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上海环境集团全国布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0日 14:13 21世纪经济报道

  特约记者 支维墉

  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已经成为继水务、燃气之后,又一个资本相继涌入的淘金坑。

  "中国的垃圾太多且处理水平相对较低,垃圾处理产业市场需求很大,投资潜力非常大。"11月2日,上海环境集团总裁陶小平对记者感慨。

  上海环境集团是国内垃圾处理市场上唯一一个成功从政府环卫事业转型,成为盈利型的、参与市场竞争的国有独资公司。就在其他城市的垃圾处理行业还完全处在政府的庇护之下时,上海环境集团已经完成了企业改制、政企分开、自负盈亏的道路。

  在此之前的10月29日,原水股份(600649.SH)发布公告,其拟采用定向增发与现金支付相结合的方式,收购其控股股东上海城市投资建设开发总公司(简称上海城投)拥有的上海环境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海环境集团)与上海城投置地(集团)公司各100%的股权。由此,上海环境集团将被纳入到上市公司。

  事实上,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上海市环卫局就成立了废弃物处置公司、振环实业公司等,专事城市生活垃圾运输、中转和处置。

  2004年,这几家公司联合成立上海环境集团,当时仍归上海市环卫局管理。2006年上海环境集团整体划归到上海城投。

  2007年8月,上海环境集团另外成立了上海环境实业公司,将非经营性资产剥离到该公司,以将经营性资产装入上市公司。

  目前,上海环境集团投资总额达到73亿元。"我们的战略是,立足上海,拓展长三角和珠三角,进而走向全国。"陶小平说。

  上海环境集团拥有上海市区80%以上的生活垃圾转运与处理市场份额,同时其在成都、宁波、淮安、深圳、南京、青岛等6个城市投资、建设和运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卫生填埋等项目。

  "外地的项目部分还在建设前期或施工阶段,没有全部投入运营,这也意味着我们主要处于投资阶段,随着外地的项目陆续开始运转,集团的垃圾处理量和利润都将迅速增长。"陶小平说。

  每进入一个城市,上海环境集团基本都采用BOT(建设—运营—移交)方式,由上海环境集团在当地投资设立项目公司,当地政府授予该项目公司20-30年的特许经营权,特许经营期满后将处理厂无偿移交给当地政府。

  "除了深圳宝安的项目是我们与其他公司合资,其他城市的项目公司基本是我们独资建设。"陶小平说。

  "实际上,从本世纪开始,国内城市生活垃圾才逐渐形成产业,现在国内外资本大量涌入,迅速形成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陶小平说。

  目前,威立雅、苏伊士、泰达股份以及光大银行旗下的香港上市公司光大国际都是这个市场的活跃者,新加坡淡马锡集团旗下也已经有数家子公司开始投资中国垃圾处理行业。而更有消息人士透露,著名的香港地产公司新鸿基也正在斥资数十亿元进入该产业。

  垃圾处理项目的投资收益主要来自于政府给予的垃圾补贴费,而垃圾焚烧发电还可获得发电收益。因此,项目一旦按标准建成,通过高效的运营管理,回报便非常稳定。

  由于各地垃圾处理项目的环保标准、硬件设施、物价水平等都不一样,因此每吨的垃圾补贴费都不尽相同,甚至出入较大,每吨价格从70几元到100多元不等。

  上海环境集团目前垃圾日处理量为1.1万吨,若按平均每吨政府补贴100元计,一天的政府补贴收入便超过100万元,此外还有很大一部分的发电上网收入。该公司的目标是,到2010年,垃圾日处理能力达到2万吨。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