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纳思达侵权案败诉 国内通用耗材业受创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5日 13:57 北京联合信息网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
10月20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就纳思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纳思达”)“侵犯爱普生墨盒专利案”做出终审判决,判定涉案的爱普生专利有效,而调查所涉的纳思达等24家公司所出售的墨盒产品侵犯了爱普生专利,被禁止进口及在美国市场销售,这些公司分别来自美国、韩国、德国以及中国。法庭还发出“普遍排除令”和“禁止令”,要求所有进口商都不得将相关专利侵权产品进口和销售到美国。 针对纳思达等被告的“禁止令”与牵涉到整个市场的“普遍排除令”并发,令此次判决成为有史以来“337调查”在通用耗材领域最严厉的判罚,这项即将由美国总统亲笔签署的“终审判决”,不仅令扰攘多时的“纳思达侵权案”再无悬念,也成为这家正在全球范围遭遇侵权追诉的通用耗材企业面临的最沉重打击。 ITC的终审裁决出炉意味着,从10月20日开始,所有中国耗材企业的墨盒产品将会禁止在美国市场销售。 银联信分析: 尽管与纳思达同时涉案的一共有来自美国、德国和中国的24家企业,但是,业内普遍认为,在珠海设厂的外商独资企业纳思达,是这次“337调查历史上最严厉裁决”中最主要的制裁对象。 一、事件回顾 2006年2月,爱普生、波特兰等3家公司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交申请,认为向美国出口和在美国销售的墨盒侵犯申请人专利权,应进行“337条款”,停止这类墨盒和所有相关公司在美国境内与侵权产品有关的进口、销售、分销、营销等行为。 2007年3月31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 根据美国《1930 年关税法》第337 条款就纳思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纳思达”)“侵犯爱普生墨盒专利案”发布初审裁决,宣布爱普生的11项专利全部有效,认定24家公司所出售的墨盒产品中,有超过1000种型号的墨盒侵犯了爱普生的专利,并建议发布一个普遍排除令和停止令,要求所有被告停止向美进口和在美销售侵权墨盒,并禁止所有侵权墨盒进入美国市场。纳思达不服一审判决,认为ITC行政法官片面地对爱普生的所谓专利权进行了扩大化的解释,要求ITC对初裁意见复审。 2007年10月底,ITC发布终审判决,判定涉案的爱普生专利有效,而调查所涉的纳思达等24家公司所出售的墨盒产品侵犯了爱普生专利,被禁止进口及在美国市场销售,这些公司分别来自美国、韩国、德国以及中国。法庭还发出“普遍排除令”和“禁止令”,要求所有进口商都不得将相关专利侵权产品进口和销售到美国。 事实上,纳思达在美国遭遇“337调查”并非第一次,2006年7月,打印机巨头惠普公司也提起了“337调查”——惠普以纳思达公司生产的替换用“克隆”墨盒侵犯了惠普的专利为理由,向美国联邦地区法院和国际贸易委员会提起了上诉。 今年3月,在经历了几个月的调查之后,纳思达与惠普公司达成了和解,纳思达在承认了惠普专利的有效性,并且同意停止在美国以及惠普享有专利的其他国家销售某些墨盒产品后,惠普提起的“337调查”才宣告结束。 二、纳思达等国内通用耗材业受到沉重打击 针对纳思达等被告的“禁止令”与牵涉到整个市场的“普遍排除令”并发,令此次判决成为有史以来“337条款”在通用耗材领域最严厉的判罚。根据该判决,从10月20日开始,所有中国耗材企业的墨盒产品将会禁止在美国市场销售。此次涉案24家公司中中国企业占半数,除纳思达、格力磁电外,另外10家公司是纳思达、格力磁电和天威在国外和国内的贸易公司。因此此次“337条款”涉及企业完全为国内打印耗材主导生产企业,根据终审判决中国耗材厂商都将面临被迫退出美国耗材市场,从而使我国该行业在全球市场丧失极大的份额,可以说,ITC终审对于我国打印耗材业的打击无疑是灾难性的。 三、中国通用耗材业屡陷知识产权纠纷,声誉受损 早在2000年通用耗材的领军人物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下称“天威公司”)就已经历了国内第一场关于打印机耗材知识产权诉讼。2000年,爱普生在美国以侵犯知识产权为理由起诉讼天威公司。该专利纠纷案历时5年之久,一直到2005年以双方达成庭外和解而告终。 据珠海纳斯达公布在网上的资料显示,其是一家外商独资企业,还曾在去年获得珠海市政府颁发的珠海市外资企业最佳成长企业“金渔女奖”。而提起“337调查”的爱普生是一家跨国公司,来中国投资已经21年,早已深深融入中国经济生活之中。因此,尽管纳思达是外商独资企业,但是其在中国设立的公司在美国的“337调查”案中两次失利,受损最大的还是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的声誉。 四、国内通用耗材业发展矛盾隐现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通用耗材产业在全球蓬勃兴起,但在这一过程中,少数通用耗材厂商对知识产权的侵害,却构成了市场发展的不和谐音。由于许多侵权企业选择中国作为其生产基地之一,中国通用耗材产业也受其拖累,在国际市场口碑不佳,使“中国制造”因此而蒙羞。 墨盒看似小巧,但却具有高深的技术含量。墨盒、墨水和打印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设计是建立在打印输出质量和可靠性的基础上的。但是目前我国市场上的通用耗材厂商大多没有自己的专利技术,仅依靠灌装等形式进行生产,多年来,国内耗材生产企业单纯注重海外市场“量的拓展”而忽视了对自主创新技术方面“质的提升”,才使得纳思达等兼容耗材厂商频频遭遇“337调查”的“滑铁卢”。 此外,虽然通用耗材业规模急剧扩大,但通用耗材强力品牌寥寥可数。调查表明:目前国内通用耗材品牌总数超过了300家,另外从2005年开始国内有更多的大公司看准了耗材市场的巨大潜力纷纷加入进来,如TCL、LG、神州数码等,此外还出现了很多生产通用耗材良莠不齐的小厂家、小作坊。与通用市场规模呈现急剧扩大的态势相比,目前国内通用耗材市场强有力的品牌却是屈指可数,知名品牌只有原色、天威、格之格、耐力等几个,并且即便是这几个品牌,其品牌实力也远远没有达到可以直接挑战原装耗材的水平。通用耗材目前仅能够满足对打印质量要求不是特别高的普通用户的日常需求,但是针对于专业用户或者对打印质量要求高的用户,通用耗材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对于通用耗材而言,进一步占领市场必须通过技术上的改进来更多的提高性价比,但是,耗材标准掌握在原装耗材几个大厂家的手中,短期内想挑战原装耗材并不现实。面对原装耗材的技术优势以及假冒耗材的猖獗,通用耗材真是发展艰难、境地尴尬。 五、信贷风险与机会提示 1、中国耗材企业当走自主创新之路 有业内人士指出,此次337调查的最终判决可以说是耗材产业“盼望已久”的消息,因为它能够“还真正守法运营的中国耗材企业以清白”。有关专家希望,此次“337调查”能够成为中国耗材业的分水岭,令更多的企业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痛下苦功,走自主创新之路,让被国际同行讽刺为“中国仿造”的耗材产业,成为真正的“中国制造”。 2、“337调查”令通用耗材厂商的阵营逐渐发生分化 “337调查”自从在2000年开始进入通用墨盒领域以后,伴随着这一调查的逐渐深入,通用耗材厂商的阵营也逐渐发生分化。一部分通用耗材厂商开始痛定思痛,下大力气展开研发工作,逐渐确立了自身独特的技术优势和竞争能力,近年来的“337调查”中,中国本土几家较大的通用耗材厂商均因此而得以置身事外;而另一部分企业则开始在全球展开“运动战”,通过在不同国家设立工厂、贸易公司等手段,来回避越来越严厉的法律行动。试图依赖低成本、纯模仿的路径,不断牟取巨额利润。此次涉案的纳思达等20多家来自美、德、中等国家的墨盒企业,有相当一部分就属于这一类型的“游击战士”。 3、国内通用耗材企业应当内外兼修方能取得制胜先机 内在方面:通用耗材企业必须市场、技术、服务三手齐抓。目前消费者本身对通用耗材产品质量表示怀疑,如果原装耗材再进一步压低价格,这对通用耗材来说是致命的打击,所以通用耗材必须跟渠道紧密合作,建立一套有特色的销售、服务体系,吸引、留住消费者。如原色耗材公司2005年上半年在广州建立了国内第一家承诺为用户使用通用耗材提供打印机保修服务的“保外维修站”,解决了原装耗材“保修条款”中对使用通用耗材引起的保修问题。原装耗材所拥有的核心专利技术对于通用耗材来说是最大的技术壁垒,通用耗材要想达到与原装耗材对峙的局势,就必须有自己的专利技术。在此方面,格之格和天威等通用耗材厂商都投入巨资建立了自己的技术研发中心,并且天威还打出了“绿色耗材”的口号。紫光耗材也利用自己教育上的优势,与国家合作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参与制定国产耗材的标准。原色耗材在2004年年底就推出了独有的采用“碳零技术”的第二代国产墨盒。价格、技术、政策都有了,通用耗材就需要加大市场推广力度了,要利用自身渠道的优势,扩大品牌的认知度,让更多的潜在客户了解、使用通用耗材。 外在方面:耗材市场消费群体的增加以及一部分消费群体认知的改变对通用耗材业来说是个契机。日前,照片打印机市场急剧升温,家庭照片打印量特别是一、二级城市这方面的需求呈爆炸式增长,必然导致耗材产品需求的提升,另外,近年国内各企事业单位开始压缩运营成本,以前不计成本单一购买原装耗材的做法已有所转变,因此,通用耗材的市场日渐广阔。这就要求通用耗材厂家加大宣传推广力度,逐步拓展市场空间。 [本文由北京联合信息网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提供,未经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