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节能减排商机凸显 发改委鼓励发展节能服务业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7日 15:36 中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信息网
摘要:我国对节能的重视为节能服务业打开了市场。国家发改委表示,要组织专家队伍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咨询和诊断,鼓励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为中小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咨询,并提供设计、培训、融资、改造、运行管理一条龙服务。 国家发改委5日对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进行了部署,鼓励专业化节能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节能服务。专家表示,这意味着节能服务业将迎来巨大的商机。 目前全国有中小企业4200多万家,贡献了全国GDP的60%、税收的50%、就业机会的75%,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但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工艺和装备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重。例如建材行业,落后工艺80%以上集中在中小企业。 国家发改委表示,要组织专家队伍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咨询和诊断,鼓励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为中小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咨询,并提供设计、培训、融资、改造、运行管理一条龙服务,选择若干地区和机构先行开展试点。同时,完善相关政策,大力发展产业化、社会化、专业化的中小节能减排技术服务机构。 对此,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赵明表示,国家对节能的重视为节能服务业打开了市场。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中小企业的节能需求更迫切,其潜在的节能市场非常可观。 赵明还表示,节能服务业目前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绝大多数节能服务企业都是中小企业。市场打开后,融资、技术、管理方面的难题依然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银联信分析: 水荒、电荒、煤荒、油荒……近年来能源的紧张给经济发展带上了“紧箍咒”,随着能源危机的加剧和消费者的节能诉求,节能服务产业无疑迎来了迅速发展的新机遇。 美国是节能服务产业的发源地和最发达的国家,每年有高达10亿美元左右的业务。中国能耗总量仅排在美国之后,居世界第二位,能源利用率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的2.5倍,节能产业具有广阔空间。 1、国家政策催动节能服务产业发展。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末期降低20%,并被列为约束性指标。银联信认为,如果能实现,中国每年节能市场的规模将远远大于1000亿元,潜力十分巨大。 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关于印发“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中,合同能源管理作为要求大力推广的市场节能机制被列入其中。 在此背景下,发改委又推出了“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在全国选择了一千多家高耗能重点企业作为开展节能工作的重点企业,要求企业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成立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并与政府主管部门签订节能目标责任状。这些都为节能服务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2、多种模式凸现节能服务业魅力。 合同能源管理在国外有三种类型的公司:一种是纯服务型,由三部分人组成,分别负责融资、法律合同管理、节能技术。他们本身不生产设备,也不进行技术研发,是一种纯粹服务型的公司;第二种是既有设备又有技术的节能服务公司,如西门子,他们不但卖设备还卖服务,以自身的设备为主,需要其他的设备时再采购,不仅收取设备款,还要收取服务费;第三种是电力公司和天然气公司,他们会向用户提供节约能源方面的服务。 事实上,节能服务是一个新兴事物,在现实中存在着诸多可能的模式,而合同能源管理仅仅是其中一个形式,也会因为个案不同而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因此反而充满了商业魅力。 我国开展节能服务主要有三种商业模式。一种是传统的项目采购型,这与一般的设备采购一样,也是当前主要的一种模式。 一种是合同能源管理,其核心就在于要对项目的节能效益有保证,比如,如果承诺项目有17%的节能效果,而实际上却只实现了15%,差额部分要由节能公司贴钱给客户。时下,这种操作最流行的做法是节能公司贷款为客户进行改造,用返还的节能费用来偿还银行贷款。 还有一种则是项目托管型,这种模式就是节能公司对项目的能源部分进行管理,比如一座大楼的电费,双方商定一定量的电费由业主支付给节能公司,节省下来的归节能公司所有,多了的部分也由节能公司偿付。这种模式操作复杂,由于产权、人员管理等方面都难以分割管理,因此较少采用。 虽然目前节能市场有巨大潜力,但是产业发展尚不足以应对,因此,国家应当加大对该行业的扶持力度,银联信建议从以下七个方面来进行扶持: 增加节能科目。这是节能服务公司碰到的最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我国财会制度里没有节能这个科目,财政预算里就没有办法为节能提供资金。所以,就出现许多节能服务公司给政府机关做好了节能项目,却很难拿到钱的现象。 另一方面,由节能产生的效益与财政预算是一对矛盾,这和各个部门的利益直接相关,如果节能减少了费用而带来预算的直接减少,这将打击各部门节能的积极性。 调整税收体系。目前,节能费用是不作为成本纳入税收体系的,所以就出现超市节能效益产生,而税收增加的尴尬。而对节能服务公司来说,节能投资有2—3年的回报周期,而在报税时则是一次交清,这对采用合同能源管理这一模式的节能服务企业来说财务压力非常大。 另外,在我国税收优惠的对象里有高科技企业,却没有节能服务企业。如果节能与高科技挂不上钩就没有办法享受到税收优惠。 设立专项基金。目前,对中国节能服务业影响最大也是数额最大的一笔基金就是由全球环球基金、世界银行与欧盟提供的基金,但它对中国节能服务产业的拉动还远远不够。这就需要政府的参与。中国政府应该成立节能专项基金,以鼓励与推动中国节能服务业的发展。 健全资质认定。什么样的公司是节能服务公司,它们的资质如何确定,这是目前节能服务业碰到的一个难题。在美国要求有50个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公司才能认定为节能服务公司。中国的节能服务才刚刚开始,肯定达不到这个要求。现在新兴的中国节能服务业已经出现无序竞争的苗头,这样容易把市场做坏,负面影响太大。所以,对节能服务公司作资质认证就变得非常迫切。 成立评审委员会。中国节能协会已经开始研究节能服务企业的定义以及资质认证。开展这件事就必须成立一个专门评审委员会,问题是谁来授权节能协会来做这件事情,而在相关的政府文件里,只提到在必要的时候成立专门评审委员会。 加强能源审计。节能服务公司需要为用户作能源诊断、提供诊断报告、设计改造方案,这是能源审计的内涵。这项工作需要由第三方中介服务机构来做,这样才能保证节能信息传递的对等性。现在节能服务已经进入系统节能服务时代。节能需要从水、电、热、气多方面来考虑最佳方案。大部分中小节能服务公司实际是无法独立完成这项工作的,所以,就需要节能协会能够提供一个完全的专家组来做这件事情。 完善节能评估体系。节能服务公司有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就是坏账。节能服务公司产生坏账的一个直接原因就是对节能量认定存在分歧,服务对象常常以节能未达到预期标准为由拒绝付费。美国为解决这个问题,花了8—10年时间来做这方面的研究,最后终于拿出一个整套的评估体系。中国对节能的评估还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节能的效果也受各种条件的影响。因此,完善节能评估体系迫在眉睫。 银行信贷提示 节能服务业的融资也是一个现实问题。节能服务公司一般都比较弱小,没有信誉积累,因此很难得到银行的支持。工程建筑都有固定资产,可以抵押,但是合作能源管理没有实物,融资无抵押,而且银行对此的评估不熟悉。这就要求银行创新金融服务,为该类企业提供适合的融资产品。同时,改进现有的评估体系,培训熟悉该行业的专业化评审人员。 另外,目前国内较多的节能服务公司采用的是一种本地化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即节能服务公司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给客户做节能改造项目,在实现节能收益后向客户收回资金,留存收益后还给银行。 这种模式存在诸多问题:一是一旦由于节能效果不好或者客户付款问题,整个资金链就容易断裂,影响公司的继续正常运营和业务拓展,容易形成三角债;二是节能服务公司的精力被不当地大量浪费在非核心业务(贷款和回收)上,影响业务的扩大;三是所有的销售收入只能等到整个合同执行完毕才能完全确认,而且一个周期通常是3、5年甚至更长。 这些问题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产生大量的坏账,也增加了银行的信贷风险,因此,银行也应警惕该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坏账问题。 [本文由中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信息网提供,未经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