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本激增420亿 发电企业苦等煤电联动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2日 11:31 中国经营报
作者:朱力 河北香河5天谈判的唯一结果,是发电企业未来一年激增的420亿元成本,除此之外,再无收获。 这来自于平均10%的电煤价格上涨。由国家统一控制价格的发电企业,正在面对420亿元新增成本如何化解的问题,因为在通胀压力甚大的宏观环境下,“煤电联动”破题的可能微乎其微,“市场煤”与“计划电”的争斗,也将愈演愈烈。 平均10%涨价 在全国重点煤炭产运需衔接会议结束的当天,相熟多年的煤炭供需企业代表三五成群地围坐在会场外的休息室,谈笑风生,不时有人前仰后合。“合同最终签得很顺利。”其中一位煤炭企业人士微笑的同时,还夹杂了几分较把劲的神色,“开始有企业拒签,不买没事,总有企业会买,所以最终还是要买。” 站在一旁的张经理冷眼旁观。他是大唐鸡西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的采购经理,他把这场会议形容为“四处撒网,讨价还价”。5天之内,煤炭企业把电煤的售价平均提高了10%,其中同煤集团、中煤集团电煤每吨上涨超过40元,神华集团每吨上涨30至35元左右,中国神华每吨上涨60至70元左右。 这让张经理这样的角色感到十分被动,而煤炭企业似乎觉得涨价还未到位。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理事长刘彩英就表示:“煤炭价格至少要再提高50元/吨~60元/吨,才能合理地反映出各种因素共同作用后,煤炭真实的价值水平。” 她所说的“各种因素”,主要包括税费、安全改造等各方面所增加的电煤成本。山西省政府日前表示,从今年10月1日开始,山西可持续发展试点政策的“三金”全部开征,提高吨煤生产成本共计29元,同时,煤炭生产技术改造,以及煤炭原材料紧缺等因素综合作用,每吨煤的生产成本提高了至少60元。 尽管如此,发电企业还是“不得不签”,“现在的情况是市场偏紧,能够拿到煤炭是第一位的。”张经理说,“冬季是煤炭需求旺季,运力十分紧张,这是煤炭商态度强硬的根源。” 据了解,2008年国家铁路将新增运煤能力6000万吨左右,合计增长率比2007年明显回落,面对今年火电装机净增长14.5%~15.8%,运输压力非常之大,“上游煤价在涨,下游运力在减少,我们是两头受气”张经理如是总结平均价格上涨10%之后,自己所处的尴尬状态。 420亿坐等煤电联动 拿着手中的合同,老张心里有道不尽的无奈,“日子不好过了!”据测算,尽管电煤合同量不到7亿吨,但2008年电煤需求量超过14亿吨,以电煤价格上涨30元/吨测算,就是420亿元的新增成本。“这个数字太可怕了。”他说。 中国人民大学能源中心主任查道炯表示:“在这种情况下电力企业有三条路可走:一是关闭部分亏损的发电厂,退出电力市场;二是低利润运营,通过节能降耗降低成本;三是提升电价,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从第一条路来看,一些小发电厂的资金链条必将出现断裂,电厂的经营无法为继,但是没有企业心甘情愿退出这个市场。”他说。 谈到节能可能达到的效果,华电集团昆明发电厂一位人士直摇头:“大机组通过技术改造,基本可以消耗掉煤炭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小机组普遍设备老化,要想大幅度降耗很难。” 更多的企业把希望寄托于电价上涨上,有电力行业分析师测算出,电价每度上涨2分才能消化420亿元的电煤成本。 查道迥所言的“第三条道路”,便是一直难以破题的“煤电联动”,而在宏观环境持续遭遇通胀压力的背景下,煤电联动更是“看上去很美”的一条路径。 近日,五大发电集团集体上书国家发改委,恳请尽快在电煤价格涨幅大的重点区域启动煤电联动。但发改委的表态使电力企业对来年全局性电价调整的期望再度破灭。“尽管电煤价格涨幅虽然早已超过国家规定的煤电联动5%的涨幅,考虑到物价上涨较多,上调电价将给国家宏观调控带来不小压力。”价格司司长曹长庆表示。 “不涨电价,就裁员降薪。”几大发电集团一致坚决地表示。 市场化须同步 在业内看来,只要“市场煤”与“计划电”间的体制性矛盾不消除,煤炭产运需衔接会议年年都会陷入如此窘境,发电企业即便用尽招术也是死路一条。 “在中国的电力结构中,超过70%的火电是靠煤发电;煤炭产量中,超过60%用来发电,因此煤和电本应该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他们之间争来争去是不正常的。”中国能源网CEO韩晓平认为。 韩晓平表示,煤电之争的表象是价格,实质问题在于我国的能源价格管理体制,是“市场定价机制”和“电价管制机制”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说,将煤炭推向市场,而电力的市场化进程没有跟上,煤炭价格上涨,电价不能相应调整,给发电企业造成很大压力。 从2006年12月27日起,国家不再具体负责双方谈判,让煤电双方私下协商。与已开始向市场化靠拢的电煤价格相比,我国的电价改革明显滞后。2002年以来,我国开展以市场化为核心的电力体制改革,即最终以市场竞争形成电价。但是,电力体制改革涉及方方面面,是一个庞大工程,真正到位可能还要许多年。 在韩晓平看来,解方法在于电价改革,“现在最迫在眉睫的是理顺电价机制,尽快建立与发电环节竞争相适应的上网电价形成机制,初步建立有利于促进电网健康发展的输、配电价格机制,销售电价则要反映资源状况和电力供求关系并逐步与上网电价实现联动。” 链接 何为“煤电联动” 煤电联动政策始于2004年年底。当时国家规定,以不少于6个月为一个煤电价格联动周期,若周期内平均煤价较前一个周期变化幅度达到或超过5%,便将相应调整电价。 电煤订货会变身记 1965年 全国煤炭订货会诞生。 2005年 全国煤炭订货会更名为“全国重点煤炭产运需衔接会”,供需双方协商确定电煤合同,但涨价的幅度要控制在8%以内。但这一年的电煤合同签订情况很不理想;合同价格的涨幅也超过8%;而且,由于煤电双方不能就电煤价格达成一致,很多合同此后没有得到执行。 2006年 “全煤会”进一步放开价格,取消国家发改委2005年的电煤价格临时性干预措施,由煤电双方自主确定交易价格,并且补充规定“如果市场电煤价格出现显著上涨或有可能显著上涨”,政府将“采取临时干预措施”。此次会议签订的合同比2005年还少。 2007年 国家发改委给煤电企业双方发出了三个不同于往年的信号:一是取消传统订货会形式。二是强调坚持以质论价、同质同价、优质优价的基本原则。三是市场主体范围扩大,以前都是由5大发电集团通过中能电力工业燃料公司统一协调,现在凡是符合条件的发电企业都可以直接同煤炭企业谈判,门槛大大降低。 2008年 实现电煤的临时指导价向市场价彻底并轨,重点合同总量为9.86亿吨,超出发改委框架运力总量7.85亿吨逾2亿吨。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