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娃哈哈非常20年:四问宗庆后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5日 09:01 中国经济时报
63岁的宗庆后一支接一支地吸着烟。 他的脸或许已经不如20年前那样年轻,言语间却透露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迈。 20多年前,同样在杭州市上城区清泰街160号,只有三层的小楼里,已到中年的宗庆后,带着两名退休教师,借款14万元创办了“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一步步开启了“娃哈哈”的梦想。 今天,同样在清泰街160号,在已经翻新的6层办公室里,宗庆后坐拥全国百家分公司、一百多种产品以及20000名员工,年超过200多亿的销售额,而且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的娃哈哈企业王国。 为什么创业? 42岁创业,今年虚岁已经63岁的宗庆后,一直为娃哈哈而忙忙碌碌不停歇,其艰难困苦却很少向别人道来。 从最开始创业到今天,宗庆后的勤奋,是事无巨细的亲历亲为,这从他20年前创业一直保持到现在。 有一次,宗庆后的喉咙需要动手术,被医生关在医院里没有办法工作。手术第二天,他就翻身下地,跑出了医院。 没办法讲话怎么办?他想到了一个主意,叫秘书给提着东西,他自己手里提着一块小黑板,拿着粉笔到车间去巡查工作。走到一个地方,仔细看看觉得有疑问,他停下来在黑板上写上问题。得到的解释还不明确,他就擦掉,再写上新问题。 说到20年如一日的辛苦工作,宗庆后说得最多的一句就是,苦惯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宗庆后的“苦”出身和多年来的艰苦奋斗,他把这份感情也寄托在孩子们身上。 初中毕业后,16岁的宗庆后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少年。但是迫于家庭的经济压力,他就到浙江舟山的农场、绍兴的农场,挖渠、筑海塘、挑盐,搬砖头、干农活,一呆就是15年。 当时在绍兴农场,宗庆后也是天天加班,晚上吃完了饭,走5里路推着钢丝车去拉砖头,爬上坡路,拉100块是最起码的,一个晚上一共要拉3次。15年拿了将近5000块钱工资。 直到1978年,33岁的宗庆后才回到杭州。在此后的将近10年里,他辗转于几家校办企业,靠做推销员、卖冰棍、卖学生文具来维持生计。 1987年,宗庆后被任命为“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的经理,由此开始创业历程。开始的业务就是代销课本和冷饮。从最开始的3个人,到后来10多个员工,他有空的时候就一直坚持骑着三轮车,挨门挨户地卖冰棍、卖课本。 一根冰棍四分钱,只能赚上几厘钱。一个42岁的中年人,尽管职务很小但毕竟是个经理,他骑着三轮车,穿街走巷,从放学的孩子们中间穿过,拉着一箱箱课本送货上门。 这时候,宗庆后的理想才真正有了生长的土壤。他当时的理想就是办个像模像样的校办工厂。工厂做起来之后,看到世界500强的大企业,宗庆后又想办一个像模像样的规模大厂。 这一办就是20年。 靠什么了解市场? 在娃哈哈的20年里,宗庆后从来没有离开过一线市场。他每年有一半的时间在全国各地和飞机上,下了飞机,直奔市场,走街串巷。从大的经销商,到下面各个级别的分销商,甚至到各个小卖部,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这就是宗庆后给员工最直接的印象。 曾经有人算过,宗庆后一年曾经200多天都在各地跑,有的时候甚至一个月要跑上十多个地方。2002年8月,为新建分厂考察选址,宗庆后创下了12天跑遍大半个中国的纪录。据说宗庆后的很多新品思路,就是从这些街头的小商店而来。 跟在宗庆后身后的当地分公司员工,谁都不敢多说一句话。因为他不听汇报,也不需推荐,更不用评论,一问一看就没有人比他更熟悉。 下边汇报的东西,有时候报喜不报忧,有时候报的不是很准确。而且一线员工即使看到细节,却意识不到问题,不能敏感捕捉其中传递出的市场信号。 街头最普通不过的便利商店,满满的一堆货架子上,各种花花绿绿的瓶子里,宗庆后一下就能抽出竞争对手的新产品。拿起自己的产品,他翻转着找生产日期。放下,再拿起竞争对手的产品,看看瓶盖上的日期,一比较就知道谁的卖得好。跟在他身后的部下后来就学会了,如果生产日期比较近,那肯定是销得比较好。 几个牌子都有相同口味的产品,为什么就单单这一家卖得好?是口味好还是价格便宜,是销售通路政策好,还是配送速度快?宗庆后带着这些问题,去往下一个环节的批发市场。 “马路上到处都是钱,关键是谁能敏感地发现。”宗庆后说。 跟随宗庆后十多年的娃哈哈现任市场部部长杨秀玲,现在也有一批小卖部的固定“访问对象”。但做一线调查,“自己依然比不上老板”。 每到一个市场巡查完了,宗庆后就把大家召集来,说说问题,想想办法。有的时候同一个问题要重复说,跟不同的经销商、不同的负责人说。而这些问题在年终总结,或者其他会议上还会被重复讲。讲这些问题时,宗庆后每一次都热情洋溢。 20年来,宗庆后从来没有离开过一线市场。即使到现在,宗庆后每天仍然有十几个小时在工作。也是即便到现在,忙到年三十晚上,年初一一大早,加班的员工又看到宗庆后在公司忙活上了。 娃哈哈杭州清泰街本部距离西湖只有几公里,打车10块钱的距离。即便是这样近,宗庆后也已经一年多没有去西湖边走走了。 靠什么发现商机? 2006年6月,浙商大会暨首届浙商投资博览会在浙江杭州举行,在谈到所谓的“蓝海”时,宗庆后直言不讳地说,“我不认可这个蓝海战略,我也看不到蓝海。我认为它是莫名其妙地凭空捏造出来的东西,对大部分企业来讲,我感觉是没有用的。” 语出惊人,场内哗然。 宗庆后认为,对于市场的实践和了解,并由此生成的“直觉”,要远比理论家在那里空谈的所谓“蓝海”更有价值。 相比来自全球商界和学界的管理思想,他更相信“脚”的力量。宗庆后每次到国外出差,都带回来10箱、20箱各种饮料。请公司里搞研发和生产的负责人和员工一起品尝。底下的员工说,一喝喝一肚子,有时候尝到嘴都麻木了。 宗庆后每一次决策,就是靠这些“一线信息”而生成的“直觉”。这种在实践中长期积累逐渐形成的直觉,成为了宗庆后在中国饮料界一次次决胜的“法宝”。娃哈哈的明星产品“非常可乐”的诞生,就是这种“直觉”的产物。 有一次在跑一线市场时,经销商建议宗庆后也做可乐。 宗庆后对经销商的建议很感兴趣,他仔细地把一线了解的情况好好梳理,感觉是到了可以做可乐的时候了。因为在1998年开发“非常可乐”之前,娃哈哈当时的重磅产品是1991年推出的“娃哈哈果奶”,多年来缺乏一个拿得出去的新品。 宗庆后对一线市场的熟稔,使得娃哈哈的每一步都脚踏实地,与市场的发展紧密合拍。当然,宗庆后并不否认理论的重要性,除了来自市场一线的观察,宗庆后对业界理论和历史一样关注。 没有任何消遣活动的宗庆后,惟一的爱好就是看书。在宗庆后办公室里有一排柜子,其中三个摆满了书,另外一个则摆满了他竞争对手的产品。 当初,在绍兴下乡劳作的15年,宗庆后惟一的读物就是《毛泽东选集》,现在累了的时候,他也是喜欢看一些历史片。 “有时候我是从社会发展规律来看,企业家要懂政治。”宗庆后谈到这一点略显兴奋,他说国家的大环境是会影响到企业的。 也正因为对一线的了解、对历史和现实的关注,身为人大代表的宗庆后,每年都会提出一些议案。“也可能是我对下面了解得更多,所以我提出某些建议,能在一两年后,被政府所关注。” 为什么不设副总? 宗庆后在商界打拼20年,给中国饮料界留下的印象大多是坚定、主见,甚至是强硬。 宗庆后的“强势”表现在娃哈哈的每一步“非常成长”历程上。 1991年,热销的“娃哈哈”营养液出现供不应求的场面,仅仅靠清泰街的工厂已经完全不能满足需求。在市政府相关部门提议下,“小”娃哈哈兼并了当地国营“大”罐头厂。当时娃哈哈仅有180余人,但年亏损4000万元的罐头厂有2000多名职工。 一个小校办工厂要兼并一个国营大厂?曾经辉煌的杭州罐头厂,在当时杭州排第一,在全国也不多见。消息传出后,罐头厂很多高管纷纷离职,工人冷眼旁观。在当时的老罐头厂职工代表大会上,宗庆后没有啰嗦的思想工作,发言句句让人口服心服。 “小跟大要看怎么个比法,虽然规模大,但连年亏损,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但是娃哈哈销售额和资金实力都比罐头厂强,而且保证大家有活干,兼并之后工资都能提高。”当时宗庆后还承诺,罐头厂管理人员将择优留任。 兼并后的第一项工作,就是“马上恢复生产”。宗庆后派核心工作人员,架新生产线。三个月后,罐头老厂扭亏为盈。兼并之后的1991年,娃哈哈产值首次突破了亿元大关,达到了2.17亿元。 “兼并”事件已经成为娃哈哈成长历程中的重要一笔,也成为娃哈哈从小到大的一个关键节点。 宗庆后的这种冷静、沉着和坚定,甚至是强势,已经成为他成熟的领导风格。这又在之后体现在顶住压力创建营销“联销体”,毅然在1996年投资4000万元,兼并了涪陵三家特困国有企业,由此开始娃哈哈的全国布局。 在娃哈哈集团内部,宗庆后兼任董事长和总经理,而且直到现在也不设副总经理,生产、销售等各个领域的管理则是通过各个部长担任。尽管被外界说成是“独裁”,但是20年来,宗庆后这种“强势”的管理风格,却被“娃哈哈人”信服。 (据新京报)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