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史勇:只有走住宅产业化的路才能全面提升住宅品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9日 04:31 第一财经日报

  王芳洁

  《第一财经日报》: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住宅产业化的程度还很低,您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史勇:作为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之一,我一直在关注我国房地产领域的产业化问题,并在房地产开发实践中力图尝试走产业现代化的道路。但是我个人认为我国目前的住宅产业化的程度还很低,其主要原因还是由我们现在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决定的,它包括工业化程度比较低、劳动力成本比较低。同时整个社会包括消费者对住宅产品的质量、性能要求还不高,这也决定了我们的住宅产业化程度不会高。那种认为仅仅因为劳动力成本比较低或者是房地产开发企业没有积极性而导致住宅产业化程度低是不正确的。

  《第一财经日报》:中国的住宅产业化经历了哪些沿革?

  史勇:中国的住宅产业化起始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工业化住宅,预制构件开始大规模使用于各种建筑,从预制楼板到楼梯、梁、柱、外墙挂板等。由于整个社会的产业化水平不高,导致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也严重影响了发展速度,90年代开始从日本引入“产业化”的概念,近十几年来由于改革开放,有一些国外的小型木结构、轻钢结构住宅的概念及产品进入中国,使我们看到了产业化所带来种种好处,那就是施工安装效率高、质量性能能够得到保障、对环境影响小等。尤其是近些年,住宅产业化朝着现代化的道路发展,就是建立在“四节一环保”基础上的住宅产业现代化,它不同于过去是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生产方式,是一种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第一财经日报》: 目前,一部分人将住宅产业化看成是房地产行业的一场革命,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住宅产业化是一种持续性的进步,作为住宅产业化方面的专家,您认为住宅产业化是什么?

  史勇:把住宅产业化看成房地产行业的“革命”恐怕是哗众取宠了,前面已经说了,在中国就已经发展很多年了,今后还将有漫长的路要走,是一种持续发展的过程。住宅产业化原意就是住宅的工业化,内含了模数化和标准化,即是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来建造住宅,达到大幅度提高住宅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和质量水平,降低生产成本。通过标准化设计、集约化生产、配套化供应、装配化施工、社会化服务,从而全面改变住宅的使用功能和居住环境,实现住宅的现代化。现在说的住宅产业现代化还包括了倡导住宅的节能、减排、健康保障与科技含量的增加。

  《第一财经日报》:一种得到普遍认同的观点是,中国目前劳动力还比较便宜,这是住宅产业化程度还较低的原因之一,您是否认同这种观点?如果是这样,那么像万科这样的企业推动住宅产业化的意义何在?

  史勇:中国目前劳动力还比较便宜确实是我国住宅产业化程度还较低的诸多原因之一,但是应该看到劳动力的成本在逐年增加,那么其他的原因包括生产效率也比较低,以及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比较低,总之,是取决于当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

  不管谁选择走产业化的道路都是有原因的。比如日本的住宅产业化水平高,开始得早,是因为日本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高速增长期,出现了很多工匠、木匠人力资源的严重不足,这个时候他们才开始采取走住宅产业化的道路,也就是说,日本走产业化的路是主要为了解决住宅的生产效率问题;万科又是另外一种情况,万科是由于产品品质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而选择走产业化的道路来解决,看万科自己的统计数据:一年有1万多起漏水投诉,窗户的破损掉落等也是1.8万个投诉,给水、供水大概有1.6万个投诉。像万科这样的大房地产开发企业,年开发项目很多,保有量就更大,而且遍布全国各地,产品出现质量水平不一致的现象,有的项目这方面好那方面就出问题,有的项目那方面好这方面又会出质量问题,痛定思痛,促使万科下决心首先依靠产业化来解决产品质量问题,通过实现统一的产品标准及制造程序来达到目标。我相信万科的努力会影响更多的开发商为了提升产品品质而走上住宅产业现代化的路。另外,万科目前正在上海尝试做全工业化住宅,假如最终获得消费者的良好反映,就会很快在万科的全国各地项目里推广,也必将能够极大地促进我国的住宅产业化的工作,反之也是如此。

  《第一财经日报》:目前,在中国推动住宅产业化,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史勇:首先需要坚定依靠市场的方式来实现住宅产业化。这就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及相关企业重视,因为这里面也存在大量的商机并且只有足够的企业群的出现才能实现真正的产业化。同时,需要各级政府加强对市场的引导,并制定一些有助于促进其发展的政策法规,包括税收政策以及其他的鼓励措施。特别重要的是需要有人走在前面,通过尝试取得成功经验,以此来让更多的人看到它的好处,一个成功的案例比几千篇论文、报告都重要。

  《第一财经日报》:提高住宅产业化程度,对于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意义有哪些?

  史勇:随着住宅产业化程度的提高,将极大促进全行业产品品质的提升,使整个行业朝着健康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因为产业化水平的提高,意味着生产效率的提高,也意味着各种房地产产品的质量性能的提高,意味着节约资源与能源水平的提高,及污染和排放的减少,更重要的是意味着消费者满意度的提高及客户价值的更大的体现。从世界角度来看,它是强盛住宅建设、优化房地产开发的必由之路。

  《第一财经日报》: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提倡节能减排,住宅产业化对于建筑节能方面的意义有哪些?

  史勇:现在我们说的住宅产业化其实是住宅产业现代化,这里面就包含了提高效率,节能与减排的内涵。因为只有实现了住宅的产业现代化才能更好地促进减少建筑的生产建造能耗,才能将复杂的技术体系集成起来去实现使用过程的节能与减少排放。另外,通过工厂化生产和现场装配式施工,可大幅减少建筑垃圾,降低施工噪音的扰民,降低有害气体及粉尘的排放。

  《第一财经日报》:相对于日本等住宅产业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中国目前还有多大的差距?

  史勇:我们和日本等国家在住宅产业化方面差距是有,也可以说还比较大。住宅工业化最发达的国家瑞典,80%的住宅采用以通用部件为基础的住宅通用体系;美国人住宅用构件和部品的标准化、商品化程度几乎达到100%。但是应该看到他们的住宅主要是低密度的房子,有利于实现产业化。日本在经历了30年的努力后,今天住宅也仅有15%左右实现了产业化。对于我们国家究竟该走什么样的产业化道路还是处于探索过程,如果需要的话,我相信我们肯定用不了30年就能够达到他们的水平。我认为我们当今可以在建筑的一些关键质量、性能相关的部品方面进行产业化的努力,比如,门窗的集成系统,外墙的外保温与装饰一体化系统,以及厨房与卫生间的系统集成,太阳能与建筑的一体化系统、住宅暖通设备系统等。这些方面存在价值高、施工环境要求高、周期长及对住宅品质贡献大等要求,先做到这些,就能够基本保障住宅的产品质量及明显提升住宅的品质。

  《第一财经日报》:如果住宅推行产业化,那么住宅的个性化怎么体现?

  史勇:我们现在的绝大多数住宅,即使没有产业化,其实也没有做到个性化。因为没有优良品质的产品集成,住宅的个性化也就没有了意义。因为住宅作为具有明显使用目的的产品,需要配备大量的设备、家具、工业化产品等来实现各种使用及装饰功能,这些来自不同企业的产品需要在统一的模数协调下分工完成,才能最终完成一个完美的房子,住宅的产业化并不是房子的一致化,相反,在统一的模数协调下,在标准化的规范下,住宅才能实现真正的优质的个性化。

    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发代号:3-21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