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大中并购案”陡变:国美溢价 苏宁告退(2)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5日 12:27 21世纪经济报道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国美电器对大中的态度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有消息人士告诉记者,国美和苏宁今年10月16日在大中的"十一"销售数据出来后,就开始加快了收购的步伐,苏宁派出的收购团队开始与大中展开谈判,而黄光裕也亲自打电话给张大中希望能够恢复双方的接触。

  据悉,今年"十一"在北京市场,国美与苏宁的90多家店面的销售额只有同期大中60家店面销售额的90%,大中在北京电器连锁市场地位的日趋稳固显然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大中出色的业绩表现让张大中也提高了出售价格的预期,然而这与苏宁30亿元的上限形成了冲突,有消息人士告诉记者,在收购价格等核心条款无法最终落地的情况下,苏宁的谈判代表12月12日离开北京。

  然而在此前两天,国美已经提出了溢价20%的现金收购方案,这让张大中无法拒绝。

  也有消息人士告诉记者,苏宁其实错过了最佳的收购时机,那就是今年上半年,当时国美由于与永乐的整合难度很大,根本无暇顾及大中,国美只是希望依靠与大中的仲裁案来拖住大中。

  然而,随着国美永乐整合完毕(今年三季报显示单店销售额上升0.76%,综合毛利率上升1.21%),国美开始腾出手来加入到大中的竞购战中,从2001年已经开始先后并购了10家电器连锁企业(其中5家是永乐收购)的国美,拥有的丰富的并购经验和现金实力让其有了后来居上的机会。

  何阳青还表示,随着国美最后可能收购大中,大中与永乐当初的仲裁案也将不了了之。

  大中"笑到最后"

  截至记者发稿时,大中方面对苏宁退出并购尚未发表意见,然而在很多人看来,大中是凭借"一把明牌"却笑到了最后。

  从2002年开始,由于张大中的儿子对接手父业缺乏兴趣,再加上其始终无法成功走出北京成为全国性连锁,以及登陆资本市场错过了最佳时机,大中的急于出售愿望一直是业界公开的秘密。

  2006年7月后,因国美、永乐合并而导致永乐、大中合并生变后,张大中第一次提出了30亿元的收购价格,而且大中电器总经理宋红也表示,大中与包括苏宁、百思买、英国狄克逊在内的电器连锁都有接触,向外界传达了"要想买大中,要么快下手,要么加价钱"的信息。

  当苏宁、国美今年以来一直希望借助拖延战术来拖垮大中时,大中却获得了他们最希望得到的收购价格和方案,这究竟是为什么?

  何阳青对此有着自己的看法,他告诉本报记者,"其中真正在拖延的是大中,大中一直声称要择优而合,其实在观望国美与永乐的整合进展情况,如果新国美能取得整合成功,那么大中自然将会选择国美。"

  显然这种看法是国美单方面的说法,在业界人士看来,大中电器2007年正是抓住了良好的发展机会实现了自我价值的增值。

  有消息人士告诉记者,2007年在近170家电器连锁店面的贴身肉搏的北京市场,苏宁店面快速扩张到41家,国美则一面加紧内部整合,一面加紧抵制苏宁。而此时的大中,先是通过将外地店面转让给苏宁完成了"止血",将所有的资源都集中在北京市场,然后又借助国美永乐的整合加紧扩大市场份额,使得其北京市场份额一举超过55%。

  对于大中并购案接下来的进程,有消息人士告诉记者,如果苏宁不卷土重来,国美可以以36亿元左右的现金代价吞下大中,那么就将占据北京市场电器连锁80%的市场,而苏宁则零成本获得了大中在外地的10家分店,最终将是国美、苏宁分食大中的局面。

  对于国美收购大中后可能出现的局面,孙为民表示,"苏宁收购大中不是为了在规模上超越对手,即使国美完成收购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苏宁已经确定好的到2010年全国1500家店的计划不会改变,国内电器连锁的格局也不会改变。"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