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好人生获软银注资医疗健康产业受国际风投青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5日 03:10 第一财经日报

  郭艾琳 汪言安

  相比前几年风险投资机构对于中国医药市场的观望,如今,这一领域已开始逐步引起风投机构的兴趣。

  近日,好人生健康产业集团(下称“好人生”)获得软银Bodhi投资基金首笔500万美元的风投基金,这也是软银Bodhi投资基金在中国健康产业领域的第一笔投资。而今年以来,国内医疗服务和医疗设备企业正成为风投机构青睐的对象。

  好人生是一家健康管理类的医疗服务公司,其业务包括为医疗机构提供保险服务对接和健康管理服务的解决方案等。

  事实上,好人生并不是第一个获得风投的医疗服务类公司,此前,IDG就曾以3000万元的价格收购了三九健康网,而炎黄健康传媒公司也在上月获得了4家风投机构3500万美元的注资。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医疗健康产业企业获得的风险投资金额已超过4亿美元。仅2007年上半年,就有17起,其中生物技术和医疗健康类风险投资的金额已达1.1亿美元。

  另一方面,医疗设备也是风投机构比较愿意投资的领域,在不久前的“第二届医疗健康产业融投资论坛”上,富达风险投资公司合伙人陈立实就表示,“中国的医疗器械产业将是国际风投重点关注的对象。”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朱学军透露,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首次写入了国家的发展规划,

国家发改委的国家发展规划指导意见当中,提出了要分解、但有步骤地发展医疗器械产品。到2010年,国家在农村医疗体系建设中,将达到2000亿元,其中用于医疗器械的设置达到了30%。

  朱学军认为,医疗器械备受关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投资回报周期相对较短。与药品相比,一个医用仪器的生产1年内可以拿证,而药品审批需要3~5年。一家医疗设备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过5年左右,与投资基金的投资周期大致吻合。而对于制药企业来说,这个周期至少要10年以上。

  与制药行业相比,医疗器械行业显得更加“多、小、散、乱”。全行业12000多家生产企业、145000多家经营企业,平均每家生产企业的年产值不足700万元。伴随着

医疗体制改革、公立
医院
的改制,行业整合与洗牌在即,由此就带来了大量的并购、投资机会。

  但医械企业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在发展战略与运营管理方面,存在商业模式不清晰、盲目性扩张、资源利用的低效率、运营体系和流程管理的滞后等问题;在财务与融资方面,存在着缺乏完善的财务制度和规范的财务操作、融资思路不清、融资渠道有限、缺乏合格的财务总监与财务经理等问题。

  北京泰纳通用医疗设备有限公司COO王正云也承认,医械企业正面临着一个大好的获得投资支持的机遇,但要想获得风投的青睐,“还要革除自身发展的不足,实现质的突破,这是当前医械企业亟须面对的问题。”

    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发代号:3-21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