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我国风电产业面临无核心技术之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7日 10:49 北京联合信息网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

  如今,从新疆达坂城的戈壁滩,到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大草原,一直延伸到胶东半岛最东端的荣成,到处都有风车转动的身影。生生不息的风能,正在我国辽阔的疆土上转化为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然而,在这道美丽风景的背后,我国风电产业却在承受着缺乏核心制造技术的产业“成长烦恼”。

  银联信分析:

  一、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幅员辽阔,海岸线长,风能资源比较丰富。根据全国900多个气象站陆地上离地10m高度资料进行估算,全国平均风功率密度为100W/m2,风能资源总储量约32.26亿kW,可开发和利用的陆地上风能储量有2.53亿kW,近海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有7.5亿kW,共计约10亿kW。如果陆上风电年上网电量按等效满负荷2000小时计,每年可提供5000亿千瓦时电量,海上风电年上网电量按等效满负荷2500小时计,每年可提供1.8万亿千瓦时电量,合计2.3万亿千瓦时电量。

  经过20年的发展,到2005年年底,国内已有15个省、区、市建设了61个风电场,总装机容量达到126万千瓦。而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实施,加上中长期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的出台,为风电产业发展描绘了诱人前景。在华能、国电等五大发电公司的带动下,包括地方的一些发电公司及海外投资者,纷纷在国内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测风圈场,投资建设风力发电项目。目前,我国国内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60万千瓦。仅2006年我国风能新增装机容量就达133万千瓦,相当于过去20年的总和。2007年吊装数量更是超过300万千瓦,累计装机将超过550万千瓦。风电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二、我国风电产业面临的问题

  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风机国产化率要达到70%,因此在国产化率要求的带动下,近年来我国风机制造业快速兴起。至2006年底,全国已有风电制造及相关零部件企业100多家,已经生产和准备进入大型风电机组制造的整机生产企业有50家。然而,国内造风机存在盲目发展的倾向,技术尤其是风电机组制造等核心技术还没有完全掌握,发电系统以及调速系统有待完善,国产货可靠性不是很好。

  风力发电设备制造水平,是风能利用产业化水平高低的重要衡量标准,但我国在这一技术上一直处于落后位置。目前,国外风电机组已达到兆瓦级,如美国主流1.5兆瓦,丹麦主流2.0-3.0兆瓦,4.5兆瓦的风电机组也已面世。而国内本土化生产的最大风电机组是1兆瓦,且在机组总体设计技术上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甚至落后于印度。在2005年49.8万千瓦的新装机容量中,国内生产的风电机组仅占29.7%。

  同时,国外的风电巨头也加强了对中国风能市场的投入。2005年,4家外资企业占领了国内风电机组70.3%的市场份额。其中,西班牙最大的风机制造商Gamesa新增装机容量达179.4兆瓦,占当年新增装机的36%,卫冕第一名;美国GEWind在进入中国风机市场的第二年即取得了18.7%的市场份额,并且成为惟一提供兆瓦级风机的厂商。此外,丹麦Vestas、美国BP、德国Siemens等跨国巨头也对中国风电产业颇有觊觎。虽然中国本土整机制造企业的市场份额由2004年的20%上升至2005年的29.7%,但只有新疆金风科技股份公司一枝独秀(份额由20.1%上升至26.6%),另外3家重点企业(华锐、东汽、湘电)的份额均不到2%,合计也只有3.1%,有的仅是样机,距商业化还有一定距离。

  在风电投资中,设备占到70%以上,因此我国风电产业主体设备依靠进口使得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过大,技术瓶颈造成生产成本上升,也使得风电的价格一直居高难下,形成了我国风电市场发展的不良循环。

  三、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前景及政策措施

  风能是继水电之后技术最成熟、最具商业化发展前景的新能源技术。同时,我国风能资源储量非常丰富,据国家气象局第三次全国风能资源调查初步估计,10米高度陆上风能资源理论储量为42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是3亿千瓦,如果提高到50米,技术可开发量是6亿千瓦。因此,国家在《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中指出,我国计划在2020年风电规模达到3000万千瓦,要实现这一目标,以目前130万千瓦计算,未来14年内年均新增装机容量需要保持在200万千瓦左右。到那时,风能发电将占我国需求电能的20%左右,成为重要能源之一。为此,国家将把风电作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有序推进,规模发展,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有:

  1、支持风能资源评价,编制风电发展规划。“十一五”期间,国家将根据已有的风能资源普查资料,在风能资源丰富区域内,选择部分条件具备的区域建立风能资源专业观测网,并利用风能资源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中尺度风能资源分布图谱(水平分辨率1×1千米,垂直分辨率10米),建立全国风能资源数据库。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各区域内资源、电网、气候、气象灾害、地质环境以及交通等因素,编制风电发展规划,防止一哄而上,盲目建设风电。

  2、将风电的电网建设纳入国家电网建设规划。为满足风电大规模建设的需要,“十一五“期间,国家将支持开展与风电发展相适应的电网建设规划和与风电特性相适应的风电接入电网技术研究和试验;调动电网积极性,研究对风电上网的接入费用建立分摊机制,加快风电接入系统建设。

  3、建立有效的风电价格和税收政策。国家已经出台了包括风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价格分摊办法,对风电上网电价高于火电的部分实行全国分摊。此外,在风电税收政策上,将对风电企业给予定期减免所得税和增值税先征后退的优惠政策,支持风电发展。

  4、支持风机制造国产化和培育自主品牌。“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建立符合我国环境、资源条件的风电设备标准、检测和认证体系,并积极准备实施强制性认证制度;以技术开发能力较强的研究机构和企业为依托,建立国家风电机组整机和零部件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加强风电技术开发能力建设;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兆瓦级风电机组的整机制造企业和零部件制造企业给予资金补助,鼓励企业开展新产品的研发、工艺改进和试验示范。

  此外,风电企业也应利用此机会,通过技贸结合等方式,本着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开发相结合的原则,逐步掌握兆瓦级大型风电机组的制造技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抢占国内市场份额,开拓国际市场潜力。

  四、信贷风险提示

  目前,国家不断推出鼓励风电产展的新政策,并于今年连续实行国家风电特许权项目招标,以加快风电产业的发展,鼓励风电设备国产化。在此带动下,国内风电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但由于国内风电设备企业尚缺乏整机技术,与国际上的先进技术还有较大的差距,以及在电网配套方面,接纳大容量风电的技术条件尚未突破,与常规电源的利益分摊矛盾尚未解决,因此,这都使得风电产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

  1、一线的大型风电制造企业将获得良好的发展前景。由于风电设备行业技术壁垒较高,2008年金风、华锐和东汽将依然处于内资的龙头地位。在第五次风电特许权招标结果上,4个特许权项目中金风、华锐、东汽都有项目总分排名第一,可见,在短期内其他企业还无法撼动三巨头的地位。因此,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与扶持下,一线的大型风电制造企业将获得新的发展契机与良好的发展前景。

  2、二、三线的小型风电制造企业将面临严峻的市场竞争。二线、三线风电企业的兆瓦级风机目前还处于样机运行或者小批量生产阶段,国内普遍存在的“49.5MW风场”是这些企业的主要生存空间。但由于这些二、三线企业的产品将在未来一两年普遍放量,批量规模计划至少都在100台以上,因此,当前小而多的市场竞争格局不会长期维系,行业必然走向集中,可以预见会存在严峻的市场环境,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本文由北京联合信息网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提供,未经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