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陈祖涛:自主不能太激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0日 11:23 南方周末

  

陈祖涛:自主不能太激进

陈祖涛可能是新中国最早接触汽车的人之一。 徐钟/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南方周末记者 徐钟

  “自主不能太激进”——

  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的第一名职工陈祖涛访谈

  【轮子上的崛起(二) 中国轿车50年】

  他视中国汽车产业为亲生骨肉。

  1951年酷热难耐的夏天,11岁离开延安、在苏联学习和生活了12年的陈祖涛回到北京,在周恩来总理的批示下,成为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的第一名职工。

  他参与设计了中国第一辆自主品牌轿车——东风轿车。

  在共和国十周年庆典上,当10辆载着强国梦想的红旗轿车驶过天安门广场时,作为技术负责人的陈祖涛却在场外 “胆战心惊”——“生怕哪一辆出毛病。”

  他也是第二汽车制造厂的第一任总工程师。

  1980年代,陈祖涛出任中国汽车工业公司总经理时,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阴影还未远去,那时,乘坐轿车一直被视为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国家曾经像“抓计划生育一样控制轿车产量”。

  他却为改变中国汽车业单一生产货车的局面、力倡“轿车”进入家庭而多方上书:“在发展轿车问题上,我们已经晚了,我们不能再晚了。”

  2007年9月下旬的一天,北京右安门外玉林东里一处普通的居民区内,陈祖涛向《南方周末》记者伸出大拇指和食指说:“我已八十岁了。”令这位老人引以为豪的是,其中五十多年的时间,他的名字和中国汽车工业的命运难以分开。

  而就在这一年,中国汽车总产量有望突破900万辆。“我没想到,能在有生之年看到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如此迅猛。”陈祖涛说这句话时,回头看一看家中四处摆放的汽车模型,眼神流露出父亲一样的关爱。

  要“做事”不要“作秀”

  南方周末:现在国内好像一夜之间冒出众多自主品牌汽车,您是业内专家,曾多次主持设计车型,您怎样看等待这件事?

  陈祖涛:我认为有些汽车厂商在作秀,他们说那些汽车都是自主开发的,我听了以后只觉得好笑。真正的自主开发可不得了,没有一定的条件不可能完成。

  南方周末:您认为自主开发需要什么样条件?

  陈祖涛:有三个条件:一个是你得有一批忘我工作的有活力的年轻人,自主开发人才储备不可缺少。第二个,你得有一套研发机构,汽车不是靠嘴巴设计,你得有自己的技术。第三得有流动资金持续不断投入到研发中来,在计划经济时代,工厂的利润全部上交国家,当时的开发费用只占总销售额的千分之一,那时候连吃饭都不够,哪有更多资金开发啊。后来,我离开二汽时,开发费用增加了10倍,占总销售额的1%,西方的数字是5%到8%。

  南方周末:是不是什么都亲力亲为才能叫自主品牌?

  陈祖涛:自主品牌有几种模式,合资企业可以搞自主,比如上汽通用的泛亚研究所。90%是中国人,通用只有4个外国人,这也为中国人培养了人才。

  还有一种方式是委托别人设计;而一些厂家撒了一批人去外国学习,他们回来就变成了汽车专家。总之,自主品牌是多元化的,不是只有一种方式。

  南方周末:现在提自主品牌是不是不成熟?

  陈祖涛:自主品牌方向是对的,但不要一说自主品牌就一哄而上,自主品牌不一定全部由自己完成。汽车业有全球化分工,有些可以花钱买,这个我很赞成,但基本的东西比如壳子、底盘还要是自己的。

  在世界上,一个中小国家的汽车,不必有自己的品牌,而中国是世界上人口第一大国,中国汽车工业大发展是必然的规律。

  20年后成为汽车强国

  南方周末:有一种观点:如果中国早点搞自主品牌,中国汽车工业早搞上去了,您怎么看?

  陈祖涛:自主品牌没有一定的技术是不行的,不能吹,它应建立在全世界的平台上面。出口方向也是对的,但我们现在的出口只能到第三世界。

  南方周末:中国自主品牌成熟起来在您看来需要多长时间?

  陈祖涛:自主品牌要赶走外资品牌起码要30年才行,我们中国轿车干了十几年就说自主,不太可能。我提倡自主,但不能激进。

  现在提倡出口,却进不了高档市场,进不了美国,进不了欧洲市场。如果我们要进入美国,我们了解美国的国情吗?了解美国的法律吗?了解美国的工会吗?了解美国的能源侦测吗?了解美国的汽车需求吗?这些信息都没有了解清楚,就嚷嚷着要进入美国市场,这都不太现实。

  南方周末:您是说奇瑞吗?

  陈祖涛:就奇瑞来说,一方面我佩服奇瑞,另一方面奇瑞还不能算真正走出去,世界上你学我我学你是常事,但要有技巧。上次通用状告国内厂商,好在通用想和中国做生意,告了两年才不了了之。在法兰克福车展上,中国有很多厂商不让进场,现在想告我们的外国厂商比较多。其实造汽车最关键的是要质量好,不然即使仿造得再有技巧也没有用,不能只学别人的一个壳。

  南方周末:2007年中国汽车总产量有望突破800万辆。我们已变成世界汽车生产大国了,离强国还有多长时间?

  陈祖涛:实事求是讲,我估计需要15-20年,我们不需要虚假的东西,什么口号、炒作、报喜。现在有些人还喜欢报喜,他们想出政绩,地方官就是要靠政绩,因为干部只能靠上级任命。

  南方周末:强国的标志是什么?

  陈祖涛:一个是核心技术能做到和人家平起平坐。二是整个汽车链条包括制造、设计、零件维修服务、环保等一定要配套,现在我们已经开始注重营销服务,但远远不够。

  合资是必经之路

  南方周末:前一段时间,国内一些舆论说,用市场换技术、走合资道路是错误的,您的观点是?

  陈祖涛:“用市场换技术”的概念是值得肯定的。我是最有发言权的。那些主张什么都自己搞的人不知道,这条路根本行不通。我是二汽的总工程师,知道有多难,什么都自己研制,汽车、厂房设计等都自己弄,代价相当大,浪费人力物力又费时长,而且技术落后。所以我很赞同邓小平的“拿来主义”。

  南方周末:但人们好像发现,我们市场让出去了,技术并没学到?

  陈祖涛:我们怎么没学到技术?像一些中档车,我们现在可以自己搞了,如果不合资,没个三五十年搞不出来。没有合资这个阶段,我国汽车工业能用几十年的时间发展到年产七百多万辆么?

  1958年我们雄心万丈地关起门来自己搞轿车,东风轿车一共才生产五六辆。红旗也经历起起落落。

  南方周末:但一些外资公司不愿把自己的技术拿进来,像原来的广州标致,零配件都直接进口。

  陈祖涛:那广州标致的结果怎么样呢?

  南方周末:现在北京现代的韩资方,也把全部的配套厂商从韩国搬到北京顺义,国内意见很大。

  陈祖涛:一些企业合资后,中方没有话语权,包括日产和二汽全面合资我现在都有疑虑,实际上国内企业的话语权在削弱。这些方面我不好说些什么。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