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取消粮食出口退税 深化通胀缓解组合拳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4日 17:16 北京联合信息网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今年我国11月份CPI同比涨幅达到6.9%,已经接近1996年底的水平,其中粮食价格上涨6.6%。显然,此轮CPI的高涨,食品类价格轮番上涨和成品油调价的扩散效应成为主推力量。面对由于大量出口给国内粮食供应带来的压力,近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公布,将从12月20日起取消小麦、稻谷、大米、玉米、大豆等原粮及其制粉的出口退税,共涉及84个税则。 银联信分析: 目前我国已经出现结构性通胀,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平抑物价措施,仅农业及农产品领域,就包括:严格限制利用玉米生产燃料乙醇及深加工、大量抛售国储粮、继续鼓励粮食种植、大幅降低大豆等进口关税税率等,因此,近日国家取消粮食出口退税则是缓解通胀压力系列措施的延续,不仅可以防止国外高粮价通过进口传导至国内,再次抬高物价水平,也可以增加国内粮食供给而平抑粮价,考虑到措施的细化程度,我们倾向性认为此举是缓解通胀压力系列措施的一次深化。 一、全球粮食供给结构性减少,需求结构大幅变动 2007年由于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干旱而造成小麦大幅减产,同时,据中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最新预测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大豆的播种面积比2006年下降了5.17%;大豆产量下降了9.81%;美国、巴西等国大豆种植面积减少约15%。 粮食需求大量向燃料工业渗透。由于油价高涨,不少国家都在加大力度进行生物燃料的开发和生产。目前美国已经有上百家工厂生产乙醇燃料,预计2008年这些厂家将耗费大约1.3亿吨玉米,相当于全国玉米产量的一半。印度已有9个州和3个地区下令使用调和5%乙醇的汽油。菲律宾政府通过法案,计划用生物乙醇逐渐替代汽油作为交通运输燃料。泰国能源部也决定从2008年起,在销售的91号汽油中掺入10%乙醇。 二、比价效应全面推高粮价,大量出口火上添油 尽管农业部表示,今年中国粮食连续第四年丰收,总量有望达到1万亿斤,作为主要口粮的小麦和水稻都获得了增产,但今年以来,受我国玉米、油料作物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谷物价格还是上涨了7%左右,能源等物价水平提高增加了粮食生产成本,但更多的是,大豆等油料作物以及国际粮价的比价效应,全面推高了我国粮价。 随着国际粮价高企,国内部分粮食具有比价优势,在取消粮食出口关税前,这种效应更是被明显放大,在国内粮食涨价的背景下部分粮食快速出口,最新海关统计显示,1-11月,我国玉米出口487万吨,同比增加85.3%;小麦出口184.7万吨,同比增加206.51%;出口大米115万吨,大豆40万吨。粮食的快速出口无疑加剧了国内粮食涨价的压力。 三、取消粮食出口退税将极大抑制贸易投机,弱化贸易价格传导 尽管国际粮价的大涨跟天气相关性很大,具有短期的特点,但近期国际粮价的高涨还是极大吸引了贸易投机商的眼球,出口退税无疑助长了大量出口的可行性,减少国内供应的同时,进一步推动国内价格上扬,势必加剧国内通胀压力,因此,取消粮食出口退税将极大抑制贸易投机。 此外,国际部分粮价的高涨极易通过我国的出口而传导到国内市场,因此,取消粮食出口退税将减少贸易带来的价格传导效应。 四、信贷风险提示 1、粮食出口紧缩趋势未改,应当警惕粮食出口政策性风险。取消粮食出口退税只是我国抑制粮价上涨的一种细化措施,此后或采取进一步紧缩措施,例如不排除在取消粮食出口退税的基础上增加出口关税,农产品出口大国阿根廷在今年11月宣布,将大豆、豆油、豆粕、小麦、玉米的出口关税大幅上调,俄罗斯也宣布,对小麦出口加征10%关税,对大麦出口加征30%的关税。 2、国际粮价不断刷新历史新高,商业银行更应警惕粮食进口企业的潜在高风险。提高粮食出口门槛的同时,许多国家纷纷鼓励粮食进口,近期我国将大豆进口关税从3%降到1%,但不断扩大的进口量背后隐藏着国际粮价随时面临拐点的巨大风险,2004年的大豆危机使我国进口企业损失惨重,直到今天,我国油脂行业80%依然被外资控制,风险之大可见一斑。 [本文由北京联合信息网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提供,未经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