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铝转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5日 16:48 《国企》杂志

  两个来之不易的项目台前幕后的故事,标志着中铝当前的战略转型方向:国际化和多金属

  采访 本刊记者 陶志峰 郭大鹏 余芳倩

  撰稿 本刊特约记者 大松 本刊记者 余芳倩

  编辑 郭大鹏

  引 言

  一个奥鲁昆项目,一个秘鲁项目。在不长的时间内,中铝把两个代表公司战略方向的标志性项目呈现在我们面前。

  《国企》杂志本期封面故事,就是着重介绍这两个来之不易的项目台前幕后的故事,以及由此展现出的中铝当前两大战略重点:国际化和多金属(适度多元化)。

  明眼人一望即知,现在的中铝,正处在鲜花着锦的好时光。战略科学、清晰,推进迅速、有力。国企、民企、跨国公司,谁不渴望长久处于这样的境遇?

  如何才能享受这样的境遇?在中铝总经理肖亚庆看来,科学的战略即使不是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但我们要记住,科学的战略不是来自高谈阔论,也不是一旦确定就一成不变的。请读者重点关注封面故事之后肖亚庆署名文章的最后一段话,从中可以看到中铝战略形成、变迁的脉络。

  另外,作为一家大型中央企业,中铝的战略始终和国家需要、中央精神保持高度一致,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个要素。

  这不仅仅说明政治觉悟的高低。对那些处在战略性行业的大型国有企业来说,也许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以前报道过的不少成功的中央企业的经历,都证明了这一点,比如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比如中海油、中粮、中化等。

  我们了解到,中铝的战略还在不断深化、调整,在更长一段时间之后,可能还会有进一步的变动。

  中铝的战略转型,能否让它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强大?我们将长期关注。

  一奥鲁昆的九月

  2007年5月25日,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约克角半岛奥鲁昆地区。

  当地土著人——维克与维克维人聚集一堂,正在准备一场欢迎仪式。各个部落的族人相聚,在当地算得上一件稀罕的事了。他们迎接的贵宾,来自遥远而陌生的中国。

  其实,即将到访的中国人,对维克与维克维人来说,今天是贵宾,明天就是伙伴。

  一行中国人来到欢迎队伍前,带队的是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中铝控股的上市公司,简称“中铝股份”)总裁罗建川,他此时的另一个身份是中铝股份“奥鲁昆项目”现场办公团队的代表。

  在大人们的鼓励下,一个肤色黝黑的孩子有些腼腆地把手中的礼物——一只手工雕刻的木制鳄鱼献给罗建川。罗轻轻地拍了拍小孩的肩膀,笑着对身边的土著人说:“这可是今后我们奥鲁昆项目的主力军呀!”

  这一天,在三个桌子拼成的大长桌子后,中铝股份与当地土著人(维克与维克维人)签署了奥鲁昆项目土著土地使用协议。白底压红线的桌布一角在风中微微上扬,各方代表都显得有些兴奋。

  在此之前,2007年3月23日,中国铝业公司总经理、中铝股份董事长兼CEO肖亚庆与布莱代州长签署了奥鲁昆矿产开发协议。

  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奥鲁昆项目必须得到土著土地使用许可。如果说项目开发协议是第一把钥匙,那么土地使用协议就是第二把钥匙,两把钥匙先后转动,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工程才能开启。

  2007年9月10日,在肖亚庆参加悉尼APEC企业领导人峰会期间,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政府正式向中铝股份授予了奥鲁昆项目矿产开发证。中铝股份将投资30亿澳元,在当地建设一座每年开采1000万吨铝土矿原矿的矿山和年产210万吨氧化铝厂。

  对昆士兰州政府来说,这是有史以来吸引到的最大一笔外资。

  对奥鲁昆地区的人民来说,这是期待了30多年的项目。

  而对中铝来说,这是向海外市场迈出的坚实一步。

  最后的赢家

  昆士兰州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东北部,东临珊瑚海,北濒卡奔塔利亚湾。北部的约克角半岛是澳大利亚最后的边疆之一,被称为“一方蛮荒而又美丽莫名的土地”,奥鲁昆就位于此地。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湿地、雨林、海岸沙丘加上灌木丛混成一片,焕发出十足的野性光彩。昆士兰州盛产甘蔗、棉花、烟草、热带水果、小麦、大麦,但它的宝藏远远不止这些,在地下还蕴藏着丰富的煤、铝土、铜、铅、锌、银、铀等资源。

  早在2003年,昆士兰州的铝土矿就纳入了中铝的视野。

  自2001年组建以后,中铝在改革中不断做大做强,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铝业集团,实施“走出去”战略,已成为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同时,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市场对原材料的旺盛需求,原材料工业要支撑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必须有足够的资源和能源保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实施走出去战略,立足全球配置资源既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2004年7月16日,肖亚庆会见了专程来访的昆士兰州州长彼得•贝蒂(Peter Beattie),双方进一步探讨了奥鲁昆铝土矿的开发合作。四个月后,中铝股份专门为投标奥鲁昆项目设立了驻澳洲办事处,地点设在奥鲁昆资源所在地布里斯班市。

  据悉,在全球已探明的铝土矿资源中,澳大利亚的蕴藏量占22%,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几内亚。奥鲁昆项目的铝土矿蕴藏量超过6.5亿吨。其实,法国铝业已经与昆士兰州签订了开发协议,但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开发。分析人士称,法铝是从战略储备的角度考虑不急于开发。但昆士兰州为发展经济,已经不能容忍法铝的这种从容。

  由于法国铝业没有在合约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项目的投资、开发,昆士兰州破例以议会条令的形式中止了和法铝的相关协议,用立法的形式收回了矿权。昆州政府此举冒了很大风险,因为澳大利亚投资环境良好,法律保障体系完善,通过议会的形式单方面终止与企业的商业关系,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但所幸的是,结局圆满。

  2005年9月14日,昆州州长贝蒂在北京宣布,奥鲁昆项目自即日起开始正式全球邀标。

  似乎是不言而喻,邀标地选择在北京,预示着中铝是最有希望的中标者。

  但中铝的竞争对手众多,而且强大,几乎包括了全球铝业巨头。在开发过程中,昆州政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标方式,美铝、加铝、俄铝、必和必拓等全球最大的矿业公司在最初一轮都提交了标书,而且志在必得。

  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中铝战胜10位对手,成为最后的赢家。

  2006年3月2日,昆士兰州政府正式宣布,在其全球招标开发的奥鲁昆铝土矿项目中,中国铝业成为唯一的中标者。

  何以成为赢家?

  有外电评论说,一些国外铝业巨头之所以退出,是因为对奥鲁昆铝土矿质量的担忧。而中铝高管对这一项目有信心,认为其先进的提炼技术足以维持对该项目的长期开发。

  这还不是根本的原因。中铝高层的总结是:一是因为中澳两国良好的政经关系,二是因为中铝实力强大,中国市场广阔。

  的确,中国和澳大利亚两国的政经关系持续热络。2003年-2006年,胡锦涛主席、吴邦国委员长、温家宝总理先后访澳,就深化中澳全面合作关系与澳领导人达成共识。中澳双方签署了《中澳贸易与经济框架》以及能源、教育、质检、食品安全、水利、卫生等一系列合作文件。国家间的友好关系为中铝打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当然,今天的中铝在与国际铝业巨头的竞争中,也掌握了充足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目前,中铝资产总额近2000亿元人民币,具备了进入世界500大企业的实力。公司控股的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纽约、香港、上海上市,目前市值约800亿美元,排名世界资源矿业公司第八位,成为我国最大的有色金属企业和全球第二大氧化铝生产企业。

  此外,中国市场的巨大需求及中铝的诚意也是导致中标成功的重要因素。美铝在西澳有矿山,但没有开发,加铝、法铝也是如此。相比这些国外巨头的“战略考量”,中铝承诺,在可行性研究报告做完,具备经济性的情况下马上开发,这为最后中标增加了重重的砝码。

  “这个项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国家战略、国家意志的体现,企业是一个前方实施的载体。”中铝海外开发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国企》杂志采访时说。

  他介绍,在投标过程中,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使(领)馆都给予了大力支持。最初,中方就有五六家企业要参与奥鲁昆项目的竞争,包括中信、中远、五矿、中冶等,这样势必会导致进入成本加大。后来使(领)馆就请国家发改委来协调,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形成整体的效应,考虑到行业的特征,发改委确认了以中铝牵头组成联合体:五矿在贸易方面、中信在融资方面、中远在运输方面、中冶在建设方面出力。

  后来,随着项目的进一步跟进,局势有所变化。一方面是国资委核准主业的限制,另一方面,这么大的项目,在融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花费大量人力财力,于是,这些中方企业就先后退出了。

  “中铝做这个项目可以和国内的一些项目形成协同效应,可能这个项目的投资成本高于国内的某些项目,但从长远来看是比较好的。中铝就一家来实施。”他s说。

  2006年4月初温家宝总理访澳期间,在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和澳洲联邦政府官员的见证下,中铝股份董事长兼CEO肖亚庆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州长彼得•贝蒂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国家议会大厦签署了《奥鲁昆项目谅解备忘录》。

  当时有个插曲令中铝人难忘:温总理约见了昆士兰州州长,由于中国代表团人数太多,肖亚庆就坐在了昆州政府那一边。温总理笑问,你怎么坐在那一边了?肖亚庆答:我们已经和昆州政府形成了合作伙伴关系。

  昆士兰州州长也提到了伙伴关系。他这样评价中铝提供的方案:“我们想要的不仅仅是一座矿,我们想要的是开发商与奥鲁昆之间的一种伙伴关系,为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带来长久的利益,我们想要的是不断增长的就业岗位,而中铝的提案切切实实满足了我们的要求。”

  第二把钥匙

  在中铝国际化进程中,还有一个重要而独特的经历,就是与澳大利亚土著人的谈判。

  奥鲁昆社区约有土著居民1100人,澳大利亚全国共有约30万土著居民。

  土著人地位,在澳大利亚是一个既复杂又敏感的问题。2000年悉尼奥运会前,一度让政府感到头疼。当时,政府官员曾承认,在一些偏远地区,土著澳大利亚人的生活条件“还远不如第三世界国家”。昆士兰州土著居民的生活现状,将会令澳大利亚在全世界人面前感到很尴尬。

  生活在昆士兰州约克角西部的威克人是最早与欧洲人接触的原住民部族之一。多年来,土著人一直在为争取自己的权益而斗争。1992年,托雷斯海峡岛民埃迪•马博经过坚持不懈地斗争,最终为自己的民族赢得了欧洲法律体系对土著人土地所有权和继承权的认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马博裁决》,承认了土著人是澳大利亚最早的居民,认定“无人居住论”不过是一个法律谎言。

  依照澳大利亚的法律,在土著人领地内,地下矿产是国家的,地表使用权归土著人,这就意味着,奥鲁昆项目必须得到土著土地使用许可,这是开启项目必不可少的第二把钥匙。于是,在向昆州投标的同时,与土著人的谈判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

  开始接触时,中铝了解到,土著人对西方的公司以及白人政府不是十分相信。同时他们还担心是否能如期开发、是否能保护土著文化。于是,中铝聘请当地有名的公关公司、咨询公司、律师行等中介协助,与土著人打交道,还向他们介绍中铝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开发的成功案例。在谈判的几年中,肖亚庆总经理每次访问澳大利亚,都和土著人首领会晤、交流。

  和土著人达成协议的难点还不在中铝与土著人的谈判。由于土著有不同的部落,部落之间议论不休,很难达成一致,这花去了不少时间。中铝原计划在3月份和昆州政府签订项目开发协议书,同时与土著人签订土地使用协议,但后来还是拖延了两个月。

  但正如昆州副州长布莱在签订土地使用协议时的致辞:这个协议是昆州历史上土著土地协议从谈判至签署耗时最短的协议之一。奥鲁昆社区等待该项目的开发已等了30多年,项目的开发必将为奥鲁昆社区、昆州经济和中国铝业带来“三赢”的结果。

  奥鲁昆项目的背后,是中铝海外战略的整体布局。近几年来,为了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进而使中铝成长为参与国际竞争的一流跨国公司,中铝通过科学实施海外资源开发总体规划,分地区、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和推进了海外开发。先后在澳大利亚、越南、几内亚、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全球铝土矿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在南美、中国周边国家等铜资源丰富的地区开展了积极且富有成效的资源开发工作。

  肖亚庆总结道:“实施‘走出去’战略,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和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新形势,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必然选择,对于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充分体现和发挥我国改革开放成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比较优势,实现科学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不断提高在国际合作与竞争中的话语权,向资源富集地转化,不仅仅是企业提高管理质量,实现长远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从资源角度对可持续发展观的有力支撑,更是中央企业切实维护国家利益的客观体现。

  “走出去”,成为今日中铝的坚实选择。

  二同样的九月,是巧合吗?

  不知是不是巧合,中铝另一个“走出去”的布局,几乎和奥鲁昆项目同时完成。

  2007年9月21日,中铝股份获得了加拿大股票注册机构签发的秘鲁铜业的唯一股东证书。至此,收购秘鲁铜业工作圆满完成。

  这是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政府正式向中国铝业授予了奥鲁昆项目矿产开发证之后的第11天。

  然而,同样是“走出去”,中铝对秘鲁铜业的收购显得更意味深长。

  果断收购

  秘鲁铜业是同时在美国和加拿大上市的资源型公司。它拥有的铜矿铜金属的资源量达1000万吨,还富含钼和银。在中铝收购的后期又发现了300万吨铜金属的资源量。

  2006年初,经一家知名投行介绍,中铝获悉项目机会,经过初步调查后,就开始和企业联系。

  加拿大时间2007年6月11日上午,秘鲁铜业公司(Peru Copper Inc.)对外正式公告,中国铝业公司与秘鲁铜业公司签署了收购协议,中铝以每股6.6加元全面收购秘鲁铜业公司。收购金额8.6亿美元左右。

  5月份进入谈判,7月底全面启动邀约收购,8月一次性获得91%的股票,收购成功。为了完成这次收购,中铝特地在加拿大设立了收购载体中铝加拿大公司。

  中铝通过资本市场的公开友好方式进行收购,按照美国和加拿大证券监管的要求做了充分准备,几乎和所有投资者达成友好协议。7月30日,91%的股东都签了协议。

  据中铝管理层人士介绍:“铜矿开发今年年底完成可行性研究。2009年开始建设。规模可达年产20万吨铜。这个规模在国际上也算是很庞大的。”

  与奥鲁昆项目相对漫长的谈判时间相比,收购秘鲁铜业的整个过程只用了一年多。

  秘鲁铜业是由一帮勘探专家设立的公司。这是一类特殊的公司,在欧美成熟的资本市场比较常见。公司由一些勘探领域的精英筹建,上市后全部精力都放在对资源的勘探上,真正的商业开发他们一分钱也不会投入,待到勘探成果显现时再出售给其他大型矿业公司去开发,然后他们可以用出售股份的收入继续投入新的勘探项目。秘鲁铜业对中铝很了解,中铝提出全现金百分之百的收购方案,让他们很满意。

  交易过程严格按照加拿大的法规来推进,对中铝来说是个重大考验。因为收购一家上市公司,任何因素导致的延长都可能泄露交易信息,即使不涉及任何的交易细节,只要有中铝收购它的传闻,都可能使股票价格上升,增加交易成本,甚至可能超出中铝能够承受的范围。秘鲁铜业也不敢要价过高,否则就要承担交易失败的风险。所以,谈判过程还算顺利。到2007年8月2日,中铝成功收购了秘鲁铜业公司91%的股份,标志着此次收购圆满成功。

  在这次收购中,“国家意志”因素再度体现。

  中国铝业公司海外开发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国企》杂志采访时说:“据我们了解,国内企业海外收购,超过10亿美元的要通过部级联审。当时考虑到项目的需求,发改委从国家的发展考虑大力支持,正式启动核准程序,从外资司起草好文件开始,通过工业司汇签,到发改委两个副主任签发都在一天之内完成。让我们很感动。”

  而当年,联想并购IBM,发改委用了七天时间审批。

  然而,一年的时间也不代表一帆风顺。收购秘鲁铜业的过程中,中铝面临的一大考验是加拿大和美国相关法律的限制。

  加拿大法律对外国企业收购本地企业在监管上相当严格。中铝的收购团队研究了加拿大证券法。秘鲁铜矿的交易额达不到法律限制的门槛,因此,在加拿大监管部门一天之内就通过了。

  但由于该公司同时也在纽约上市,收购还需经过美国监管部门的同意。按说,这次收购的不是在美国的资产,规模也不是很大,本不应受到特别的瞩目,但仍然处理了一周的时间。

  纽约证交所尤其关注每股6.6加元的收购价格是否公允。

  一周的等待,还是让中铝人感到,美国对中国在能源和矿业项目的收购比较警觉。

  多金属方向

  中铝对秘鲁铜业的果断收购,引起许多人的好奇:中铝为什么要进入铜业,而中铝的回应简单明了:中铝不再仅仅姓“铝”了。

  如果说,开发奥鲁昆项目标志着中铝将一步步地踏进国际市场,那么收购秘鲁铜矿,则标志着中铝向多金属公司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中铝意识到,多金属矿业公司是国际矿业的发展趋势。世界最大的矿业公司必和必拓,市值超过2000亿美元,业务涵盖石油、煤炭、铁矿、有色金属。另外,从国际大公司的经验来看,单一的金属公司,发展越来越困难。美国铝业公司和加拿大铝业公司,正在进行合并重组,主要原因就是中铝和俄铝的迅速崛起,对他们构成威胁。

  更重要的是,经过6年多的发展,中铝已经有能力在多金属行业参与国际竞争了。

  据中铝管理层人士介绍,中铝未来力争在境外获取比较多的铜资源,希望能达到国内产能一半的水平。秘鲁铜矿的产能,就占到国内的19%。根据这样的目标,中铝与南美南部、非洲的铜矿带国家,以及蒙古等国都在进行接触。

  9月25日,国务院国资委在北京召开了“中国铝业公司调整专家论证会”。专家们达成共识:国家需要铜,市场缺少铜,中铝公司完全具备整合国内铜业、又好又快发展铜业的优势条件,应尽快将铜列为中铝公司的主业之一,将中铝公司建设成为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综合性有色金属矿业跨国公司。

  这一天,是中铝收购秘鲁铜业工作圆满完成的第四天。

  澳大利亚奥鲁昆项目的最终签署和秘鲁铜矿的成功收购,已成为了两个标志性的事件,标志着中铝公司在实施国际化资源战略、发展以铝铜为主的多金属矿业公司、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集团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三不是简单的铝业公司

  中铝公司成立之初就不是一个简单的铝业公司,而是带着原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的痕迹建立起来的。

  1998年,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关于组建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的通知》(国发[1998]11号)决定,解散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一年后中国铝业集团公司、中国铜铅锌集团公司、中国稀有稀土金属集团组建方案出台,各自把原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的资产“合并同类项”。

  2000年6月20日,国务院发出了《关于调整中央所属有色金属企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有关问题的通知》,决定撤销三大企业集团,将中国铜铅锌集团公司和中国稀有稀土金属集团公司所属全部企事业单位、中国铝业集团公司所属大部分企事业单位下放地方管理。2001年,中国铝业公司在原中央所属部分铝业企事业单位基础上成立。成立之初,成员单位有8个工业企业、2个施工企业、2个科研设计单位,资产总额350多亿元、销售收入180多亿元、利润17亿元。

  此时的中铝,还看不出任何世界级公司的气象。

  市场呼唤强者

  费时六年。现在,中铝的资产大约是成立时的4.3倍,销售收入是当年的5.8倍,利润是当初的13.2倍。股票市值超过国际一流的公司,相当于美铝和加铝市值的总和。

  谈到中铝,对数字极为敏感的32岁的股民陈良兴奋地边说边变换手势。“中铝下一步会并购哪个企业呢?是铜矿还是什么别的?”他双眼放光。

  比股民嗅觉更加灵敏的是行业的观察者,觉得中铝有“企图”,并不仅仅是一个专业的铝公司那么简单。“中铝是要完善整个铝业的上下游产业链以及图谋整个有色金属行业。”

  我国铝土矿的储量只占全球的2.3%,但同时又是全球最大的铝消费市场,国家每年需要花费大量外汇进口氧化铝。

  中国电解铝的产量是最大的,但有一个突出的弱点——企业规模小且分散。当初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解散时,很多铝企业都被划分给了地方。这些铝企业“年产超过20万吨的都很少”。国外总共才百十来家电解铝企业,中国的电解铝厂就有上百家。

  这些企业相互竞争,但是由于没有规模优势,一方面在国内激烈竞争的格局前应接不暇,另一方面根本无力和国际同行较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很弱。2005年,某报纸年终特刊这样来形容中国的铝行业:“中国电解铝企业在氧化铝价格上涨和产能过剩的挤压下,面临的选择只有‘停产’或者‘再晚些停产’。中国23家骨干电解铝企业宣布主动减产10%。”

  整合 一触即发

  从2004年开始,短短三年,中铝先后进入以焦作万方、遵义铝业、山东华宇、抚顺铝业、华鹭铝业、连城铝业、兰州铝业、包头铝业为代表的一批具有产业补充优势的电解铝企业。与此同时,华西铝业、东北轻合金等铝加工企业进入中铝旗下。至此,从原铝生产到加工环节,中铝的上下游产业链锻造完整:中铝通过换股吸收合并山东铝业、兰州铝业,成功实现三地上市,为实施三地资本市场联动开辟了空间;完成收购中国建设银行持有的西南铝股权,中铝瑞闽成功受让25%的股权,企业股权结构得到优化;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产权转让协议正式签署,将在资源开发、矿山建设等方面为中铝提供技术支持;重组东北轻合金,对于完善中铝铝加工发展战略布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006年无疑是中铝的“并购年”。这一年里,中铝获取和控制铝土矿权24个,新增铝土矿资源量1.18亿吨,自采矿比例与2003年相比增长了109%。当年,国资委已经明确提出要加快中央企业调整重组,在2010年之前把中央企业数量调整压缩到80~100家。“这将有力推动有色金属行业联合、兼并、重组的浪潮,为公司进一步实施重组整合提供了难得的机遇。”2007年1月17日,中铝公司总经理肖亚庆在中铝公司工作会议上如是说。

  6年来,通过一系列的购并和原有产能的提升,中铝增加氧化铝产能590多万吨。氧化铝的发展,不但有效地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而且还由于“中铝价格”的影响力,平抑了国内市场铝价格。

  但是,不要以为已经可以主导国内铝业的中铝会就此止步。在他们看来,国内市场仍然过于分散,进一步的整合仍然是必须的,对国内市场的整合将成为海外扩张的有力支撑。

  多元化变脸

  2007年5月,一个重磅消息传出:美国铝业出价330亿美元收购加拿大铝业。这是两大国际铝业巨头之间的并购。

  8月底,中铝在收购秘鲁铜矿成功后举行新闻发布会。出席发布会的中铝副总经理吕友清对美铝并购加铝印象深刻。会上,他反复强调“公司搞多元化的,大多数要失败,只有通用一家成功。但产品单一的公司,像加铝这样强大也可能被并购,给了我们一些经验和教训。我们要找一个平衡点。”中铝要奔着“多金属国际化的矿业公司”的道路前进。

  “多金属”矿业公司作为中铝今后转型的方向之一,2007年8月底在中铝的历史上第一次被提出来。此时,距离中铝以增资扩股的方式,收购中国第三大铜冶炼企业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49%的股权,刚刚过去几天。

  事实上,中铝这些年的发展历程中,“多金属矿业公司”的转型有先迹可寻。2004年,中铝就收购了湖北大冶有色金属,把触角伸入铜板块。2005年,洛阳铜业被中铝收至麾下。2005年底,经过一年的努力,中铝并购了上海有色。湖北大冶是我国规模最大的铜冶炼企业,属于铜产业链的上游,洛阳铜业和上海有色则是我国最大的两家铜加工企业,属于产业链的下游企业。 此外,8月对秘鲁铜矿的成功收购则又让中铝把产业链条往前伸了一步,秘鲁铜矿的开发将为国内的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至此,“中铝打造了一个完美的铜产业链。”有行业观察家这样评说道。

  和铜一样被纳入中铝主业的还有稀有稀土。中铝电解铝产能占到全国三分之一强,氧化铝占到半壁江山。在产能有限的情况下,中铝逐步把业务延伸到和铝有关的资源上来。2007年,国资委核定了中铝公司铝、铜、稀有稀土三大主业。至此,中铝多金属矿业公司雏形初现。

  为了进一步拓展公司规模,同时也是顺应国家产业政策的需要,10月11日,中铝受让华锡集团所持有的中国有色新金属有限公司全部股权,标志着中铝并购中国有色新金属有限公司完成。后者是国家特大型企业,公司以产锡为主,综合回收铅、锑、锌、银、铟、镉、铋等多种金属,尤其是在锡、锑、铟等金属方面拥有显著的资源优势。

  几年来,中铝主业规模迅速扩大。通过合作、并购和新建,公司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材产能分别达到920万吨、321万吨、68万吨;电解铜、铜加工产能分别达到30万吨、18.5万吨;海绵钛、钛加工、钼精矿、电解锌产能分别达到0.5万吨、0.45万吨、2.5万吨、15万吨,产业链配置不断优化,形成了以铝为主的轻金属、以铜为主的重金属、以钼钛为主的稀有稀土三大业务板块,产业结构趋于合理,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肖亚庆这样描述现在的中铝:“初步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有色金属大集团大公司和系统集成者,中铝的这种地位必将为更多的企业带来发展机遇,共同壮大我国的有色金属工业。”而在当前并购风起云涌的情况下,“中国铝业公司所具有的海外开发能力和经验,可以吸引更多的国内有色金属公司和中国铝业公司一起,共同应对国际有色金属市场的新形势、新挑战,为振兴民族工业做出新的贡献。”

  尾声

  10月4日,中铝股份与马来西亚基建及能源集团,沙特阿拉伯Binladin Group签订谅解备忘录,三方拟在沙特阿拉伯合资兴建电解铝厂,预计总投资高达30亿美元。项目可能在明年下半年动工建设,中铝将占据控股地位,并确保提供所有必需的技术,以及氧化铝的供应。

  许多分析人士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个将建的项目对中铝来说,又是一个战略变化的征兆。一方面,这可以减轻节能减排工作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对中铝来说,这是从单纯开发海外资源到去海外加工资源的重要转折。

  不要忽视这个项目的意义,回头看看,当年分散、软弱的中铝正是在一个个类似的项目中调整并找准了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战略,从而一步步在国际市场扬眉吐气。

  记者观察

  从“中国大公司”到“大的中国公司”

  和中铝一样,“中国大公司”已经不再是许多央企满足的目标了;依靠资源垄断形成的所有“中国第一”都将在全球化的坐标上被重新丈量,因此,所有的“中国大公司”只有变成“大的中国公司”才具有竞争力

  大 松

  从“中国大公司”到“大的中国公司”。听起来有点像文字游戏,念起来也有点拗口。但相信您还是能理解我们要表达的意思,特别是看完本期封面文章后。

  这是《国企》杂志又一篇关于国企“做强做大”的报道。“做强做大”是国企的主旋律,报道国企“做强做大”是《国企》杂志的主旋律。

  本期封面文章的主角——中国铝业公司(简称中铝)于2001年组建,到2006年,资产总额、实现销售收入、利润,分别是成立之初的4.3倍、5.8倍、13.2倍。今天的中铝,资产规模将接近2000亿元、销售收入超过1300亿元,具备了进入世界企业500强的条件,跻身世界有色金属知名大公司之列。

  同许多央企一样,中铝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大公司”,各项指标在国内遥遥领先。同时,中铝也在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大的中国公司”,即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多金属、国际化矿业公司。

  在这6年中,中铝不断以市场手段,而不再是用行政手段进行产业整合,而且坚决落实“走出去”战略,积极开发海外资源。在中铝看来,不断提高在国际合作与竞争中的话语权,不仅仅是企业提高管理质量,实现长远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从资源角度对可持续发展观的有力支撑,更是中央企业切实维护国家利益的客观体现。

  正如本期封面文章报道的,中铝通过海外并购,迈出了国际化的坚实一步,还是通过海外并购,完成了多元化的布局。它为自己制定的目标和战略,都将在国际竞争中实现.

  和中铝一样,“中国大公司”已经不再是许多央企满足的目标了;依靠资源垄断形成的所有“中国第一”都将在全球化的坐标上被重新丈量,因此,所有的“中国大公司”只有变成“大的中国公司”才具有竞争力。

  中铝总经理肖亚庆将中铝定位为“初步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有色金属大集团大公司”和“系统集成者”。在他看来,这样的企业至少有两种使命:

  —为更多的企业带来发展机遇,共同壮大中国的工业;

  —这种企业所具有的海外开发能力和经验,可以吸引更多的国内公司,共同应对国际市场的新形势、新挑战。

  在《国企》杂志看来,这也是“中国大公司”应当担负的使命。

  战略是关键

  这6年中,我们不断研究战略问题,不断把握发展机遇,战略管理思想也经历了一个从实践到理论、再指导实践的过程。我们将以新的战略眼光,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实现更大的发展。

  - 肖亚庆

  战略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的最高层次,是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实现稳定发展的前提,目的是建立市场竞争的优势,创造新的发展机会。中国铝业公司所处的有色金属行业,无论是铝、铜还是稀有稀土金属,产品涉及国防军工等重要领域,事关国家经济安全。“创建世界一流、构建和谐中铝、打造百年老店”发展目标的提出,是我们全面落实国家组建要求、主动承担责任使命的战略思考的结果,是我们站在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的宏伟目标。在这个战略目标指引下,我们克服了组建之初的困难,敏锐地抓住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根据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有色金属的市场需求,优先发展国内紧缺产品,迅速做大企业规模,大幅提升赢利能力。面对国家每年需要花费大量外汇进口氧化铝的状况,中国铝业公司制定了“优先发展氧化铝”的战略,并在短时间内投入巨资快速推进,通过挖潜提产、改造扩建、扩大规模、新建项目等方式,6年来增加氧化铝产能590多万吨,去年氧化铝产量已达到962万吨,今年氧化铝产量将达到1020万吨。中国铝业公司氧化铝的发展,不但有效地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而且还由于“中铝价格”的影响力,平抑了国内市场铝价格,使民族铝工业得到持续健康发展。在铝加工和深加工产品上,国民经济发展对高精铝材的需求日趋旺盛,而国内产品结构的不均衡,导致国内能生产的铝材价格低迷、国内不能生产的价格高昂。中国铝业公司抓住机遇,通过新建、整合、收购、重组等一系列举措,形成了西南、东南、西北、东北、河南铝材加工基地,占有国内铝材方面的全部国防军工产品和合金板材的市场份额,铝合金棒材、锻件的市场占有率也将达到80%,为满足国防、军工需要做出了积极贡献。

  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实施低成本扩张,完善了产业链,提高了产业集中度。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指引下,中国铝业公司以国家利益和行业长远发展为重,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关闭了所有电解铝自焙槽产能。随后,我们抓住电解铝投资过热时机,并购、整合了国内一批具有产业优势的电解铝,不仅使铝板块产业链更加均衡,电解铝的产能一跃达到2006年的350万吨。

  抓住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的机遇,大力开展节能减排,降低了消耗,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作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和资源型企业,中国铝业公司在生产经营快速增长的同时,坚持走经济、环境和人全面和谐发展之路,把努力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作为重要的战略内容。我们在通过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推动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同时,投入资金建设循环利用和节能减排项目。投资4亿元的青岛再生铝项目和投资3.8亿元的南海合金项目,以铝制废品、铝型材厂的边角废料为原料,是中国铝业公司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项目。在“十一五”期间投资317.4亿元实施117个节能减排项目。项目建成之后,每年可多节约247万吨标准煤,节水3452万吨,2008年底全面实现污水零排放。

  这6年中,我们不断研究战略问题,不断把握发展机遇,战略管理思想也经历了一个从实践到理论、再指导实践的过程。从早期确立的“优先发展氧化铝、有条件发展电解铝、跨越式发展铝加工”,到“坚持做大做强铝业、加快创建一流铜业、积极发展稀有稀土”,再到新近明确提出的:在未来几年,构建以铝为主的轻金属、以铜为主的重金属、以优势矿产品为主的稀有稀土三大业务板块,打造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多金属、国际化矿业公司。我们将以新的战略眼光,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实现更大的发展。

  中铝转型大势所趋

  —对话中铝新闻发言人吕友清

  - 本刊记者 余芳倩

  中铝为何转型

  《国企》:从一个专业的铝公司转型到“多金属国际化的矿业公司”, 这一战略变化的背景是什么?

  吕友清:第一,中铝从一个单一的铝公司要成为一个多金属的国际化矿业化公司是形势所趋。国际竞争非常激烈,咱们出去偏晚,有一些先天不足。第二,围绕战略,在“走出去”方面最近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最近几年我们一直在推进这个事情,在国资委、发改委、商务部等一些部委的支持下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第三,得益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以及中国铝工业50多年的实践。中铝几大主业蓬勃发展,产业链条不断完善,规模不断扩大,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国企》:为什么要制定“多金属国际化”的战略?

  吕友清:首先,国资委提出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中铝要达到这个要求必须要这么做。过去,国资委对中央企业的要求是在国内具有影响力、控制力、带动力,从去年起国资委提出要使中央企业具有国际竞争力;

  其次,从国际上大的公司的经验来看,单一的金属公司路走得很困难。比如美国铝业公司收购加拿大铝业公司,一个理由就是中铝和俄铝的迅速崛起,对他们构成威胁。单一公司的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会受到挑战。

  再次,从自身的能力来看,我们也做了多年的准备,具备这个能力。今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6.2%;利税总额同比增长13.1%;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0.8%。资产总额同比增长13.6%。从对手的情况看,我们的对手是国际化的,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如果不参与国际竞争,国内市场也是保不住的。

  《国企》:“多金属”的“多”怎么理解?

  吕友清:也不是什么都去做,中铝公司是资源型企业,要围绕资源来做。公司搞多元化的,大多数要失败,只有通用电气一家成功。当然,单一品种也会失败,我们要找一个平衡点。国资委决策很正确,要求我们主业突出,限于三个方面。

  中铝坚持加快铝、铜及稀有稀土工业的发展,坚持做强、做大铝业,加快创办一流铜业,积极发展稀有稀土,有选择地发展其他产业。我们首先把铝做好,现在要做铜。在大力做好铝、铜资源开发的同时,海绵钛项目又成为中铝打造多金属国际化矿业公司的一个新亮点。

  这样逐步使中铝由单一的铝金属专业性矿业公司向多金属国际化矿业公司转型。在未来几年内,中铝公司将构建以铝为主的轻金属、以铜为主的重金属、以优势矿产品为主的稀有稀土、以总承包为核心的有色金属工程建设四大业务板块,成为内有凝聚力和创新力、外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世界一流综合性多金属国际化矿业公司。

  “走出去”已取得重大进展

  《国企》:这几年中铝公司在“走出去”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

  吕友清:“走出去”已取得重大进展。在公司成立后的短短几年之内,先后在全球铝土矿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如澳大利亚、越南、几内亚、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开展了积极且富有成效的开发工作,在南美、中国周边国家等铜资源丰富的地区开展了海外铜矿开发的研究工作,部分项目取得了重大进展。其中中国铝业成功中标澳大利亚奥鲁昆铝土矿项目并与昆士兰州政府和土著人签署了奥鲁昆项目开发协议和土地使用协议;在几内亚获得了1万平方公里的铝土矿勘探区块,正在展开勘探工作。

  《国企》:中铝成功收购了秘鲁铜业,从中取得了哪些经验?

  吕友清:第一是要按国际规则办事。第二是策略要得当。第三是要遵守上市公司所在地和所在国监管的法律法规。

  《国企》:我们知道这几年国有企业也好、民营企业也好都在走国际化路线,但是也有一些不成功的例子,你们收购成功了下一步会做什么,怎么样才能避免国际化水土不服?

  吕友清:我们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收购成功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完了以后怎么样和当地发展相结合,照顾所有利益相关方的诉求,处理好和政府的关系,和所在地区的关系,和当地环境的关系都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事情。只有这样,走出去的中铝才能真正获得成功。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