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啤酒产能大战泡沫引爆 金威啤酒今年预亏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6日 03:50 第一财经日报

  火热了两年的中国啤酒产能升级战,终于引爆了第一颗重磅炸弹——急剧扩张的金威啤酒(0124.HK)昨日发布预亏公告。

  公告称,预期集团截至12月31日年度的未经审核综合纯利可能较去年同期出现大幅度下降,甚至可能录得全年度经营亏损。虽然公告称该预亏仅为公司管理层作出的初步估计,未经会计师审核。然而,公司的半年报其实已经对经营业绩亮出红灯:公司2007年9月19日刊发的截至2007年6月30日6个月的中期报告中,集团综合溢利已经比2006年同期剧减77.5%,跌到1591万元。

  金威啤酒董事局主席叶旭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电话采访时说,纯利减少主要由于多项因素导致。“一方面,由于省内外啤酒巨头在广东的产能加码,金威不得不改变产品组合,生产及销售更多大众化产品导致集团产品平均单位售价降低。另一方面,2007年上半年金威在西安及成都的新厂房投产,令集团产品的平均单位固定成本增加。”除此,麦芽等原材料价格增加,年内公司扩大经营规模等导致行政开支增加及银行借贷增加,叶旭全认为原料及融资成本的上升令公司的经营出现较大的压力。

  “2006年全球啤酒产能增长1000万吨,其中400万吨在中国。中国啤酒巨头华润踏进500万吨产能台阶后,又向1000万吨产能进军。”广东省啤酒协会会长郭营新称,近两年中国啤酒市场的产能升级大战,令金威不得不加入这场大战中去。“要走全国品牌路线,只能销地产,只能四处建厂扩张。”

  金威2005年开始,先后在

东莞、汕头、天津、西安、成都等几个重点方向分别建设一个20万~40万吨产能大厂,合共投资额高达30亿元左右。为了缓解资金压力,金威在今年5月份发行3亿多股新股,集资7.4亿港元至7.57亿港元,主要用于兴建厂房。然而,过快的地盘扩张对资金链的压力仍未能得到解决。

  “虽然东莞和汕头两个工厂投产当年就实现盈利,但燕京鼻子下的天津、青岛把控的西安、华润势力范围的成都等几个市场,不得不从零开始。因此金威面对的经营压力非常大。”郭营新称。

  广东啤酒市场原来是全国利润最丰厚的地区,而金威啤酒吨酒近400元的利润

神话也是在这片热土诞生。然而,随着华润、青岛、燕京、雪津及哈尔滨啤酒等过江龙的加盟,广东啤酒市场竞争已经高度白热化。郭营新称,广东啤酒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下,促销费用大幅提高,已经占到营业收入的12%左右的高位。“2007年广东本土啤酒品牌产量上升10%,但效益却在下降。”郭营新称,广东啤酒的吨酒利润已经从300元/吨降到200元/吨,而2007年还将降到150元/吨左右。

  今年7月起全球大麦原料价格飙升,令高度竞争的市场变得更加脆弱。“

澳大利亚大麦因为天气大旱产量大减,价格从原来的2000~3000元/吨飙升近一倍,已经达到6000元/吨的新高。”

  “现在一瓶640毫升的啤酒,跟矿泉水的价格差不多,甚至比水还便宜,利润仅在7分钱左右。”郭营新称。

  然而,面临全行业的成本上涨与利润危机,啤酒巨头们却对提价谈虎色变。“在中国啤酒行业产能过剩的形势下,价格扭曲并不是由成本决定,市场才是决定因素。”国内啤酒巨头高层称,在目前的形势下,谁先挑起涨价大旗,风险将非常大,一手打造的市场可能毁于一旦。

    伍静妍

    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发代号:3-21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