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像做食品一样生产儿童玩具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4日 10:49 浙江日报

  本报讯 (记者 刘刚 通讯员 王建平) “预计今年全年出口可达4500万元,比去年翻了一番还多。”又到岁末盘点时,尽管受到国外“召回”风波影响,但是在“木制玩具之都”云和县,浙江和信玩具有限公司却交出一张出彩的“成绩单”。

  出口翻一番,“和信”的秘诀是:“像做食品一样做儿童玩具。”总经理何彬说:“我们不会为了抢订单搞低价竞争,恰恰相反,为了保证产品的安全性,我们经常与国外客户争得面红耳赤。”

  日本是企业儿童玩具主要出口市场,“和信”的不少出口订单却是由于提出质量异议而“争”回来的。今年,有位日本客户给“和信”下了一批订单,并指定一家供应商提供油漆。“和信”鉴定后发现,这种油漆重金属含量不稳定,很可能会对儿童健康构成危害,于是立即向客户提出:改换供应商,否则拒绝生产。虽然日本客户感到意外,但最后也由此认定:“和信”是完全放心的合作伙伴。

  近年来,“和信”对国外客户的安全设计提出异议不在少数。有位法国客户提供了一款“形状分类盒”的设计图,要求生产适合3岁以上儿童的玩具。“和信”提出异议:从功能来看,这款玩具只适合18个月左右的婴幼儿。经过一番“争论”,客户最终采纳了“和信”的建议。目前,这款产品成为今年欧洲儿童玩具市场上热销产品。同样,在与日本TOMY玩具公司合作生产音乐挂铃、婴儿摇铃等14款木制玩具时,“和信”投产之前,就花了一年半时间进行安全测试,反复进行玩具跌落测试、滥用测试、老化测试,直至万无一失。

  打铁还要自身硬。“和信”之所以常对国外客户提出异议,关键在于内部有一套严格的安全制造规则。原辅料采购是儿童玩具制造中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的环节,而在“和信”,选用什么原辅料,需要“三方会签”,即须经“和信”、客户、第三方检验机构鉴定通过,共同确认不会对儿童具有潜在安全隐患才能使用。而且,“和信”使用的每一批原辅料,都有可追溯档案,就算玩具“跑”到天涯海角也有案可查。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