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扩容背后:东星航空能否承受170亿元之重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9日 09:32 21世纪经济报道
武汉报道 本报记者 聂春林 实习记者 王传晓 即使是在11月22日的凌晨2点,面对记者,春风得意也写在了兰世立脸上。 是日,东星航空在武汉与苏格兰皇家银行(The Royal Bank of Scotland,下称“RBS”)签署购机融资合同,东星航空将购买6架空中客车A320飞机,RBS提供全部4亿美元融资。 “RBS素以保守著称,这是其向中国航空公司提供贷款的第一单。”兰世立再次不花分文使机队扩容。 加上之前同GE、空中客车以及国际金融租赁公司的合作,到2010年,东星航空的机队规模将膨胀到28架。而其需要偿还的贷款和租赁费用,总计高达170亿元人民币。 东星航空能否承受170亿元之重?面对质疑,兰世立笑称,“借的是美金,人民币每升值1%,我就可以赚1.7亿元。” “零首付”模式 这是RBS以融资租赁的方式,同中国民航业的首度合作。RBS中国区总经理李权认为,武汉作为中国的中心城市,其交通枢纽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从两年前开始,RBS便与东星屡有接触。 李权表示,此次6架空客飞机的租赁期为15年。首架飞机将于2009年交付使用,此后开始支付租金。租赁期满后,若东星航空支付残值,飞机所有权则将归东星航空所有。但李权并未透露具体融资利率。 之前东星航空的飞机多为经营性租赁,是次则采取了融资租赁的模式——东星航空可以选择拥有飞机的产权。 配合这一融资模式,东星进行了一系列资本腾挪。 东星航空总经理周永前向本报记者分析称:该公司先向RBS借款购机,然后将6架飞机的产权再卖给RBS,接着再向RBS租用飞机。周永前透露,这6架飞机,每月租金将在30万元人民币左右。 空客中国公司一位相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融资方式相当于按揭购房,每个月付给RBS一定的‘月供’。” “没有抵押、没有担保,我们东星付出的,只是时间和智慧。”兰世立颇有几分得意。而在本次合作中,即使是首付款,也由RBS来提供贷款,相当于“零首付”。 至于利率,按照兰世立的说法,“比银行间的拆借利率还低。” 今年5月18日,东星航空成立一周年,汇丰、花旗及RBS等二十几家国际大行云集武汉,被认为是东星海外融资的选秀场。此后半年,东星航空即敲定了与RBS的合作。 兰世立将本次合作归功于“中国市场的诱惑。”2005年,中国的飞机数量仅为666架,截止到今年10月30日,这一数字已经达到1089架。 中国民航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郑兴无表示,国际上普遍认为,中国将成为美国之外全球最大的航空市场。因此,不排除有些民营航空公司对其前景看好而豪赌。 刚刚以711亿欧元攻下“荷银并购案”的RBS,自然不愿放弃这一庞大市场。 郑兴无认为,中国民航业远非兰世立所说的“垄断之地”。自从2005年4月民航总局出台<国内投资民用航空规定>之后,各路资本即纷纷杀入。“目前国内有20多家航空公司,只能说准入门槛比较高,否则,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票价折扣?”郑反问道。 “小舢板放到航母上” 飞机购置是航空公司最大的开支,民营航空公司在飞机引进方面没有自主权,因此无法大规模采购以享受折扣优惠。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民航业使用的飞机,70%皆为租借。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租赁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屈延凯表示,融资租赁,对金融机构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投资行为,而不仅是借贷行为。屈延凯认为,飞机就是担保,只要企业的经营现金流与所支付的租金相匹配,就可以提供融资租赁服务。 奥凯航空新闻发言人韩晶亦认为,对于民营航空来说,飞机租赁不失为一条捷径。“奥凯现在有6架飞机,也是租赁的。” 2005年11月,东星航空与空中客车公司以及GE公司签署合作意向书,将引进20架A320飞机。其中10架为购买,由欧洲出口银行为其提供的60亿元卖方贷款,期限为15年。另外10家则是向通用电气金融航空服务(GECAS)租赁,东星每月将向GECAS缴纳30万美元的租金。 今年10月,东星航空还与世界最大的飞机租赁公司国际金融租赁公司签约,租赁2架A320飞机。 先后与诸多国际大行、跨国公司结盟,兰世立表示,这是将东星这个小舢板放到了航母上,其算盘是,“一旦东星出现了问题,损失最大的也是他们,所以会扶我们一把。” 另一项合作也在密谋之中。据东星航空有关人士透露,该公司正与GE商谈购买飞机发动机方面的合作,涉及金额30亿元。 针对东星航空大手笔购飞机,春秋航空新闻发言人张磊则持保留态度。在其看来,购机分为两种,一是签约束性合同,实打实购买;二是意向性购买。“这种意向,对双方都是没有约束力的。” 然而,飞机租赁的灵活性体现在可以退租或者转租。屈延凯告诉记者,我国在2000年前后,曾退租过12架飞机,这些有的已经只剩下20%——30%的尾款需要支付。“租赁公司收回后,一整修,又可以出手,还可以卖到原价的50%-60%。” 因此,本次合作,对于RBS和东星双方,进退之间,攻守皆宜。在兰世立看来,目前民航还属于垄断行业,按照国家民航总局的公开表态,三年之内不会再批新的航空公司。三年之后,即使开禁,新公司也会有两年的筹备期。如此算来,五年的保护期足以让东星航空迅速成长起来。 另一种颇为诡秘的说法则是,兰世立有意囤积航空公司壳资源,一旦国家对航空业开放,即可套现退出。 东星航空到底价值几何?有深航拍卖的先例在前,2005年6月,汇润投资和亿阳集团拍得深圳航空公司65%股权,成交价高达27.2亿元。兰世立曾私下感叹,深航第一大股东广东广控集团公司从中获取数倍的投资收益。 170亿之重 根据2007年胡润富豪榜的榜单,41岁的兰世立个人财富为26亿元。 以26亿身家,撬动170亿元资金,东星有如在进行一场“大跃进”,盈利能力及资金链将受严峻考验。 “兰世立从不说自己缺钱,而是说,我将会有很好的未来经营现金流。”屈延凯向记者表示。 根基算不上牢固的东星航空,宣称首航半年,即实现了盈利。2006年5月19日开航以来,东星航空已经有5架客机投入运营,航线达到21条。今年底到明年还将引进5架全新的空客飞机,2010年机队规模将达28架。 即便如此,回首过去,兰世立仍认为“计划过于保守,没有形成规模。” 兰世立曾经算过一笔账,每架飞机每年的租金、运营费用和其他费用正好为3个3000万元。而一架飞机一年的营业收入,大约在1亿元。在此基础上,他给东星航空的目标是“3年持平,5年争取盈利。” 东星航空公布的数据显示,首航以来,东星航空实现销售收入5.2亿元人民币,利润2631.69万元。兰世立表示,目前东星集团,只有1亿多元的贷款,除此之外,别无负债。 但自兰世立涉足航空以来,并非一路凯歌。 2006年5月,东星刚完成首航,即遭8家航空公司的联合封杀,机票代理公司和旅行社被“号召”禁止销售东星航空的机票,其“旅游+航空”的模式遭到当头一棒。 此后的2007年,东星集团屡有负面消息传出。其在地产项目上,因地处武汉光谷核心地带鲁巷广场的东星大厦延期交房,而被质疑资金链几欲断裂。东星大厦也一度传出有可能转手于香港某上市公司。 兰世立对本报记者坦言,如果不是因为此次和RBS的合作,就有可能放弃地产而主攻航空。并感慨,不做航空不知道钱少。 目前,兰世立与其妻子控有东星集团100%的股份,被外界戏称为“中国最大的个体户”。外界对东星上市,也一直存在诸多猜想。 但兰世立对上市,显然并不“感冒”:“上市只是融资渠道的一种,我有几十个亿,为什么非得去资本市场圈那几个亿啊?”然而他话锋一转,“当然,也不排除,很短的时间内,我给大家一个惊喜的可能。”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