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国内食品安全累及出口 内销食品质量亟待加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6日 11:36 北京联合信息网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

  近年来,由于国内生态环境恶化、食品安全体系不完善、生产企业食品安全意识淡漠等原因,国内食品安全事件接二连三发生,不但引起国内消费者的恐慌,而且还引起国外对中国出口食品安全性的严重关切,导致中国食品出口遇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在刚过去不久的102届广交会期间,国内的农产品出口商建议,我国处理食品安全危机,需要在加强出口食品安全监管的同时,兼顾国内食品的质量管理,避免因国内食品安全事件对出口市场造成冲击。

  银联信分析:

  “红心鸭蛋”“多宝鱼”“毒大米”等一宗宗

食品安全事件被曝光后,经境外媒体大肆炒作,所谓中国食品威胁论在国际间甚嚣尘上,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给中国食品出口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欧美和日本等国家纷纷提高我国食品的准入门槛,设置贸易壁垒,一些国家甚至明令禁止进口中国的一些初级农产品,食品出口面临严峻形势,初级水海产品、畜禽产品等增长缓慢,相关产业受到严重打击。

  相对出口管理,国内市场的监管机制还不健全,存在的各类问题比较突出,初级农产品源头污染、食品加工环节假冒伪劣、食品流通经营秩序混乱等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食品安全事故和事件时有发生,不可避免地会对出口产品声誉造成负面影响。

  比如前不久,根据与外商签订的协议,某公司从大连港装载了10多万元

蜂蜜运往西班牙,但是,货轮抵达西班牙港口,当地海关不允许货物上岸。问题即出在之前湖北等地被曝光的“人造蜂蜜”事件。一些造假分子直接用饴糖、糖浆冒充蜂蜜,这种假蜂蜜不但没有营养价值,而且
糖尿病
、心血管病患者喝了还可能加重病情。“人造蜂蜜”事件经媒体曝光后,国际社会对中国产的蜂蜜制品产生严重的信任危机。欧洲很多大型超市甚至明确表示,不允许中国蜂蜜或含有中国蜂蜜的混合蜂蜜上架。

  不仅是蜂蜜行业,国内其它食品饮料行业屡屡爆发的质量问题,大大影响了我国出口食品的形象。即使是一个虚假的“纸馅包子”新闻,在国际舆论中也造成巨大反应,使国际社会对食品安全再次高度关切。美国一些零售商店甚至公开打出招牌,“不卖中国货”。

  问题正是出在监管“内外有别”,我国对食品质量的监管存在“重出口,轻内销”的现象。现在国家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出口检测上,重点放在外贸企业,出口企业,出口工厂。内贸部分,目前还是不够规范。政府在应对食品出口危机时,往往比较注重查处涉案企业,整顿出口秩序,严格出口产品质量管理,却忽略了对国内市场上食品质量问题的关注,使国内市场上食品安全问题成为我国食品出口的软肋。

  目前,我国内外销食品检测监督体系存在不小的差异,通常是内销一个标准,外销另一个标准,而且外销标准要高于内销标准。但是如果内销食品产生问题后,会直接影响进口商对于我国出口商品的信心,外方普遍认为如果给本国提供的食品质量都得不到保证,很难想象出口食品安全会有保证。

  因此,解决好食品安全问题,恢复国际市场对中国食品的信心,不单需要制定严格的出口食品质量标准和许可证制度,还需要制定与国际市场相统一的内销产品质量标准,并强化对各个环节的监管,加大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彻底杜绝国内产品质量问题向出口市场溢出。

  所以,未来我国内外销商品质检标准 “并轨”将是大势所趋。国内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粮、肉、蔬菜、水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等重点食品的质量,将是重点整治的对象,由于我国农产品行业经营比较分散,小企业多,因此,这一过程也必将是一个残酷的淘汰过程。

  [本文由北京联合信息网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提供,未经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