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文化创意产业渴望点子成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2日 02:10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体制障碍已消除 资本意识在觉醒

  □本报记者 周婷

  在上周末召开的“2007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国际论坛”上,政府、风投和企业分别就“文化创意企业能否成为下一轮投融资重点”展开热烈讨论。政府代表指出,文化创意型企业的上市障碍已经完全消除;风投代表指出,文化创意型企业在选准商业模式的前提下可以有大发展;企业代表则表示,应该加快转化观念,加快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文化创意型企业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行业。文化与创意结合,知识与智能联合创造出财富,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金元浦认为,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北京的引擎产业,在恩格尔系数降到30以下、文化消息在人们生活中的消费中日趋重要的时候,文化创意企业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在本轮上市热潮中落后

  “文化创意”似乎成了当下一个时髦的词汇,以文化创意为主体的产业园几乎在全国遍地开花。为了扶植文化创意型企业的成长,各地出台多项优惠措施。北京规定,具有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文化创意产品与服务的出口,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出口退(免)税政策;由北京银行交通银行北京分行对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开辟贷款绿色通道。此外,还为文化创意企业在国内外资本市场融资创造条件:要求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创意企业改制上市,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文化创意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进入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进行股份转让试点等等。

  但是即使“三千宠爱集一身”,文化创意企业仍然很少在资本市场上亮相。

  “文化创意企业在本轮上市热潮中落后。”深交所创业企业培训中心副主任孔翔指出。“目前正在为上市作最后冲刺的有700多家企业,数以千计的企业正在做上市的准备。而文化创意企业在这当中的比例仅有1%。”

  截至10月31日的数据显示,深交所中小板总市值7957亿元,IPO平均融资额3亿元,而其中没有一家是文化创意企业。直到最近,才有第一家从三板转板成功的粤传媒成为第一家中小板上市的文化创意企业。

  而与文化创意企业“资本意识”落后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改制上市的文化企业在“十七大”之后再掀上市热潮。

  1994年,东方明珠传媒在上交所上市,这是我国第一家文化传媒类上市公司。随后,中国“电视第一股”——电广传媒、“报业第一股”——博瑞传播、“有线电视第一股”——歌华有线相继上市。再后来,央视控股的中视传媒,具有整体上市前景的“赛迪传媒”,以及为内地传媒企业赴海外上市第一股的北青传媒,使得文化传媒类企业上市在2002年前后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潮。此后文化类企业陷入了一个低潮,直到2006年10月18日,上海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借壳上市,再度燃起上市之火,华闻控股、新华文轩、粤传媒纷纷登陆海内外的资本市场。而拟整体上市的辽宁出版集团、《电脑报》等13家出版单位则将上市的热潮推向极致。

  与改制的文化企业相比,文化创意企业具有自己明显的特点。金元浦认为,文化创意企业关键在于“创意”,有创意才有其生存的基础,是顺应“知识经济”潮流诞生的新兴力量,而文化企业则是文化体制内的主要参与者,是体制内原有产物,经过改革后才焕发了活力。“从最明显的一点来看,文化创意企业比较小,比较新,没有自己的包袱,但是也存在着基础不牢的问题;而文化企业多是原先的文化事业单位,拥有相当的地位和实力,通过改制走上了资本的快车道。”

  外资控股上市没有障碍

  为什么文化创意企业国内上市热情落后?北京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主任张一平认为,文化创意企业“规模小、有点子”,往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缺少房产等固定资产,在把无形资产转换为有形资产、获得资本的青睐方面经验不足。

  由于缺乏资金,许多文化创意企业在创业初期都引入了风险投资,甚至有很多企业由外资风投控股。当企业成长之后,外资控股的身份就会阻碍它们进入国内资本市场,所以不得不转道海外。

  此外,上市时间漫长、上市成本过大等担心也阻碍了文化创意型企业的上市之路。

  但是现在,这种担心可以抛弃了。孔翔指出,有外资参股甚至控股的文化创业企业在深交所上市没有障碍,而且风险投资的退出也不存在障碍:“只要企业获得主管行业的‘同意上市’的批复,在我们这边就与其他行业同样的对待”。

  这意味着由风险投资参股、控股的文化创意企业在“身份”上没有任何特殊性,更关键的是为风险投资搭建了一个“进退自如”的通道。

  受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宏观政策的引导,目前不仅是希望在两市上市的企业数量增加,而上市的速度也明显加快,原先“排队等指标”的现象一去不复返。

  “从今年上半年的数据来看,企业准备起资料上报,到最后上市的平均时间是79天,还有企业从策划改制到上市的时间只有半年。”孔翔说。他表示,审批上市的进程大大加快。这对于文化创意企业也是积极上市的可利用优势。

  费用方面,到深交所上市的费用仅为香港和纳斯达克的三分之一。事实上,一些企业担心的成本主要在于对企业进行规范化运作必须付出的成本。

  孔翔说,还有一些文化创意型企业在成立初期没有进行规范化运作,在财务记录等方面存在着各种问题,因而企业不愿意花这部分“市场化成本”。对此,孔翔奉劝这些企业,不要不舍得这部分投入,与资本市场获得的回报来看,这部分投入是相当有必要的。

  好的商业模式才获垂青

  文化创意企业初期要发展,必须要先吸引风投的眼球。那么风投是如何看待文化创意企业呢?

  深圳创新投资集团董事长靳海涛对文化创意产业情有独钟。他曾“看中”过140多个项目,有29家企业已在全球多个资本市场登陆,其中就有许多文化创意产业。

  在靳海涛看来,文化创意企业不是按照所从事的领域进行分类,比如传统分类有电影、动漫、传媒等等,而是按照商业模式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内容提供商,渠道提供商,以及广告平台服务商三类。其中,以内容+广告模式的文化创意企业是风投重点关注的对象,据靳海涛提供的不完全数据,获得风投的这两种企业数量占全部86%,融资金额占89%。

  “在我看来,与消费相关的文化内容生产企业最受风投青睐,以渠道为纽带,将文化创意与连锁经营相结合的模式潜力巨大,具有文化底蕴的广告模式是风投眼中的明星。”

  “但是,企业跟我谈的时候,往往没有认清它是哪种模式,是单一的,还是两者或三者的结合,甚至连清晰的模式都没有。这样很难获得资金的支持。”

  靳海涛说,他投过的项目有基本成功的、初步成功的,也有基本失败的。“有好的商业模式不一定成功,但是没有好的商业模式一定失败。”

  他认为,现在各种文化消费终端非常多,但在满足终端上的内容生产却相对贫乏,文化创意企业在这方面可以发挥“特长”:“比如网络游戏,就是将来消费的一个大方向,能够开发出受人欢迎的新网游就是可以投钱的。再比如数字电视、移动终端等播放的内容,如果你能证明你有一个很好的节目策划,也可以打动我投钱。”

  实现从艺术家向企业家转变

  在此次投融资峰会上,还有一些企业是带着项目来“找钱”的。听了政府和风投们的演讲,他们表示对于未来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有了充分的信心和更多的兴趣。

  上海一家专注于教育传媒领域的企业代表表示:“听了靳总的演讲,我觉得很对我们的路子。我们是一家教育传媒,既有自己的内容生产,又能搭建跨媒体的广告平台。下一步我们需要和风投更多的沟通,把我们的模式完善,争取获得资金后能搭上国内牛市这班车。”

  而来自湖北卫视的一位代表则对文化创意企业的现状表示担忧:“据我了解,文化创意企业的企业意识还没建立起来,停留在艺术家的层次。要迅速从艺术家向企业家转化,不是仅仅在于拿出一两个项目获得资金支持,更要了解两个市场的需求——既了解文化市场的需求,也要了解资本市场的需求,才能真正地把文化创意企业做大做强。”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