痛恨”。

  11月12日,全球顶级玩具公司、美国“孩之宝”玩具公司(Hasbro)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哈森菲尔德(Alan G. Hassenfeld)在《福布斯》杂志撰文说,自己不是为中国的玩具业道歉,也不是他们的官方发言人,但是自己愿意出来澄清很多人心中的对玩具召回的一些误解。

  玩具频频被召回,看起来像是产品设计和质量问题,而事实并非如此。哈森菲尔德指出,美国每年销售的玩具多达30亿件,到目前为止的2007年中,召回的玩具不到其中的1%。在美国玩具协会登记有500多个玩具品牌,仅有4个品牌的玩具被召回。

  帕迪拉很关注最近的召回行动,他对圣诞期间会闹玩具荒的传闻怀有一种复杂心情。经过一番思索帕迪拉决定,儿子扎希德来喜爱的中国造的机器人玩具必须提前买到。2007年11月23日清晨4时,他带着5岁的儿子从NBA“魔术队”故里来到纽约曼哈顿区时报广场的玩具反斗城。大大出乎帕迪拉意料的是,刚过清晨5点,挤入玩具反斗城曼哈顿店的上千名顾客,就将琳琅满目的玩具一扫而空。帕迪拉最终“血拼”到了一堆中国制造的精美玩具。“我们无法抗拒中国玩具的魅力。”帕迪拉说。

  临近圣诞,帕迪拉发现这次黑色星期五抢购没有必要,实际情况并不像有些媒体宣传的那样中国玩具将淡出市场,相反“中国制造”几乎填满了各家商场的玩具货架,而“美国制造”却区区可数。

  在欧洲,消费者对圣诞节选择中国玩具没感觉有什么不好。据《国际先驱导报》驻德、英记者了解,现在德国人确实对“中国制造”的质量问题比较关注,但质量风波并没有波及玩具;而在英国,家长们更关注玩具的功能和技术含量,只要是设计出色的玩具就不愁销售。该报记者接触的欧洲人整体意见是:“会谨慎选择,但不会刻意回避中国玩具。”记者在各大商业场所看到,顾客们对圣诞的玩具也并没有显示出特别的挑剔,玩具区家长和孩子们都选购得很尽兴,与往年也看不出什么区别。

  柳暗花明订单反弹

  2007年夏天发生的美泰公司召回玩具事件,使得圣诞节一度成了中国玩具出口商的“圣诞劫”,帕迪拉一家可能对此已有体会。

  当时就有西方媒体报道警告说,如果盲目地排斥中国商品,那么许多家庭将度过一个没有礼物的圣诞节。这一说法险些被不幸言中。据报道,2007年入秋以来最炙手可热的中国制造玩具在美国一些地方处于供应短缺状态。许多家长为无法给孩子挑选到心爱的节日玩具而烦恼。美国著名连锁玩具经销商Toys’R Us的货架一度空空如也。

  年玩具出口比重占中国七成以上的广东省,历来是玩具出口的风向标。来自海关的统计显示,9月份,本是圣诞玩具出口的黄金季节,但广东玩具出口仅7.1亿美元,比8月份减少了577.6万美元,历史上首次出现环比负增长的现象。

  作为圣诞礼品出口重地的浙江省义乌市形势也不容乐观。义乌市玩具行业协会秘书长童元智说:由于受美国美泰公司大规模召回中国产玩具产品的影响,9月份义乌出口增幅明显回落。

  与采购商的谨慎相反,欧美消费者对中国玩具的需求出乎意料的强劲。于是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随着圣诞节临近,欧美采购商在价格上做出让步,抛出大批订单,10月、11月反成为圣诞玩具出口的黄金期。中国玩具出口终于走出9月份大幅下降的阴影,呈现罕见的逆势上扬态势。

  据广州海关统计,10月份广东玩具出口7.49亿美元,比9月份增长390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6%。即便在受召回事件影响较大的美国市场,广东玩具出口额在10月份同比增长仍然超过20.9%。尽管受到“REACH”法规实施的影响,10月份广东玩具面向欧盟27国的出口增幅仍然达到了惊人的51.3%。

  据义乌市工商局有关人士介绍,截至2007年底,国外企业设在义乌的采购办事处达到1363家,而2007年上半年还不足1000家,与2006年年底相比增幅超过125%。

  出口门槛进一步提高

  与以往不同,2007年圣诞采购,欧美玩具商最关注的不再是价格,签订合同时几乎都附带有达到进口国检测标准的条款。为保证质量,采购商不再轻易接受报价低的订单。记者从第102届广交会组委会了解到,中国电子玩具普遍提价10%,毛绒等传统玩具提价幅度在3%~5%。

  德国玩具行业协会(DVSI)日前在纽伦堡发布消息称,受中国因素影响,德国市场玩具价格在2007年圣诞节之后还会上涨10%左右。德国玩具业协会的佛尔克·施密特说,中国生产的玩具多次被召回之后,很多经销商已不再考虑价格因素转而注重产品质量,总的发展趋势是采购质量过硬产品,欧洲本地生产的玩具也将涨价5%以上。

  由此不难看出,产品质量和环保标准认证已成为欧美玩具采购商下订单的最重要参考坐标。

  对玩具出口价格提升,业内有不同的看法。广东的一些玩具商表示,中国玩具占到全球市场份额的70%以上,进口商很难一下将订单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中国玩具涨价对整个产业来说是一个好消息,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和自创品牌。

  中国玩具协会有关人士则表示,生产成本的增加必然导致产品价格的上升,当国外采购商认为超出其承受预期时,订单自然就会减少。2007年的订单已经交付完成,真正的影响将在2008年显现。菲律宾、印度、越南等国同中国玩具业的态势将更趋激烈。

  为探索中国玩具业的发展方向,2007年11月15日,国家质检总局在全球最大的玩具生产基地广东召集几百家企业举行了2007年中美玩具研讨会。12年来这个中美玩具业最有影响力的研讨会每年只举行一次,由于情况特殊,此次会议是中美玩具界继7月广州会议后的第二次聚首。

  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国际项目主任理查德·奥布莱恩在会上表示,几个月来美国多次大规模召回中国玩具,主要责任该由进口商来承担,因为他们清楚美国安全标准、汇报以及检测等程序。同时他提醒中国企业,现在接单时要加以留意最新信息,2008年美国进口门槛有可能进一步提高。他预测,鉴于目前美国国会对玩具质量非常关注,有可能通过两个关于玩具的法案:一个是关于玩具含铅量禁令;另一个是将进口玩具需经过第三方机构认证由自愿改成强制。

  此外,还有可能加大对问题玩具的处罚力度。美国参议院已建议将最高处罚金额由125万美元提高到1000万美元,而众议院更是主张提高到1亿美元。在产品标签上将要求更加明确,以便追溯源头。

  近年来,欧盟规定的玩具安全、卫生检测项目日趋增多,技术标准也越来越严格,这无形中使企业制造成本翻了好几倍。从2007年8月13日起,包括玩具在内的10类机电产品在出口欧盟时,被额外征收一笔用于电子垃圾回收的费用。除了这项新政策,欧盟的另一项指令也对玩具出口企业带来影响,出口企业要采用低成本的新型环保材料,杜绝不合格原材料进厂。国际油价持续攀升,作为圣诞用品主要原材料的塑料价格也不断上升,企业成本增加,而同期出口价格却被进口商一再压低,加之运费高涨,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收窄。

  德国工商总会北京和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KlausGrimn博士认为,高档玩具畅销欧美,近年来在亚洲的增长速度也很快。中国玩具生产价格虽然会在一定时期有竞争优势,但从长远发展来说,有生产能力的国内厂商注意力应该逐步转向这部分市场。

  中国玩具协会会长石晓光日前指出,科技含量不够和设计水平落后仍然是国内玩具生产的主要弊端。

  鉴于此,专家建议相关企业要不断增强风险预警、质量安全意识,及早研究应对措施,降低玩具出口风险。另外,要增强质量和品牌意识,采用先进技术,加大高科技产品开发力度。

  不过,对生活在大洋彼岸的帕迪拉5岁的儿子扎希德来说,中国玩具的召回、质量升级、结构调整、自主创新等概念离他太遥远。他关心的是2008年圣诞节到来的时候,他会收到什么样的礼物,会是一款他喜欢的机器人吗?毕竟童年的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