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谁在写地产博客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9日 11:37 南方日报

  搞地产的人为什么那么爱写博客?

  广州的地产名博是什么样一群人?

  他们为什么写博?如何面对板砖?  

  谁在写地产博客?

  “明星队”

  广州焦点网告诉记者,同北京等地的情况不同,广州地产博客圈里最活跃的不是地产开发商。“给开发商的大老板开的博客,大多数都荒在那儿。真正活跃的,是地产中介研究机构的人士、地产投资顾问公司的老板,还有身在行业一线又对行业有理论研究的人。”

  “这或许同各地的文化和环境有关。”焦点网表示,广东老板务实低调、少说多做,面对媒体采访都保持缄默的他们,在网上主动“报料”似乎就更加不可能。

  所以,焦点和搜房两大专业网站的博客排行,榜上有名的仍旧是平时常常在媒体上露脸的业内人士:合富辉煌市场研究部首席分析师黎文江、满堂红地产研究部总监龙斌、同创卓越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卓文、寒桐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韩世同等等。

  那么,这一群人,他们又何以热切的表达?

  动机

  名博论地产,有点“半推半就”。

  几位博客都告诉记者,最初开博是受网络之邀;而这些网站亦把邀请名人开博作为一项任务来计,平均一周要拓展一两个“业务”。“专家有吸引人的见解、写好文章,对网站影响力的扩张也有好处。”

  当然,未必是应付,也有自身诉求。“通过写博客来进行思考总结和资料收集”,“对问题发表自己的言论和观点”,是采访对象选择最多的答案。

  而满堂红地产研究部经理周峰则坦承,开博客,就是因为“想出名”。从业44年的黎文江则说,“我只是希望发挥余热,为广州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尽微薄之力。”

  某专业网站的负责人更是告诉记者,“会有一些学者拿着自己的研究报告来找我们,希望开个博客推销一下。”

  只是,网络能成就“一博成名”的神话吗?

  注意力经济

  昨天中午12:00的新浪博客总排行榜上,潘石屹以3867万的点击量排在第14名,同老徐、韩寒一道挤进了Top20。进入前一百名的还有王石,点击量1091万;此外,任志强以485万点击量、222名的排位也榜上有名。

  单纯从点击量来衡量,几大地产名博吸引到的注意力,足以让其他各路二三线的明星难望其项背。

  广州的名博中,向来对数字敏感的黎文江,对自己的blog做了一个点击量统计。发现最高的两篇文章达到了11600的点击量,还有两篇有8000的点击量,其他的一般博文也基本有3000的点击量。

  博主们都承认,开博之后,“有更多的人认识了自己,文章的点击量一路上升。”

  挨骂

  在骂声当中,网友说这些博主“看喜不看忧”、“是被人雇用的枪手”的论调最多,当然也有人身攻击的。

  对于这些留言或评论,开博者似乎早已做好准备,并且做法一致:“一般会看网友的留言,有选择性的回复,也会删除一些人身攻击型的留言。”龙斌称,网友质疑可以理解,因为他们需要便宜的房子,而市场却没有。写评论的目的是客观地反映市场趋势,认识市场规律性的东西,不是为了部分网友买到便宜房子进行呼吁。

  在发表言论时,他们一样考虑过“会否得罪一些人”?而考虑的结果就是在表达上更加注意分寸。而韩世同就认为,讲真话肯定会引起误解,但只要不是恶意的,以诚相待,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敢说愿说会说,是我写博客的准则。”

  论战

  2006年9月2日,龙斌在其blog上发表了一篇《广州目前房价泡沫不大》的文章,声称“广州房价泡沫成分比较小,基本处于正常范围”。

  文章发出后,立即有人响应他在博文中提出的“对这个结论,如有不同看法,希望摆事实,讲道理来辩”。5天之后,韩世同博士就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文章《广州房价泡沫极大楼市已进入高危期——对龙斌博士“房价泡沫不大”的观点提出商榷》,当天龙斌立即又回复了一篇文章《楼价泡沫不大并不意味着居住问题不突出》。你来我往,加上众网友的起哄,着实热闹了一阵。

  黎文江更称,有的时候网站为了搞气氛,也会将一些观点不一致的博文放在一起PK。

  球员和裁判

  由于房地产行业较强的专业性,在博客上的话语权几乎成为业内人士的特权。

  由地产从业人员来写地产评论,一方面是因为掌握一线的市场情况因而对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却也让民众有“球员来当裁判员”的担忧。他们能够摆脱自身的利益局限,真正做到客观公正吗?

  采访对象无一例外对写博是否得利的问题给予了否定的答案。或是婉转表明“无实质利益。”

  龙斌说,地产人比其他行业的人并不是更爱说。只是地产行业专业性强,需要专业的声音,所以就有“发声”和讨论。也许会出一些“明星”,尤其如果写的人就是为了博出名。但这样的明星如果没有内功,会成为流星、陨星,昙花一现,不值一提。因此,只有力求客观和公正的博客,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这一点,网友自己也有辨别力。

  本报记者 张睿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