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玉米新政给燃料乙醇带给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2日 19:10 《中国投资》

  受到“新政”冲击的燃料乙醇行业,仍有巨大发展潜力。但真正的投资机会并不在于短期内产业规模的扩张,而在于技术创新

  文/本刊记者 杨海霞

  2007年9月5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促进玉米深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为了督促该文件落实,10月中旬,国家发改委稽查办等部门组成了7个小组,奔赴8个重点省份,清查玉米深加工项目。在各地发改委配合下,对玉米深加工违规项目进行了彻底清查,对于不符合规定的项目进行了停建处理,对未违规的项目将加强管理。

  这是继2006年12月18日,国家发改委、

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生物燃料乙醇项目建设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暂停核准和备案玉米加工乙醇项目,并对在建和拟建的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后,对玉米深加工行业的又一次深度调控。而且,这次力度更大,涉及面更广。

  中国发酵工业协会理事长石维忱表示,这是国家为了进一步保证粮食安全和饲料用粮所采取的必要措施,会对玉米深加工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吉林、黑龙江等玉米深加工发达的地区,这种影响更为明显。

  吉林发改委工业处李处长对《中国投资》表示,目前已经批准的项目,由于当时都是符合国家规定的,只能从文件下发之日起,清理那些违规项目,但是目前尚未有确切统计数字。

  新政核心:保障粮食供应

  数据显示,2006年国内玉米消费量为1.34亿吨,比2005年增长5.5%;其中,饲用消费8400万吨,占消费总量的64.2%,比重呈下降趋势;深加工消耗玉米3589万吨,占消费总量的26.8%,比重呈增长之势。

  国家发改委此次下发的《关于促进玉米深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意见》),其意图非常明显,主要是“保障国家食物安全"。规定将深加工用粮规模占玉米消费总量的比例控制在26%以内。玉米深加工行业由此迎来了产业结构调整的震荡期。

  为达到上述26%的目标,《意见》提出“十一五”时期,对已经备案但尚未开工的拟建项目停止建设;原则上不再核准新建玉米深加工项目;加强对现有企业改扩建项目的审查。

  对不同的玉米深加工产品给予了不同的待遇。淀粉与多元醇属于稳定发展的产品类,而对于燃料乙醇,与酒精、味精、柠檬酸等一样,在现有规模上不再建设新的项目和扩建。

  这表明我国不再新增玉米生产燃料乙醇产能和项目,即只有现存的四家定点企业才能做粮食乙醇,而且产量受限。

  《意见》提出建立进出口数量调节制度,各地区原则上要减少玉米出口,以保证国内供求平衡。建立灵活的玉米进出口数量调节制度,在保证国内玉米生产稳定的条件下,东南沿海玉米主销区在国际市场玉米价格较低时,可适当进口部分玉米,满足国内饲料加工业的需求。

  《意见》还提出,将玉米深加工项目,列入限制类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对限制类外商投资产业,我国有严格的规定,因此外资难以进入玉米深加工行业。

  中国发酵协会理事长石维忱表示,过去,玉米深加工的制成品,工业附加值从3到10倍不等,对增加农民收入有很大的作用。但是玉米的种植面积有限,单产上升幅度有限,所以玉米深加工的盲目扩张引起玉米供应紧张,引起了粮食部门的高度关注,这是此次新政出台的背景。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石化轻纺业务部轻纺处处长乐有华也表示,主要是需求拉高了玉米价格,影响了养殖业。尽管中国饲料用玉米仍然占玉米消耗总量的近70%,但是这种消费具有刚性,只要玉米供应量量少一点,价格就狂涨。“当然,我们也可以进口玉米,尤其是南方省份在尝试进口玉米,但是近年来进口玉米也比过去困难,因为美国的玉米制乙醇发展很快,国际玉米价格上涨幅度较大。”

  国家发改委的文件中,提到玉米深加工业面临的几大问题,除了影响饲料用粮以外,还有诸如污染和耗能这两个行业问题。

  石维忱表示,玉米深加工行业的确存在排放污水和耗能严重的问题。“我们早就提出了要在行业内进行节能减排,其实这也是企业降低成本的途径。早在2002年,有机酸行业就建立了污水排放准入制度。”

  他还表示,造成污染和能耗高的因素主要是规模。小规模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其能耗大,污染治理难,成本高,这也是文件提出对投资规模等要求的一个背景。

  燃料乙醇:罪魁祸首?

  舆论普遍认为,引致此次玉米深加工新政的罪魁祸首就是“燃料乙醇”。

  “这其实是很片面的。”乐有华说。

  据统计,2006年,全国燃料乙醇总产量为132万吨。其中以玉米制燃料乙醇85万吨,消耗玉米为272万吨,仅占玉米深加工用量的7.6%,占我国玉米总产量的2%。

  那么为什么燃料乙醇再次成为玉米价格上涨的矛头所指呢?

  目前,全国共有四家燃料乙醇定点供应企业。除河南天冠集团控股其中一家企业外,中粮集团控股了其中丰原生化(000930)、黑龙江华润酒精、吉林燃料乙醇三家企业。河南天冠燃料乙醇有限公司公司总工程师杜凤光告诉《中国投资》,由于受技术创新水平所限,我国玉米深加工产品品种不多,附加值不高,而乙醇是玉米深加工产品中最有潜力的,所以引起投资者的追捧。

  众多资金纷纷试图进入这一领域淘金,使得乙醇成为我国玉米深加工热潮中的“代表性产品。“从拟建规模和投资量上来看,其他的玉米深加工产品还难以和乙醇相比。”杜凤光说。这是国家控制粮食生产燃料乙醇的直接原因。

  另外一方面,文件中提到的能耗大、污水排放多的问题也存在于乙醇行业中。

  还有,四家燃料乙醇定点企业曾经所享受的政策优惠也使其广受诟病。

  过去,为扶持燃料乙醇生产,国家曾相继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包括免征5%的消费税,增值税实行先征后返,享受陈化粮的政策补贴等。同时,还为四家定点乙醇生产企业提供专项补贴。

  杜凤光表示,由于燃料乙醇行业从一开始,就采用国家定点生产、财政补贴方式运行,部分专家、媒体对此一直就颇有微词。“宣传导向一变,就很容易激烈言论。特别是有一部分专家是支持推广煤制甲醇作为汽车替代燃料的,本来就反对发展燃料乙醇。”

  国家推广乙醇汽油的初衷是因为在1999年前后,中国的粮食严重积压,国家不仅要拿出大量资金去新建粮库,还要对库存的粮食提供每年每吨几百元的补贴。如何解决陈化粮问题是当时的当务之急。但是,随着几年来乙醇汽油推广范围的逐步扩大,陈化粮已经基本消耗完毕。其原来开始转向新粮。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燃料乙醇的政策导向也悄然发生变化。从2006年开始,四家定点生产企业的补贴统一为1373元/吨。到2008年底,补贴将全部取消,这就意味着燃料乙醇企业很快将面临与最初起步完全不同的政策环境。

  非粮原料替代:必由之路

  “毋庸置疑,燃料乙醇是一种非常好的石油替代能源,世界上许多大的石油消费国都在加快燃料乙醇的研究、推广应用的力度。目前燃料乙醇主要以植物淀粉、糖蜜为原料,理想状态下,它的生命周期循环不增加额外碳的排放。而且乙醇作为一种燃料其排放明显优于汽油,碳氢化合物和一氧化碳排放较汽油低约30%。所以大家说乙醇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石油替代能源。”河南天冠燃料乙醇的总工程师杜凤光说。

  杜凤光说,对燃料乙醇行业的发展,国家早已明确了“非粮替代,有序发展”的目标,所以他认为,这次出台的政策不会对燃料乙醇行业的发展产生太大的影响。燃料乙醇产业发展最终还是取决于国家替代能源的规划。

  “当然,对我们公司的直接影响在于原料选择。”杜承认。以玉米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受到限制后,采用替代物将成为趋势。

  杜凤光说,“燃料乙醇其实可以用很多种淀粉质作物包括木薯、红薯和糖类作物如甜高粱等,甚至可以利用作物的秸秆作为原料。目前非粮作物原料是燃料乙醇发展的一个方向,如果通过合理规划及技术创新,燃料乙醇未来完全是可以利用资源极其丰富的农林废弃物 生产的。”

  石维忱也表示,继续采用玉米作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产品与国家政策有悖,因此行业协会加强了对行业调整原料和产品结构的指导。尽量采用玉米以外的,如木薯、红薯、土豆或生物质纤维质为原料,甚至还可以利用一些废料,如糖厂的废糖蜜。

  另外,还要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将玉米皮玉米秸秆玉米芯利用起来,生产糖类产品。目前的中科院、中粮集团已经开始此类研究。

  河南天冠过去一直在发展木薯制燃料乙醇,并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天冠已经开始实施在老挝租赁土地种植木薯的计划。老挝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侯,非常适宜木薯生长。木薯可就地消化或运回国内加工。该公司计划在最初5年将在当地种植的木薯运回到中国进行加工,5年以后在当地建立工厂。计划每年消耗80万-90万吨木薯。据报道,该公司在老挝种植的木薯预计2008年2月将收获10000-15000吨。

  《中国投资》获悉,作为燃料乙醇生产老大的中粮集团,也在积极发展木薯制燃料乙醇。其旗下的广西中粮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木薯燃料乙醇项目的“核准—申请报告”已提交给国家发改委。

  真正机会在于技术创新

  文中提要:从短期来看,燃料乙醇行业的风险主要在于政策导向---对燃料乙醇是否补贴及补贴力度;从长期来看,主要在于技术开发---取决自身和其他替代燃料技术发展的状况

  乐有华认为,对于燃料乙醇企业来说,新政带来的变化可谓有喜有忧。喜的是,企业能享受到在保证了饲料用粮、稳定了玉米价格后,原料成本可能下降的好处,同时新政限制了其他企业进入燃料乙醇行业,消除了进一步的竞争;忧的是,这四家定点企业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不能再进行扩建,扩大产能。不过,由于燃料乙醇不存在规模经济,因此对该行业现有企业效益的影响不是很大。

  虽然遭遇新政限制,燃料乙醇行业的长期投资机会仍然巨大。乐有华认为,“大家都知道石油总有一天是会用完的,随着石油价格的高企,发展生物燃料等替代燃料显得尤其迫切。生物燃料乙醇由于其资源的可持续性及技术的可实现性是生物燃料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这一行业无论是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都呈现出蓬勃的生机。我们认为,在这里面还是有着很多投资机会的。这个机会并不是指短期内产业规模的扩张,而是说在这个领域,真正的机会在于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方面的创新:新型能源作物培育,开发出不与现有粮食争地的能源作物和高产专用能源作物;耕地与非耕地的合理利用和规划;能源作物的低成本收集与运输等。

  再就是非粮作物生产乙醇技术创新:甘薯、甜高粱等作物的保藏技术或季节性原料结构调整的酒精生产线适应性技术;甘薯、木薯类原料糟渣利用和清洁生产技术。

  最后就是作物秸秆、农林废弃物等纤维原料生产乙醇技术创新,实现纤维原料生产乙醇的经济和规模生产。

  “目前舆论上的质疑不会影响到该行业未来的投资。就短期来看,该行业的风险主要在于政策风险---对燃料乙醇是否补贴及补贴额度;长期来看,主要在于技术风险---取决于本技术和其他替代燃料技术发展的状况,高昂的石油价格将加快替代燃料和燃料乙醇技术的发展和产业投资的加大。”杜凤光说。

  乐有华认为,只要石油保持在80美元一桶,发展燃料乙醇都是合算的。

  政策扶持要有新思路

  事实上,对于燃料乙醇产业国家一直控制很紧,实行严格的审批准入制度。没有通过审批的企业是不可能获得补贴的。所以,整个行业的发展完全有赖于国家的产业规划。

  对燃料乙醇生产的补贴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在目前乙醇按汽油价格的0.911倍制定销售价格的定价体系下,如果没有政策补贴,所有的燃料乙醇企业都将面临着亏损,业内人士表示。

  那么是否燃料乙醇行业没有补贴也能够发展呢?在巴西,甘蔗制乙醇就是完全没有补贴并且良性循环的。这是因为那里自然条件好,种植甘蔗的成本低;同时,更重要的是该国的石油完全依赖进口,税负极高,这样就提高了生产燃料乙醇的经济性,乐有华告诉《中国投资》。

  “在我国,加个前提的话,燃料乙醇行业不需要国家补贴也能够健康发展——这个前提就是假设中国也像美国和欧盟那样,征收

燃油税。很多国家的燃油税是很高的,能够达到汽油价的30%甚至100% 。所以只要不对乙醇征收燃油税,那么整个行业就可以不需要补贴。”杜凤光说。

  他提出几点建议,国家应当鼓励技术创新,加大对纤维乙醇技术研发及其技术推广的支持,并且对采用以纤维质原料的燃料乙醇产品增大补贴额度;鼓励能源作物培育;鼓励非粮原料方面的技术创新;鼓励现有燃料乙醇生产工艺进行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节能减排;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比如发展高比例灵活燃料汽车。

  并且,他希望国家能够在鼓励大型企业到周边国家发展原料基地的同时,鼓励将产品及其加工品进口国内。同时鼓励围绕生物乙醇产业发展生物

化工,对以生产中产生的副产品为原料进行深加工的产品给予税收方面的优惠。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