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必和必拓来华游说 中国钢企态度趋缓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5日 01:21 经济观察报

  黄海

  必和必拓欲以1450亿美元并购力拓的消息传开后,遭到了包括国际钢铁协会、日本钢铁联盟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反对,必和必拓新任全球CEO科劳珀斯(MariusKloppers)旋即展开亚洲游说之旅。11月21日,他来到了中国。

  在与宝钢集团、唐钢集团进行了充分交流之后,11月23日,科劳珀斯还拜访了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以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等有关部门的领导,以寻求中方的充分理解。

  是否会控制价格成为焦点

  熟悉内情的人士称,必和必拓向宝钢集团等主要中国客户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即供求关系才是决定

铁矿石价格的主要因素,而非行业集中度:早在1995年前后铁矿石的供应就集中在必和必拓、力拓和CVRD三家巨头手中,但由于当时市场供过于求,铁矿石的价格处于历史最低水平,而这种低价状况一直持续到2002年。

  “如果上游供应商能控制价格,为何当时三家巨头不这样做呢?这表明资源型产品不同于其它工业产品。”上述熟悉内情的人士如是转述。据悉,必和必拓方面还以2000年力拓收购

澳大利亚北方矿业公司为例,当时日本的钢铁企业也极力反对,但两者合并后,铁矿石的价格不升反降。

  除了纵向比较,上述熟悉内情的人士还以焦煤为例解释,必和必拓如果成功与力拓合并,其新公司在铁矿石商品上的集中度也就大致相当于必和必拓目前在焦煤上的集中度,但焦煤方面并没有形成价格控制能力,合并是让新公司向客户更快更多地提供产品,而非操纵价格,“货多了,价格自然就会低,对客户也有好处”。上述人士认为,按照国际上有信用的公司的做法,中国钢铁企业之前分别与必和必拓和力拓签订的长期合同不会受到并购因素的影响。

  熟悉内情的人士称,经过沟通,仍然很关注此项收购,但目前中国钢铁企业已慢慢接受并购不会导致价格操控的解释唐山钢铁集团副总经理褚建东11月22日对媒体表示:“双方已达成共识,并购能够有助于降低成本并提高铁矿石产量,同时确保双方达成更多的长期合同。”

  不过,在一位长期从事铁矿石贸易的人士看来,必和必拓的说法虽有一定的道理,但行业集中度高对下游客户来说终究不是什么好事,因为分散的买家往往缺少选择权。

  中国声音缺乏全球影响力

  在科劳珀斯到访中国之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11月19日发表声明,对此次收购表示担忧。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铁矿石生产企业过分集中和垄断,不利于正常贸易的长期发展,对钢铁企业来讲是不公平的,相信各国的相关法律应该有所限制。中国钢铁企业不希望看到收购造成更大的垄断,中澳双方铁矿石贸易有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希望中国钢铁企业和澳方矿山企业共同努力,以供需双赢为目标,促进中澳铁矿石贸易稳定发展。

  这位负责人强调,当前铁矿石即期合同海运价格超常上涨,造成中国进口铁矿石今年1-9月平均到岸价比去年同期上涨27.06%,9月比1月上涨31.95%。“即期合同海运费超常涨价,对国际铁矿石海运贸易也带来不利的影响。我们希望钢铁企业和矿山企业共同采取措施,应对海运费超常涨价的问题。”

  上述长期从事铁矿石贸易的人士认为,力拓并购加铝时,加铝的股东一开始也表示反对,但最终还是同意了;如果必和必拓提高报价,力拓的股东也会同意并购方案。只要双方股东同意,并通过澳大利亚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监管机构的反垄断审查,即便中方强烈抗议,其作用也不大,更多的只是象征意义。

  对于CVRD这样的同行来说,三大巨头变成两大,垄断程度更高,其获得的利润也就越高。上海佳胜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孙建良告诉记者,应对必和必拓与力拓的超级合并,最好的方法就是,国内钢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形成像安赛乐-米塔尔那样的行业巨头,这样才能增加在与上游矿山企业谈判中的话语权。

  自2004年中国正式参加铁矿石价格谈判以来,国际铁矿石价格已连续4年上涨,累计涨幅达到165%,多家国外机构预测,2008年年度铁矿石的价格涨幅将达到50%。上述长期从事铁矿石贸易的人士表示认同:中国有几百家钢铁企业在购买铁矿石时,部分企业往往热衷于“货比三家”,通过多个渠道采购,铁矿石的需求量无形中被放大了,国外矿山企业常常说缺货,实际上,他们获得的中方需求信息并不全面和准确,而行业的兼并重组也有利于对方了解需求,缓解中国钢铁企业在谈判中不利的局面。

  (本报见习记者严凯对此文亦有贡献)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