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春秋航空:收缩拳头再出击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2日 16:53 《商务周刊》杂志

  “今年业绩相当好,每架飞机的利润贡献基本都在1000万元以上。”春秋航空董事长王正华对《商务周刊》预计,尽管12月份收入可能有所下降,但2007年全年,春秋航空将保证赢利7000万—8000万元。而这个数字在去年还只是约3000万元。

  王正华表示,明年下半年春秋航空还将新增3—4架飞机,如果国家近期内鼓励低成本航线发展,增加二级机场的使用率,春秋航空明年利润继续翻倍不是不可能。

  对于春秋航空能否最终赢利,业界曾有过长时期的质疑。过去两年里,春秋先后宣布过小幅赢利,但却没有得到业界的认同。这次的大幅赢利自然让业界感到惊讶。

  “原来想的和事实发展不一样。比如我们当时认为,引进的飞行员和工程师要真正融入春秋文化至少需要3—5年,但最后发现一年多他们就融合得非常好。”王正华表示,如今没有人再怀疑春秋是否还能活下去了。

  依托母公司的庞大游客资源,春秋航空目前已开出了26条国内航线,,多飞往热门旅游景点,如海南三亚、广西桂林、山东青岛等.。而且,今年春秋开始在二三线城市之间的航线上大力拓展。

  从12月开始,春秋航空在上海飞往国内二线城市的航线上增加运力,比如恢复上海浦东到武汉的天天班往返航班,上海浦东到沈阳的航班也增加为每天两班。春秋航空依然采取低票价策略。

  最主要的是,春秋航空今年开始在上海到厦门的航线上加大航班投入。目前已经达到了每天三班的频率,这个量占据了该条航线上所有航班数的30%。

  “厦航、东航、上航都云集在这条航线上,我们拿到1/3的市场还不是特别高,还要再高一点,这对我们来说有很重要意义。”王正华表示,春秋航空未来将实行高密度航线的发展策略,上海-厦门航线的试验可以先总结一些经验。

  到明年上半年春秋航空满三周岁后,按照规定可以考虑申请国际航线,王正华透露,他们很可能将香港航线作为首选。

  8月7日,由中国民航总局委托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组织,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配合,对春秋航空公司进行的一次全面安全

审计,27名西南局和华东局专业审计员组成的评审小组对这家民营航空公司进行了地毯式的安全检查。

  “最后的成绩非常好,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王正华介绍说,“一共查了585个项目,符合项目561个,符合率95.89%,当时我们内部做动员的时候,目标是90%以上,结果大大超过预期。”

  不过,王正华并没有沉醉在这份成绩单里。在总结安全审计的大会上,他提出春秋航空要开始“暂时修身养性”。在他看来,一个公司在发展高峰期很容易出现自我麻痹的心态,如果不加以重视,很可能断送公司的长远前途。

  “尽管我们成长很快,但是要冷静的对待。”王正华介绍,春秋目前的计划是,今年保持8架飞机的规模,明年上半年原则上不引进飞机,下半年引进4架,2009年开始自己买飞机,以后则购买和租赁相结合。

  目前,春秋航空公司的投入全部来自王正华的自有资金。其中,飞行员的引进耗费了差不多将近2亿元,租飞机花了1亿多元。尽管需要的资金规模越来越大,但王正华暂时并不打算大举借债。他打算从春秋国旅下属的几十家单位里,每家拿出500万—600万元,筹集2亿—3亿元投入到春秋航空。

  “本来打算从建设银行贷款的,手续都办好了,但后来发现我们还有几亿元放在银行里,与其放着拿低廉的利息,不如拿出来自己用,所以就没有贷款。”王正华说。

  目前有花旗银行、德意志银行等境外金融机构,以及香港富豪李嘉诚等对春秋航空表示出兴趣,也有银行表示,愿意支持春秋航空公司购买40架飞机,甚至可以由该银行组织财团战略投资春秋航空公司。不过,对此春秋航空内部存在着争议,王正华也一直没有做出最后的决定。

  “世界上很多航空公司都引入了战略投资者,目前我们和花旗银行、建设银行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不排除我们和这些银行的关系进一步加深的可能性。”王正华表示,以前公司内部确实倾向于引入财务投资者,但现在这个倾向已经不明显了,因为春秋航空现在并不缺钱,很容易可以贷款到足够的资金。

  王正华透露,他个人更倾向于先让春秋航空上市,但上市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圈钱,也不担心上市后会削弱自己对于公司的控制力。“我们的几个主要领导,甚至整个领导集体,都过于强势。过去30亿—50亿元的资金运作我还能够有感觉,但是大了的话就很难把握了。”王正华表示,春秋决心上市,是希望规范公司的治理结构,让企业健康的成长下去。

  “打仗关键是要打有准备的仗”

  ——专访春秋航空董事长王正华

  《商务周刊》:最近又看到了春秋推出超低价机票的新闻,之前甚至推出过一元机票。有国有航空公司的老总就质疑你们到底卖了多少张票,称你们是在扰乱市场秩序。

  王正华:根据现有的法规,一元机票是不适当的。但在改革年代,你要是全部按照现有的法律法规,那就不要改革了。这个法规本身就是存在问题的,是前几年定的,它对于当时的改革起了作用,但在新形势下应该有一个改变。我的态度和民航总局的明确表态一样,主张要改革。民航总局和国家发改委也在审议改革方案,但是什么时候出台还没有时间表,我希望是越快越好。

  我们一共在上海-济南航线卖了400张一元机票,我们有拿到一元机票的乘客的名单。这个问题没法争论,只能够用事实来说话。

  《商务周刊》:目前很多人认为国内航空业应该加快整合兼并,您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王正华:我认为应该由市场说了算,我们不希望是行政长官说了算。我们双手拥护民航总局和国资委的态度,主张根据市场发展的规律和需求,而不是谁拍脑袋来决定是否重组和合并。我们是小公司,能做的是观望,但希望市场更加开放。

  《商务周刊》:春秋想过跟外航进行战略合作吗?

  王正华:东航和新加坡航空已经进行了战略合作,但我告诉你,新航最早找的是我们。在我们还没有挂牌、飞机还没有上天的时候,新航的一位副总裁每个月都要来跟我们交流。但我们觉得自己发展还是更好一些。当然,每年我都会安排自己去国外学习一两次,把国外前沿的观念带回来细心研究。

  《商务周刊》:当一家新公司进入市场时,如何快速参与并快速适应战斗?

  王正华:打仗关键是要打有准备的仗。我们进入民航之前做了很多准备,比如对于我们定位于廉价航空的模式,除了民航总局几位到国外做过低成本航空考察的领导外,几乎所有人都说不行。但我们做到现在,感觉市场是越做越大。再比如不进中航信系统,当时也是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不可能,但最后我们还是做出来了。这些都源于我们对市场的早期准备,要早点了解市场,悉心研究。

  《商务周刊》:把握好公司发展的节奏,对于民航业来说,其意义是否更为重大?

  王正华:你说的非常对。对

航空运输业来说,最重要的节点和环节是安全。我们今年无论是机队还是技术人员,发展得很快,从3架到8架飞机,各方面都需要喘口气,把握好节奏。本来计划今年下半年再引进2架飞机,明年上半年再引进4—5架,市场是可以容纳的,但是我们还是觉得先加强一下安全。(记者/谢鹏)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