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国烟草变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8日 01:18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朱光强 北京报道 本报记者 王晓晨/摄影

  近日,记者从有关渠道获悉,在中国烟草深层次的重组难以推进之时,国家烟草专卖局正在酝酿最新的强制重组方案,新方案预计要到明年底才能出台。

  事实上,烟草行业重组难题由来已久,云南红塔集团(以下简称红塔)与红河集团(以下简称红河)合并事宜就是一佐证——从传闻至今已经两年有余,至今仍然没有实质性进展。“从云南省政府及省烟草专卖局来讲,非常希望红塔与红河能够合并,但他们彼此敌意较深,互不服输,主要还是涉及到两个领导的切身利益,其他人都是无所谓的。通过此事可以预见,烟草后期的重组将极其困难。”近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红河集团中层员工向记者说出了对“二红合并”的看法,“如果国家强制合并,恐怕矛盾会激化,效果则适得其反”。

  “二红合并”的失败,使得“世界第四大烟草集团”的梦想宣告破灭,但是,这场浩大的重组运动并不会就此停止。

  壮大之需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与消费大国,但由于中国烟草行业实行的是“计划生育”制,有生产指标限制,同时,卷烟工业企业与数千个卷烟牌号规格都是“散兵游勇”的状态,烟草品牌集中度低、

竞争力弱、产品结构单一、创新能力差,目前行业销量前10名的品牌集中度还不足20%,根本无法与世界著名烟草品牌竞争,改革是迫不得已。

  2003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姜成康提出了“大品牌、大市场、大企业”的发展战略,随后,再次明确了培育十多个企业、十多个品牌集群的整合目标。中国烟草便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行业重组活动,“大鱼吃小鱼”的游戏不断上演。

  “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抱团打天下是中国烟草的必由之路,否则,小鱼小虾禁不起大风大浪。”以运作“如烟”而闻名的蜥蜴团队长官何坊风趣地做了比喻。

  在过去的一段时期里,烟草大省云南烟草的整合最为引人关注,2004年9月,云南中烟工业公司宣布:取消昭通、大理、春城、楚雄、会泽卷烟厂的法人资格,将其分别整合到曲靖卷烟厂、红河卷烟总厂、昆明卷烟厂和红塔集团。“九变四”后,曲靖与昆明卷烟厂又被撮合到一起,年产240万箱、仅次于红塔的中国第二大烟草集团红云集团就此诞生。同时,红塔也开始了跨省兼并,继早期收购长春卷烟厂后,2005年,红塔兼并海南卷烟厂、辽宁烟草工业,继续巩固了作为国内老大的实力。

  与此同时,上海烟草集团先后收编了北京、天津两大卷烟厂,以“中华”为代表的京津沪势力几乎辐射了整个中国东部沿海。以“白沙”、“

芙蓉王”为代表的湖南烟草也逐渐壮大为辐射华中、华南的强大势力。

  至此,一个以云烟、湘烟、沪烟为主要力量的“三国”鼎立格局业已初步形成,但是,一个围绕着整合的行业困惑一直都没有停止。

  整合之惑

  “总体来说,重组还是利大于弊,虽然一些小的企业失去了控制权,地方政府损失了一部分利益,但重组也壮大了行业本身,增强了竞争力,强势品牌愈加突出。”国家烟草专卖局一位官员这样告诉记者。他为记者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截至2006年底,白沙、红梅、红金龙、红河、黄果树、红旗渠、芙蓉和哈德门等8个品牌产销已经突破百万箱,其中白沙、红梅、红金龙销量超过150万箱,销量排名前10位的销售比重达到31.9%。“在几年前,百万箱还是一个遥远的梦想,对于今天的成绩,重组功不可没。”这位官员显然很得意。

  然而业内专家认为,重组没有错,但重组的方式很关键,是行政干预还是市场推动?目前中国烟草的整合完全是强制手段的结果,生拉硬拽,是一场彻底的“包办婚姻”,弊端也许短期还看不出来,但迟早要爆发。

  “如果不是零资产划拨给南方的烟草集团,那么我们将是老大,重组时也是去吞并别人,宁做鸡头不做凤尾。而现在我们辛苦培育起来的品牌就会逐渐消失。”北方某卷烟厂的一位高层向记者道出了苦衷。“我们还是幸运的,另外一个城市的卷烟厂连话语权都给剥夺了,基本就是一个车间了,什么都得听别人的。”

  对此,红云集团总裁朱绍明的话颇具代表性,他认为,企业的合并重组不是简单的1+1=2,也不是简单地取消企业法人资格,联合重组必须使资源得到有效整合,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达到1+1>2的效果。

  看来,重组的效果并不是单纯量的突破,而是为技术创新与品牌扩张打下基础。但是,对于质量的控制却并不乐观。据知情人士透露,在百万箱品牌中,有包括白沙、红河在内的多个品牌均是异地代工,质量根本无法做到统一,这为品牌的扩张埋下了隐患。

  “强制重组,不是心服口服的,人事问题最为突出,矛盾也最为激烈,往往都是面和心不和,加剧了企业的内耗。”有人为企业的竞争力表示了担忧。红塔集团董事长柳万东也表示,重组后,在一体化战略的执行上,确实遇到了不小的阻力。

  面对“穿透力”疲软的状态,很多企业也无可奈何。对于即将到来的新一轮重组浪潮,很多人更是感到身心俱疲。

  再组之难

  目前,新一轮重组的焦点无疑还是集中在红河与红塔的兼并,对于一直无法整合的原因,云南烟草的高层人士表示,二者的文化差异较大,不适宜重组。对于此理由,有专家认为实属找借口,因为两个企业毕竟在一个省内,地域文化相近,彼此了解。相比较而言,红塔远跨东北重组的文化差异更大。

  对于“二红”的未来走向,一位资深的烟草人士表示,二者最少应有5年的过渡期,待双方企业在市场功能健全、竞争成熟后再重组不迟。然而,双方企业员工对此有着不同的想法,“这太折腾了,最好不要重组,如果重组就要尽快”。

  经过了几轮重组后,各集团企业虽然规模庞大,但组织管理效率普遍低下,一些企业甚至患上了大企业病。在此基础上,如果再次进行强制重组,风险可想而知,这也正是目前国家烟草专卖局最为头疼的。

  “其实烟草新一轮重组的困难在于大领导的安置,最好的办法是进国家局,但国家局也没有那么多位置。”熟悉烟草人事变更的人士私下向记者坦承,“至于资源的整合优化、品牌资源的管理、渠道网络等问题,毕竟那是重组后考虑的了,都可以慢慢解决。”

  难道烟草行业的特殊性质决定了人事改革才是行业向纵深推进的障碍吗?烟草专家周阳敏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烟草企业背后的利益再分配是重组难以进行的核心,而根源是烟草公司与烟草专卖局分家,即政企分开。

  据记者了解,继工商分家后,中国烟草已经将政企分开、流通体制的改革列为今后的重点改革目标。然而,业界普遍不看好,有专家直言,中国烟草的重组是外国烟草的推动,看来,深层次的改革依然需要外国烟草来教授。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