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争搭牛市快车 民企扎堆上演暴富神话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8日 10:37 南方周末

  

争搭牛市快车民企扎堆上演暴富神话

阿里巴巴本周二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融资15亿美元,创下中国互联网公司融资规模之最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在持续两年的大牛市中,中国民营企业不仅急急忙忙地赶着上市,还开始对投资资本市场发生浓厚兴趣。这是一次暴富良机,还是对民企浮躁心态的考验?

  本周二,总部位于杭州的阿里巴巴(1688.HK)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开盘价30港元,较发行价13.5港元涨122%,融资15亿美元,创下中国互联网公司融资规模之最,市值超过200亿美元。同时,阿里巴巴还打破了新鑫(3833.HK)首日劲升1.2倍的纪录,问鼎今年港股新股王。

  这样的暴富

神话自去年以来已数不胜数。仅在2006年全年,一共有86家中国民营企业在境外上市,远远超过了国有企业13家的上市数量。

  步入牛市的中国内地股市也吸引了大批中小民营企业。今年第三季度,深圳中小企业板就吸引了35家企业上市,几乎相当于今年上半年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企业数量的总和。在中小企业板上市的企业中,70%以上都是民营企业。更有数以百计的企业在门外排队等候。

  深圳中小企业板创设于两年前。在最初半年里,在此上市的很多民营企业并不受投资者欢迎,苏泊尔等5家上市公司的股价甚至跌破了发行价。

  那时,一些积极准备上市的民营企业公司也选择了中途退场。温州著名的鞋业企业奥康集团进入上市辅导一年以后,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退出;宁波宏润、杭州富通昭和又相继撤出上市程序;2004年7月13日,早已“过会”的杭州著名房地产企业——“南都置业”宣布主动放弃IPO。

  但这些不愉快的经历很快就烟消云散。自去年以来,上市民企越来越受到海内外投资者的追捧。这种罕见的景象催促着更多民企涌向资本市场。

  股市热浪袭人

  自去年以来,无论在境外市场还是在本土的资本市场,中国民营企业直接上市都呈加速趋势。

  根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自去年6月19日中国股市IPO重新开闸后,第一家公司中工国际(002051.SZ)开始上市交易,其后一年时间内,已有113家公司完成IPO,而民营企业达到55家。 Wind资讯是国内一家知名的金融统计公司。

  上述113家IPO公司中,89家为中小企业板公司,而其中的55家民营企业公司更是全部来自中小企业板。

  而在所有A股上市公司中,实际控制人为个人的上市公司数量已经达到近450家。不过,其中很多是通过借壳、职工持股等方式来实现的,并不是民营企业直接IPO。

  在过去十几年间,中国内地股市一直是国有企业的天下。长期遭政策歧视的民营企业不得不选择在海外上市,2001年12月10日,总部设在绍兴的浙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并成为内地第一家在香港主板市场发行H股的民营企业。

  而此前,内地民企在港上市均以红筹形式。数字显示,1999年在港上市的内地民营企业不到5家。但截止到2006年底,有近200家内地民营企业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占在港上市内地企业数量的半壁江山。

  中国内地民企受到投资者的狂热追捧,仍是最近两年发生的事。今年8月16日在中国内地A股上市的浙江报喜鸟服饰股份有限公司涨幅达280.95%。这家企业从2002年就开始上市辅导,恰逢资本市场进行股权分置改革暂停上市而搁置。而在去年年末上市的网盛科技首日涨幅达345%。

  几乎所有的分析者都认为,中国未来的强劲的宏观经济和良好的公司业绩是民营企业在资本市场受追捧的原因所在。

  在本轮牛市中,民营企业依托在资本市场融得的资金获得了难得的发展良机。以2004年在中小企业板上市的苏宁电器((002024))为例,该公司在2006年中旬非公开发行的2500万股股票被7家基金管理公司以48元的单价认购,再融资金额达12亿元。而其后,这家公司的股价最高达到74.5元。

  根据苏宁公司的计划,本次融资的资金将被用于连锁店面开设、信息中心的建设以及建立物流基地。这无疑再次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上市三年,苏宁电器销售复合增长率突破75%,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近100%,给投资者的回报更是达到近30倍。

  除了在资本市场融资之外,一些民营企业也开始从实业转向资本运作。

  杉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执行总裁胡海平承认,杉杉将从一个服装制造企业转身成为一个跨国投资财团,“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参股商业银行,这样可以低成本地建立管理团队”。除自己的杉杉股份外,他们控股了中科英华(600110.SH),并参股宁波银行(002142.SZ)。

  同是服装企业的雅戈尔,也因为投资中信证券、宁波市商业银行,在资本市场投资收益巨大。

  带着金脚镣跳舞?

  在本轮牛市中,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出现在海内外资本市场上的新面孔大都是以前不愿意抛头露面的“隐性冠军”——他们在细分行业中占有巨大的市场份额,却鲜为人知。

  尤其是宁波的上市企业,表现尤为突出。今年1月在中小企业板上市的广博股份就是国内纸制品文具的龙头企业,也是2008年奥运会文具类产品特许生产商。

  随后上市的新海电气则是目前国内产销规模最大的塑料打火机制造企业,曾三次打赢国际反倾销官司,突破国际技术壁垒。该公司还是打火机安全与质量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

  4月上市的宁波天邦股份则在国内水产饲料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在深交所上市的宁波康强电子已成为中国国内最大的塑封引线框架生产基地。

  但两年时间涨幅已超过400%的中国内地股市能否持续下去?投资者已经明显信心不足,即便是一些民营企业,也对赶不赶这波上市热潮心存疑虑。

  国内低压电器行业最大产销企业正泰集团早在1998年便进入上市辅导期,然而在上市具体时间表上,企业方却一直表现得非常谨慎。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就曾表示要“慎提上市”,他给出的解释是:一些民企由规模较小的家族企业开始,逐步进入比较高速的发展时期,有许多管理问题需要不断去完善,要不断去夯实基础。如果为了赶时间、套钱上市,很可能使包装成为伪装,最终害了股民也害了自己。

  而皇明集团董事长黄鸣也认可这个观点,在今年11月3日召开的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上,他透露自己的企业虽然也有上市的打算,但认为“必须把管理团队、人才、企业文化以及企业发展目标完善好”。

  此前中国民营企业海外上市的教训现在仍被屡屡提及。在香港资本市场,民企股曾经接连出事:先有“欧亚农业”,再有“仰融事件”,而后又出了个“上海地产”。此后中国民营企业在资本市场经历过一段痛苦的恢复过程。

  浙江大学资本市场与会计研究中心执行副会长姚铮教授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不少企业家对于上市的是盲目的,但只有上市以后的企业才会知道,上市就好比带着金脚镣跳舞。

  湘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认为,民企上市的目的各有不同。一是通过上市套现推出;二是通过上市解决企业内在的危机;三是明晰产权,划分利益结构;四才是真正想国际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很多企业通过上市实现转身,比如同为服装企业的杉杉和雅戈尔都在成功转型,杉杉除了服装业,还投资高科技和金融行业,实现其投资财团的转身。而雅戈尔开始转向房地产,如今宁波最大的房地产公司和国际贸易公司都属于雅戈尔,它们的利润已经占据集团总收入的60%。雅戈尔的资金涉足旅游业、传媒、投资等多个行业。

  但是不是所有的民营企业都能实现这样的转身。对于海内外投资者热捧中国企业的现象,香港中原集团董事局主席施永青警告说,对于中国优秀的民营企业来说,融资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是现在资金太多,容易让企业做错事。”

  他解释说,上市后,从一个地方性公司可能变成更大的公司,但人才、应付危机的能力、管理系统都没有准备好,这等于一个人平时吃两碗饭,现在一下子吃10碗。“上市融资后,就有业绩的压力,这就容易造成盲目投资,导致很高的失败率。”

  法国巴黎融资(亚太)公司董事总经理朱东也认为,宏观经济形势和企业的现有的良好业绩有可能给企业造成一种冲动,通过融资扩大产能,这存在很大的风险。另外,在很多企业报表中,金融性投资收益占了很大一块,这也容易给企业一种幻觉——投资实业没有投资资本市场来得快。“在市场好的时候,这些企业要考虑储备余粮。”朱东说。

  (纪亮对本文亦有贡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