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限外令实施在即 外资参股中国矿业受阻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7日 02:39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徐芸茜 北京报道

  政策紧缩,然而并未紧闭。

  12月1日,由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发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将开始实施。与2004年的版本相比,新《目录》新增禁止钨、钼、锡等有色金属的开采;在鼓励类中也删除了煤炭、铜、铅等重要资源矿种的外商参与开采行为,同时也不再鼓励西部地区外商独资开采上述矿种。

  得知新《目录》做出的调整后,亚太资源有限公司贸易部总经理肖炯第一时间的反应就是:“外商参股中国矿业可能会越来越困难了”。

  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高级顾问焦玉书教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则表示,新《目录》对于不同类别的矿产资源,分别采取鼓励、限制和禁止开采的不同政策。对我国稀缺或不可再生的重要矿产资源,只是不再鼓励外商投资。真正全面禁止外商投资的,仅包括钨、钼、锡、锑、萤石勘查、开采以及稀土和放射性矿产的勘查、开采、选矿。

  可见,中国矿业对外资的进入还是留有了一丝空间。

  对此,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做出明确的回应,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在矿业领域实行对外开放,确保外国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限制并非中国“专利”

  “限制与禁止之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政策研究部张勇主任告诉记者。他说,新《目录》虽然将煤炭、铜、铅等重要资源矿种的外商参与开采行为从鼓励类中删除了,但是对于煤炭也只是限制了特殊和稀缺煤种勘查、开采,并强调了中方控股。因此,很多人对外资进入煤炭行业将受到全面的限制还是存在一定的误解。事实上,在矿业领域中国仍继续坚持实行对外开放。对于已经参股中方矿业的外资,国土资源部矿产开发管理司司长贾其海对此表示,只要符合新的外商投资目录,就可以办,中资和外资将是同一个尺度。

  以煤炭为例。随着国际煤炭价格的持续走高,以及中国丰富的煤炭资源储量,让很多世界能源巨头瞄准了中国煤炭开发。英美煤炭公司、必和必拓、美国博地能源集团等都在研究中国的煤炭产业政策。但由于中国对煤炭领域管得很紧,很多矿业巨头只是持币观望,等待时机。

  根据国家的部署,国有经济对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保持绝对控制力。煤炭、石油等能源作为国家战略性资源之一,适当限制外来资本进入能源产业还是非常必要的,而实际上这也并不是中国的专利。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中海油收购美国一家石油公司,尽管出价可观,但最后仍然在美国政府机构的研究之后败北,因为美国人认为这触及了美国的能源利益和能源安全问题。

  外资参股受阻

  “企业有可能将在中国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做出适时的调整。”亚美大陆煤炭有限公司姚小姐表示。

  亚美大陆煤炭有限公司是中国首家外资煤炭开采企业,于今年7月10日,刚刚拿到了山西省煤炭工业局颁发的煤炭生产许可证,这也是中国发放的第一个中外合资煤炭开采许可证。

  刚刚在中国煤炭业占有一席之地,新《目录》的实施,是否会对企业投资造成相关影响呢?

  作为中国首个煤炭外商,亚美大陆CEO柯子益对记者表示,中国政府的不确定性和法律制度环境带来的挑战又让亚美感到忧心忡忡。投资环境跟以前比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虽然今后外商在中国的投资不能控股,但仍有很多方式。亚美大陆进一步扩大在华投资时,可能有必要从事煤炭生产以外的投资项目。

  “我们为迎接这个变化作一些调整,不仅仅投入煤炭开采,还会将重点转移向煤炭下游产品的开发生产。”柯子益称。

  对此,亚太资源肖炯表示,目前政策还未对企业造成一些实质的影响。但今后想要控股中国矿产会相当困难,而参股的难度也将因政策的转变而变得越来越困难。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