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商业银行应警惕铝工业投资中的违规扩张术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2日 12:19 北京联合信息网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

  “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一个电解铝项目也没有核准,但现在国内在建或拟建的电解铝项目已经接近40个。”11月10日,一位铝行业的资深人士如此表示。

  与此言论相呼应的是,在今年的一次研讨会上,发改委经济运行局一位负责人指出,目前我国在建或拟建的氧化铝项目达到26个,而实际上国家发改委审批通过的仅为山西鲁能晋北100万吨的氧化铝项目,其他的均未获得正式审批。

  银联信分析:

  根据国家发改委刚刚公布的数据,去年我国电解铝产量为935万吨,而今年1-9月份的电解铝产量已经达到918万吨,比去年增长36.82%。预计全年总产量将突破1250万吨。据估计,今年我国将新增电解铝产能260万-300万吨,明年将新增产能180万-200万吨,仅今明两年,我国的电解铝产能就将扩能将近500万吨。

  氧化铝方面亦是如此,今年1-9月,我国氧化铝产量达到1447万吨,同比增长53.36%,已经超过去年全年产量。预计今年我国氧化铝产量将达到2150万吨,产能将增至2600万吨。而2006年,我国氧化铝产能仅为1800万吨。

  而与之相悖的是,今年国家发改委仅批准了一个氧化铝项目,电解铝项目一个也没有批准。这么大量的产能和产量增加是从哪里来的?

  据一家山东电解铝厂的负责人透露,尽管国家不批准,但项目还是有办法上马。主要的方式无外乎三种:其一,以改造名义扩建,小电解槽换成大电解槽;其二,瞒报产能,由于执法成本高,执法力度不够,相关部门不可能逐一核实;其三,地方政府支持,因为这类项目能够极其有效地拉动地方GDP。

  对于大规模的新项目上马,一般有两个方法:一是分解产能,一个30万吨的新项目分成数个5万-10万吨的项目分期分批上,这样目标比较小,不会引起注意;二是采用先斩后奏的办法,一般不等批复就开始建设,而地方政府对此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瞒住不上报。等到快要建成的时候,一般就“生米煮成熟饭”,不了了之了。

  因为电解铝行业利润丰厚,还有许多银行采取各种变通的技巧给予贷款支持。比如某电解铝生产线上马,一般避免直接以该项目的名义贷款,而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一是贷款给公司本身或者不相关的子公司;二是可以通过其下属的诸如服务、非过热行业企业、部门,以其他名义获得数笔小额度贷款,然后汇总后投向新建、扩建项目;三是把小项目包装为较大的上规模、新工艺的高新项目,达到贷款要求。

  但是,商业银行为违规项目给予贷款支持,却面临着极大的风险。

  一是面临项目被叫停的风险。铝工业正是此轮

宏观调控、遏制产能过剩的风暴中心所在。2003年5月,中央政府要求地方政府停止审批电解铝项目。当年12月23日,国务院再次提出了迅速遏制电解铝违规建设、盲目投资势头的要求。此后,多家上马铝企业被强行叫停,比如:2004年8月, 已投资20亿元的东方稀铝项目被叫停;2005年4月多家氧化铝项目因为未依法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擅自开工而被国家环保总局勒令停建;2006年7月,河南某耗资3亿的氧化铝项目被叫停......因此,如果商业银行盲目为违规项目提供信贷支持,将面临极大的信贷风险。

  二是面临产能过剩的风险。固定投资增速过猛,总是伴随着产量过剩和利润稀释的风险。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连续几年价格大涨的氧化铝价格开始下降,利润开始向电解铝行业转移。但是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始于去年的电解铝投资热潮已经使得电解铝略有过剩,铝价迅速下跌。同时,国家对铝工业连出重拳。2006年,国家取消了电解铝锭的

出口退税并开征15%的出口关税,今年8月又将非铝合金制铝条、杆开征15%的关税。今年10月,发改委、
财政部
、电监会联合发布通知,取消了对电解铝等高耗能产业的优惠电价政策,使得电解铝每吨成本上涨300-600元。目前电解铝每吨毛利1000多元,再刨去税费,仅是微有赢利。在这种状况下,铝老板们开始面临着是继续建设还是停工的两难。

  因此,商业银行必须警惕铝工业投资中的“违规扩张术”,避免为违规项目提供信贷支持,防范信贷风险。

  [本文由北京联合信息网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提供,未经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