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海油两栖提速上岸卖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1日 14:34 中国石油石化杂志

  种种迹象表明,中海油“上岸”卖油的进程正在提速。它的进入,将给部分地区的零售市场带来竞争压力,但在短期内并不会改变目前的市场格局。

  文/本刊记者 王康鹏

  种种迹象表明,中海油的上下游一体化战略正在提速。这条海上石油“大鳄”正一步步实现着自己的“两栖”梦。

  2007年10月21日,中海油高调对外宣布,将于2010年前在“两洲一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建设1000座加油站及配套油库。而距此25天前,一座以蓝和红为主色调、罩棚上醒目地印着“中国海油”及英文缩写标识的加油站,也在广东惠州大亚湾南海石化工业园区西侧静悄悄地开门迎客。

  构建网络

  位于惠州的这座名为“石化西”的加油站,完全由中海油自主设计、自主建设、自主运营,可以说是纯正的中海油“血统”。加油站占地约8000平方米,于今年4月破土动工。目前的15名员工,大多是新招进来的应届中专毕业生。公司不仅为他们编写了培训教材,还专门租了一个民营加油站作为实操培训基地。作为树立品牌的“第一枪”,中海油的慎重、细致可见一斑。

  实际上,“石化西”加油站不过是中海油在惠州众多建设站点中的一个。2005年开始,中海油惠州销售公司对该市下辖的三区三县3000多平方公里内的所有路段进行了深入考察,并编写出内容详尽的选址报告。截至今年9月底,已敲定30座加油站的建造地点,并取得了其中20座的用地许可,其中6座已经开始动工建设。

  “石化西”的开业并没有在业界引起多大震动,大家对中海油扩张销售网络的动作早已经“见惯不怪”了。2006年2月,中海油以3.88亿元取得上海最大的民营石油公司—星城石油公司83.2%的股权,从而获得后者20座加油站和一座1.66万立方米的油库。

  2007年下半年,部分地区的“油荒”愈演愈烈,众多民营加油站试图打包外卖。中海油适时而动,与这些民营加油站取得联系,其间不断传出中海油与广东、江苏上百家加油站“洽谈收编事宜并取得重大进展”的消息。据说仅在广东一省,中海油初步计划要拿下300座加油站。

  对中海油来说,自建加油站资金不是问题,关键在于付出的时间成本。有业内人士揣测:“中海油费神费力自建加油站,很可能是在自建和收编加油站之间做比较,为下一步更大规模的扩张作准备。”

  尽管这种说法未获证实,但中海油确实已经吹响了“大进军的号角”。在10月21日的“2007中国油商峰会”上,中海油炼化有限公司销售分公司加油站开发经理黄心青透露:“中海油已拟定覆盖‘两洲一湾’成品油及化工品营销网络计划,到2010年,中海油收购和自建的加油站将达到1000家。目前着手实施的包括环渤海地区150家,广东地区300家。”

  中海油方面表示,为尽快形成较为完善的成品油营销网络,“将通过自建、租赁、收购等多种方式加速完成布局。收购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中海油的收购方案是:拥有10座以上加油站的公司,中海油倾向于控股收购,最低控股51%即可;拥有10座以下加油站的企业,中海油则倾向于直接买下来。

  如此灵活、宽松的收购方式,得到了不少民营企业的青睐。据称在当天的油商峰会上,就有多家民营加油站老板争相递上自己的资料,寻求与中海油的合作机会。上述业内人士分析说:“收购可以实现中海油和民营加油站的双赢。中海油可以省钱、省时、省力地实现快速扩张;一旦攀上中海油,民营加油站则能得到其渴求已久的油源,是两全其美的好事。可以预见,中海油的并购之路会非常顺畅。”

  酝酿已久

  “上岸”卖油是中海油老总傅成玉甫一上任就着手实施的工作重点。正如媒体所评论:“如果卫留成时代中海油的重心是海外扩张并购的话,那么,在傅成玉时代,中海油的重点应该是整合国内资源与市场。”

  成立伊始,国家赋予中海油的主要职能是从事海上油气开发,几乎没有任何下游业务。中海油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国际市场购买了大量的油气资源,在傅成玉2003年上任的时候,海外产量占到了总产量的20%以上。

  但是,由于受到进口权的限制,中海油巨额的油气量只能在国际市场上卖掉,或者卖给中石油、中石化等其他有进口权限的企业。这也就是说,当其他巨头享受着国内成品油市场的丰厚利润时,中海油只能“给他人作嫁衣裳”。

  2004年,中海油如愿获得原油进口经营企业资格,获准每年从国际市场进口1200万吨原油。但这只是中海油“上岸”的第一步,下一步在国内建设炼厂则更为关键。

  2005年12月15日,中海油独资的惠州炼油项目破土开建,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出席了奠基仪式。该项目投资193亿元,预计到2008年6月正式建成投产,届时将形成1200万吨原油的年加工能力。该项目的顺利进行,使中海油的“上岸”战略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但是,按照当时的有关规定,国内生产的成品油和进口成品油都由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控制,其他企业不允许自行销售。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中海油开展炼油业务和油品零售业务,只能将炼出的油卖给两大巨头,然后再从两大巨头手上买回来零售。这显然是不经济的”。长城战略咨询产业咨询部经理李伟告诉记者说。

  2006年底,商务部发布了《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和《原油市场管理办法》。办法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对外开放国内原油、成品油批发经营权。这两个文件为中海油顺利进入炼油与终端业务最后扫清障碍。

  今年5月下旬,商务部公布了8家新获得成品油批发资格的企业,中海石油炼化、中海石油炼化销售分公司赫然在列。中海油欣喜地向外界宣布:“自此,中海油进入了成品油终端领域。”

  取得进口权、建炼厂、进入终端市场,中海油演绎了完美的“上岸三步曲”。据最新消息,中海油惠州炼油项目正在加速施工,截至第三季度,土建基础已完成了80%以上,总进度累计实际完成35%。不久前,中海油还将河北省中捷石化收归囊中,计划在3年内将中捷石化建成1000万吨/年的炼油能力。另据黄心青透露,中海油另外5个炼油项目也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划中。

  当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时,铺开销售网络不仅是水到渠成,而且显得迫在眉睫。

  三足鼎立?

  据统计,截至2006年底,全国有93879座加油站。其中,中石油和中石化分别拥有18207座和28801座,占油站总数的一半左右。而据记者了解,中海油目前拥有的加油站为29家,再加上惠州地区在建和待建的加油站,总数也不超过60座。

  “中海油加油站数量较少、布局分散,难以享受规模效应带来的好处,配送成本会高于中石油、中石化等企业。”长城战略咨询产业咨询部经理李伟分析道。

  数量少还只是一个方面。中石油、中石化在零售市场上苦心经营多年,近年先后在加油站上投入了几十亿元巨资来改造形象、提升服务,目前已经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比较牢固的品牌形象。

  “这才是中海油面临的最大差距。现在说中海油进入后,国内成品油市场上会形成三分天下的格局还为时尚早。”前述业内人士认为。

  李伟也认为:“中海油在‘两洲一湾’成品油销售市场产生的影响,多少会给中石油、中石化两大成品油零售巨头带来压力,但整体上不会影响成品油销售市场格局。”

  但是,中海油的“潜能”也不可小觑。除去中石油、中石化和外资加油站,还有超过4万座民营加油站,这都是中海油可供选择合作的对象。从民营加油站目前的处境来看,对中海油扩张的条件非常有利。中海油要是以油权换股权的方式来运作,对民营加油站的诱惑会很大。也就是说,只要中海油打算大举扩张,销售网络上的短板就能很容易得到弥补。而同样的扩张之路,中石油、中石化也都走过。

  显然,中海油并没有“冒进”。此次宣布的扩张计划只有1000座,并且是三年内实现,可见中海油决策者的慎重和冷静。正如中海油在其网站上宣布的,他们既要“打造中国海油中下游领域的产业亮点”,又要“展现中国海油良好的品牌形象,扩大企业的品牌影响力”。正因如此,中海油的“扩张”才更不可等闲视之。

  当然,如果非要一厢情愿地认为中海油进入将给成品油市场带来惨烈的“战争”,则不免过于天真。李伟认为:“中海油和其他大型企业会形成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博弈关系,不排除中海油与它们在销售、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上的合作。”而中海油的决策者们显然也不愿意去和其他巨头“硬碰硬”。据悉,中海油高层已经做出表示,城乡接合部是其未来市场开拓的重点。“但目前这一市场还并不成熟,因此不适合投资过大。”

  但不管怎么说,中海油的进入对广大消费者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随着加油站数量的增加,加油站分布将更加密集,消费者加油变得更加方便,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另外,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消费者得到的服务也将与国际接轨。”李伟说。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