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航天领域向社会资金敞开大门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2日 04:30 中华工商时报
【记者史晓芳北京报道】 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和投资渠道多元化 记者日前从国防科工委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召开的第三次民用航天工作会暨全国空间应用推广交流会上获悉,“十一五”头两年,我国航天发展各项工作起步良好,为全面完成《航天发展“十一五”规划》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一步,国防科工委将全面抓好“十一五”后三年航天发展规划的落实,努力实现航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具体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六大方面: 第一,全面实施重大工程。要采取有力措施,全面实施好各项重大工程。一要抓好工程论证工作,深入开展月球探测二、三期工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等工程的论证,争取尽快立项;二要抓好已立项工程的组织实施,抓紧新一代运载火箭基本型工程的研制工作,确保完成“十一五”期间的研制计划节点;三要抓好重大专项所涉及的关键、核心技术的前期攻关,攻克一批具有全局性、带动性的关键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 第二,推动各类卫星的立项、研制和发射工作。推动高分辨率立体测图卫星、风云二号03批气象卫星和风云四号新型静止轨道气象卫星、新型海洋卫星尽快立项;要完成资源一号03卫星、海洋二号卫星、风云三号气象卫星、环境减灾小卫星星座3颗卫星的研制发射任务,建成并完善“三个系列、一个星座”;进一步推动我国卫星直播系统工程,积极开展一些新型的、具有潜在应用市场的通信卫星,如宽带多媒体、音频广播卫星的研究,“十一五”末期,保证我国自主研制的通信广播卫星基本可取代国外卫星;发射专门的新技术试验卫星,包括微小型卫星,验证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加强空间科学研究,优先支持面向重大科学问题的自主创新项目,研制硬X射线望远镜、返回式微重力卫星;研制完成中俄联合火星探测等国际合作项目;初步建立空间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提高对空间环境的认识和探测能力。 第三,切实推进卫星应用及航天产业化进程。卫星应用是发展应用卫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体现。随着卫星研制技术的日臻成熟,卫星应用工作已成为航天整体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后,我们要从卫星地面系统建设、卫星应用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推广等方面,大力拓展卫星应用,推进航天产业化进程。 第四,加大民用航天预先研究力度、增强技术储备。要瞄准未来高新技术发展的前沿,重点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概念、新原理、新方法以及新材料、新器件和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重点突破大型卫星天线、激光通信、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有效载荷、先进运载技术等“瓶颈”,为航天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技术基础;实施好“航天产品高可靠、长寿命工程”,力争实现太阳同步轨道卫星设计寿命由目前的2~3年提高到4~5年,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寿命由目前的8年提高到稳定运行15年;继续做好空间碎片的研究工作。 第五,加强政府对航天的管理与基础能力建设。通过制定行业规划、行业政策、行业法规、行业标准、实施行业监督等加强航天行业的管理。鼓励社会资金进入航天领域,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和投融资渠道多元化,同时鼓励航天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加大自主研发投入。积极推动航天高技术向社会转化,同时积极吸纳社会上先进适用的技术进入航天领域。要健全军民结合的协调、运行机制,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积极推进航天产品条件保障建设由任务型向任务能力结合型转变;加快航天信息化建设,提高制造业水平,推进形成快速研发、柔性生产和敏捷管理的能力,缩短产品研制周期,降低研制成本。着力解决航天产品研制和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污染、耗能和不安全问题,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以上。 第六,不断扩大航天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共同发展”原则指导下,统筹考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务实地开展宽领域、多层次、有重点的国际合作,营造更加开放的国际合作环境,积极开拓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服务市场,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