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小钢企产能增速过快 银行信贷风险加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6日 11:41 中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信息网

  摘要:近几年,国内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趋势明显,行业风险不容忽视。随着下游行业逐渐释放产能,以及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强,钢铁行业的各种风险逐渐积聚,近日,中钢协警示中小钢企产能增速过快,银行要密切关注该行业的风险。

  我国粗钢产量持续增加,但全行业产业集中度却持续下降。日前,中国钢铁协会副会长罗冰生表示,中国今年全年粗钢产量预计可能达到4.9亿吨,较上年同期增长16%。据预测,2008年预计我国粗钢产量在5.4亿吨左右。但大中型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增幅却始终低于地方中小企业,两者增幅的差距始终保持在一倍左右,有的年份差距达到6倍多。

  中国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主任徐向春对此表示,虽然我国粗钢生产的主力仍为大型企业,但在2007年的粗钢生产中,中小钢企的产量增速也很快。对此他解释,2007年大中型钢企粗钢产量在全国总产量中所占比重,已经由2006年的81%下降到了今年的77%。中国钢铁协会统计数据也表明,今年1至9月份,大中型钢企的粗钢产量增幅为14.25%,而地方中小企业的粗钢产量增幅为30.69%。

  钢铁是一个要讲规模效益的行业,但由于当前消费需求的增大,为很多中小企业提供了生产的可能性,这却为我国节能减排带来严重压力。据介绍,目前很多中小钢企的生产工艺比较落后,与大中型钢企的生产技术和处理排废的能力差距较大。

  罗冰生也表示,中国钢铁的生产要由总量增加转向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全面优化和调整结构,实现全行业的产业升级,包括优化生产力布局结构、优化工艺装备结构、优化产品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品种,将是2008年我国钢铁工业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

  据了解,中国大概有1亿吨的落后炼铁能力需要被淘汰。发改委也公布,8月底已关闭落后炼铁能力969万吨、炼钢产能873万吨。不仅如此,

首钢、安钢等大钢厂约700万吨产能也将于2007年底按计划关闭。

  银联信分析:

  近几年钢铁行业的建设项目相继投产,产能增长很快,在需求趋缓的情况下,供大于求的矛盾逐步显现,市场竞争加剧,加上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行业效益明显回落。而且钢铁行业还存在着生产力布局、产业集中度、产品结构、自主创新及外部条件等方面的制约。

  生产力布局不合理 产能集中度低

  按地区分,华北、华东钢铁产能占全国的63.77%,相对集中;而西南、西北仅占9.45%,相对偏少。水资源短缺地区的粗钢生产能力占总产能的60%,钢铁企业普遍面临环保压力。去年末全行业企业多达6686家,企业规模小而分散。粗钢产量最高的前4家企业占全国总量的比重,中国仅为18.52%;而日本达75%以上,欧盟为72%以上,美国为61%。

  产品结构不合理 总体产能过剩

  在去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国内市场上螺纹钢、线材、中厚板、热轧窄带钢等多达15个品种的钢铁产品产量大于需求,而冷轧薄板、镀层板、不锈钢板、电工钢板等高附加值产品产量依然不能满足需求。去年大中型钢铁企业全年研究、开发费用仅占当年销售收入的0.905%;全年新产品研发费用仅占当年销售收入的0.79%。去年底全行业炼钢产能已达4.14亿吨,其中消耗高、污染严重、工艺装备落后的产能占总产能的30%左右。

  原材料成本过高 外部条件的制约加大

  高涨的原料价格已经大大降低了中国钢铁的价格竞争力。一项研究表明,今年一季度前

铁矿石和铁合金料涨价中,中国钢铁业平均原料成本增幅最大,中国吨钢的铁矿石成本不仅仍居各国家和地区之首,而且吨钢成本达到335美元。远远高于巴西(226美元)、俄罗斯(250美元)和印度(266美元)等国家的钢铁企业,并接近国际钢铁生产成本的平均水平。虽然中国钢铁生产中劳动力成本仍然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上但高额的原料成本已使中国钢铁工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大大降低,不再具备低成本的竞争优势了。

  同时,煤、焦、电、运已成为当前制约中国钢铁生产增长的重要因素,高炉生产对进口铁矿石的依存度达53%,并呈提高的趋势。铁路运力不足,部分钢铁企业20%以上的进口铁矿石只能依靠公路运输进厂;用电高峰期,限供、停供用电的情况时有发生。

  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

  从2007年4月15日起,我国将调整钢材

出口退税率。进出口税则(2007年版)第72章中的部分特种钢材及不锈钢板、冷轧产品等76个税号,出口退税率降为5%;另外83个税号的钢材取消出口退税。此次国家对钢材出口的调控,在幅度、力度和广度上比前几次都大。

  2007年6月1日起,我国对80多种钢铁产品进一步加征5-10%的出口关税,这些产品主要包括普碳钢线材、板材、型材以及其它钢材产品。另外,将2006年已经征收出口关税的钢坯、钢锭、生铁等钢铁初级产品的税率由10%提高至15%。这是继2007年4月份对这些钢铁产品取消出口退税、另对其它70多种钢铁产品大幅度降低出口退税后,针对产能过剩、出口增长过快的钢铁产品采取的进一步宏观调控措施。

  银行信贷提示

  宏观调控政策对小规模炼铁企业(特别是处于淘汰类或限制类边缘的炼铁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些规模较小企业的贷款大多来源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这些企业中,有的面临已开工项目增加投资问题,有的面临淘汰限制问题,需要扩建达标。金融机构也面临两难境地,收回贷款或不新增贷款,企业运营可能出现问题,贷款可能出现损失,如果继续贷款,行业过剩和宏观调控带来的影响更不容忽视。需要警惕的是,在宏观调控下,淘汰类或限制类企业,可能利用资产重组、改制、破产进行“逃废债”。

  现行的炼铁产业政策鼓励企业做大做强,目前几乎所有的大型钢铁企业都在投资兴建大型项目,利用各种渠道筹措资金,增加资产负债率,加大中长期借款总额和比重。而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基本判断也如产业政策中所言,大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将处于更为有利地位,增加了对大企业的信贷投入。贷款向大型企业倾斜集中,加大了银行对大客户的依赖性,而且银行竞相压价,提供各种优惠条件(如下浮利率,延长贷款期限等)。银行业金融机构开拓小企业贷款和中间业务的动力却显得不足。国内大型钢铁企业近几年纷纷新建冷轧板生产线,在建项目和拟建项目将在未来2--3年内集中投产,很有可能发生冷轧板的阶段性过剩。国内钢铁上市公司公开财务报告显示,各自的经营能力、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各项指标趋向不好的方向,偿债风险在增大。

  钢铁行业信贷资产蕴藏的风险不断增大。银联信建议银行及时调整钢铁行业的信贷策略,防止该行业信贷过于集中造成风险积聚。银行要密切关注淘汰类或限制类钢铁企业的运行情况,实施信贷资金的有序退出,对已经出现信用风险的企业,要加强资产保全措施,积极防范信贷风险。

  1、银行在中长期信贷合同中,应该增加附加条款和限制性条款,如规定银行提前解除合同收回贷款的条件或客户不得提前还款的条件等等,对债权进行适当的保护。利用现有的商业银行可投资的金融工具,防范资产负债的利率风险。

  2、银行贷款损失准备比例要充分考虑经济周期或者行业周期波动的影响,以使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更具前瞻性和审慎性,银行应该提高产能过剩行业信贷资产的经济资本分配系数。

  [本文由中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信息网提供,未经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