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型转移 加贸企业直面生存革命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3日 09:46 国际商报
徐平的胜华纺织厂从台湾迁到东莞已近20个年头,沐浴在自改革开放之初起的加工贸易优惠政策中,他的生意越做越大。虽然利润仅有4%~5%,但因较少考虑原料采购、研发设计、销售渠道甚至货币升值等因素,徐平倒也悠然自得。 然而,这样安稳的日子,却在2007年忽然起了波澜。7月23日一份《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令像徐平这样的加贸企业大小老板们,恍若隔世。 《目录》的出台,是继2006年1月、11月和2007年4月,政府三次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目录之后,再度收紧政策。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共计1853个十位商品税号被首次列为加工贸易限制类,主要涵盖的都是些劳动密集型产品,占到了全部海关商品编码的15%。若说对企业最大的影响,莫过于开展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业务的保证金台账管理由“空转”变为“实转”这档子事了。 新政从8月23日起,剥夺了东部A、B类企业过去一直享受的“空转”特权,其也须在进口料件时缴纳进口增值税17%的50%(C类企业是100%,中西部仍“空转”)。套上了这个“紧箍咒”,绝大多数加贸企面临资金流转梗阻。 每年5000万元的保证金,对徐平来说无异于资金断链。然而,就在他倍感恐慌无措之际,9月5日,国家一纸“保证金台账允许使用保付保函”的通知,又戏剧性地令他破啼为笑。这样一来,徐平每年仅需交千逾元的“保付保函”业务费,即可照常开工。 徐平的上述经历和心绪变迁,成为了我国绝大多数加贸企业2007年的真情写照。面对政策调整,大批企业出现了强烈不适反应。虽然,政策最终执行力度有所缓和,但调整所放出的信号已让企业深刻领悟:贸易顺差居高不下等严峻形势当前,国家就是要通过政策调整,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和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带动中国产业结构提升和技术进步。 记者采访中发现,很多企业已清醒地认识到:着眼长远,企业必须尽快做出“转型”或转移”的战略决择。 这显然是个难题,但也是加贸企业必答的“2007生存命题”。然而,就在微观“阵痛”之时,我们却已不经意间发现了一些宏观收效。 微观调整宏观见效 企业艰难的“转型”和“转移”已在宏观层面初显了成效。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我国加工贸易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分别出口3850亿美元、2265亿美元,占加工贸易出口的比重分别为77.4%和45.5%,同比分别增长23.5%和16.8%。相反,钢坯及粗锻件、未锻造的铜、未锻造的铝等“两高一资”产品出口以近七成的速度下滑,降幅分别达到了76%、77%、67%。 此外,前10月,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占比2.7%,同时提高了0.2个百分点。湖北、安徽、山西、四川、河南、江西、陕西7省加贸出口超过10亿美元;山西、陕西、四川、江西等省份加贸出口增幅已超50%。 机电和高新等产品的出口牛势,以及“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颓势,恰恰暗合了政策调整的初衷。用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的话说,就是要禁止和限制“两高一资”产品及加工水平低的产品的加工贸易,实现我国外贸进出口平衡发展;同时,升级产业和产品结构,向产业链高端推进。 虽同处逆境,广东宝丽雅集团董事长叶中平却持这样的看法:“革命”一定程度上是残酷的,但中国加工贸易企业确迫切需要摆脱始终处在价值增值链低层次的境遇。某种意义上,我们恰恰需要一些外部动力。 转型?转移?选不易行更难 “转型,转移,两条路都不好走。前者会伤筋动骨,后者更是困难重重。”一直从事电子塑料产品生产的港商陈锦并非空来感慨。除了在广东顺德的工厂,两年前他就在江西赣州开设了分厂。陈锦告知,“江西仍提供‘免二减三’的税收优惠,且在泛珠内陆的平均工资只是珠三角地区的1/3左右。”但现实问题是:江西年轻人多选择到广东等地打工,导致当地劳动力不足。陈锦的工厂今年只招到100多名工人,远远少于计划中的发展规模。 在新一轮贸易政策下,陈锦感到有些进退失据:原地转型,缺电、缺人等痼疾仍然存在,地价、环保标准、工资成本等新问题又接踵而至;转移别处,也面临物流成本飙升、配套服务薄弱、招工困难等困扰。 陈锦的困惑其实是多数东部企业的心声。生存抉择当前,他们暂将更多希望寄于政府的托扶之上。对此,魏建国曾公开表示,商务部将“坚持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注重运用经济措施和法律手段,引导和推动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11月底,商务部和国家开发银行便共同发布了《关于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工作的意见》,目标是“至2010年培育形成50个优势明显、各具产业特色的中西部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使用政策性银行贷款总规模300亿元人民币,使中西部加工贸易年进出口额占全国加工贸易总额比例提高到5%。” 政策支持是一方面,对承接转移,中西部地区也表现出了空前的热情。南宁市委副书记覃孟征就称,“我们的愿望是迫切的,中西部地区将充分发挥资源、生产成本等比较优势,不断完善政策、优化环境。” “转型”还是“转移”?转不转?何时转?诚然皆由企业做主。但按商务部机电科技产业司司长王琴华的说法,“今后加工贸易政策将根据总体要求继续适度、循序渐进地进行调整。”如此看来,转型升级或梯度转移,无疑成为加贸企业未来的必由之路。 无论这条路将带给中国经济为此而承受的多大和多久的阵痛,我们也唯有坚定地走下去。因为,转型后的中国经济同样值得期待。 本报记者 裴玥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