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美拟对我焊管首征13%-17%反补贴关税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9日 04:31 第一财经日报

  陈姗姗

  欧盟对我国焊管刚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美国商务部就对进口自中国的焊管作出了初步裁决,多数中国生产商可能被征收13%~17%不等程度的反补贴关税,焊管生产企业因此再次雪上加霜。

  昨天,《第一财经日报》获悉,在美国6月宣布对我国焊缝钢管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后,该国商务部又对中国焊管作出初步裁决,认为相关生产企业存在补贴。

  反补贴关税首征在即

  国内一位焊管企业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目前的裁决只是初步,一旦裁决最终成立,中国生产商可能根据补贴程度的认定被加征13%~17%不等程度的反补贴关税。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常务理事周世俭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国外所持的反补贴“证据”,主要是中国对出口产品的出口退税、

人民币汇率问题及地方政府鼓励补贴措施。但事实上,中国对出口产品实行出口退税,是符合国际贸易理论的,绝对不能算是补贴。且中国已取消了大部分钢管产品的出口退税,并且调控效果已初步显现,自9月开始,出口增幅开始回落。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指出,对于政府的补贴应区别对待,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不能在同一时间段来看待相同的问题。综观全球钢铁工业发展,在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中,其钢铁工业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以美国为例,其钢铁工业在工业化阶段获得了政府1300亿美元的直接补贴。当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不能仅仅横向比较,就说我国政府对企业进行了大额补贴。

  再者,补贴有多种形式,如果是为全球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为全球的和谐发展作出贡献的补贴,就不应该横加限制。比如我国为淘汰落后产能给予企业的必要补偿,给予企业为环保投入的补偿,都是在鼓励企业自主节能降耗。

  中国的反驳

  与此同时,美对中国钢管是否存在倾销行为的调查也在进行,7月份,美国商务部曾宣布,对原产中国的薄壁矩形钢管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两案的调查结果将直接影响今后美国对我国整个钢铁产品的反补贴调查趋势,也标志着中美贸易摩擦将会从传统壁垒(反倾销)向新型壁垒延伸(反补贴)。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一位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在钢管的巨大出口中,传统钢管生产、出口大厂的增幅并不大,很多小钢厂甚至贸易商都加入了出口钢管的行列,有些甚至是将钢管进口到国内再出口赚钱,这造成了中国钢管出口激增的表象,但数量激增,并不意味着出口价格低于成本价“倾销”,我国出口到美国的钢管价格比国内销售价格还要高出100元/吨左右。

  针对个别国家对我国采取的反倾销、反补贴举措,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表示严重的反驳。所谓反倾销是针对市场经济国家采取的贸易制裁措施,而反补贴是针对非市场经济国家采取的制裁措施,当前一个国家既对我国提出反倾销制裁,又提出反补贴措施,这本身就是矛盾的。

  代表贸易商利益的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也表示,近年中国钢铁产量增加和出口增长,完全是

中国经济发展和有关钢材进口国经济发展对钢铁产品的需求拉动所致,并非价差驱动。因为中国拥有全球三分之一的粗钢产能,如果国际上对低端产品有需求,而其他国家又不能满足供应,也只能从中国进口。

    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发代号:3-21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