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机场建设费遭航企消极抵抗 第三方运营或能解决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6日 21:01 中国产经新闻

  选题策划/本报记者 何建华

  策划执行/本报首席记者 严娟娟

  航空企业拖欠航油费被停飞事件刚落,航企“赖”机场费又起。

  日前,中国民用机场协会首次公布各航空公司拖欠机场费的排名,国内30家主要机场欠费逾12亿元。

  业内分析人士表示,解铃还需系铃人,管理部分应加快机制改革步伐,使航空业的各个环节竞争充分,从而促进航空业的健康和谐发展。

  航空公司集体“赖帐”

  记者从中国民用机场协会官方网站上看到,该协会在接到一些会员机场关于航空公司长期拖欠费用影响正常运营的反映后,对航空公司拖欠机场费用一事展开调查。

  然而,调查的结果却让中国民用机场协会大吃一惊。调查显示,共有21家航空公司,共欠30家机场的费用超过12亿元人民币,几乎中国所有的航空公司都欠机场费用。在个别机场,航空公司长期拖欠的费用总额累计超过千万元,甚至达到上亿元人民币。而据中国民用机场协会秘书长王健说,本次调查统计为账龄3个月以上的拖欠费金额,“还不包括3个月以内的欠费情况。”也就是说,如果全部计算在内,欠费的数目还会更大。

  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依据国内各航空公司拖欠机场费用3个月以上总的欠费金额,机场协会对国内航空公司做了一个欠费排名统计,结果东航、南航、海航、国航等中国四大航空公司分列前四名。

  据悉,这30家机场中,北京、上海和广州的机场作为国内的主要枢纽机场,旅客吞吐量占了国内全部机场的九成以上,而航空公司拖欠机场费的绝大部分也来自以上几大机场。

  王健表示,航空公司拖欠机场费正在成为一个对机场运营和管理造成极大影响的问题。航空公司拖欠机场费增加了会员机场运营和管理压力,侵犯了机场行业的合法权益。

  两强相争互不得利

  对于中国民用机场协会的做法和说法,几乎所有的航空公司都选择了“沉默”,似乎都通好了气。国航、东航、南航相关人士针对此事,或表示尚不知情,或表示无法回答。一些民营航空公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无法发表评论”,也不愿对拖欠费用的具体名目予以公布。

  但据机场方面的人士表示,此次航空公司拖欠的费用,大部分是曾经饱受非议的机场建设费。就在本月初,民航总局决定将机场建设费持续收缴到2010年。

  民航总局的解释是,机场建设费征收后,纳入中央财政统一集中管理,其中50%返还该机场,其余50%由民航总局统一调配,“主要用于各地机场的建设和奖励航空公司进驻”。

  但是,民航总局的良好愿望并未能实现。一方面,本应向航空公司收取的机场费难以实收,无法用于机场建设;另一方面,由于机场建设经费欠缺,机场生存难以为继,便继续向普通乘客收取机场建设费。于是,双方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不肯让步,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于是,受害却是无辜的乘客,因为他们需要继续交这笔钱。

  此次航空公司集体拖欠巨额机场建设费,就是问题的集中爆发,也让这项看似双赢的收费变得异常尴尬,也让消费者不满。

  需引进第三方“润滑”

  “造成这一尴尬的根源,在于体制问题。”一不愿具名的航空运输行业专家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他指出,在航空产业链中,正常的模式应该是,机场应该作为上游产品生产者,提供相关的服务给航空公司,最终由航空公司提供终端产品给消费者。

  但是在我国,产业链的上端还是处于相对垄断地位,如航油、机场等这些产品航空公司是无法通过市场来选择的,往往在一个地方只有一个机场和一个航油供应商选择,相关产品的价格完全由航油机场说了算。个别机场依仗其自然垄断地位,对不同航空公司提供地面服务及收费有不公平对待和歧视的现象。而在下游航空公司领域,竞争激烈,消费者可以完全享受市场行为带来的优惠。

  “而这样对航空公司是相当不公平的。于是矛盾激化,便出现了当前的‘赖账事件’。”他建议,我国可以借鉴欧美国家的做法,将机场地面服务与机场建设管理分离,机场地面服务形成一个独立的行业,由第三方来运营,并形成充分的竞争,使航空公司有更多选择,不再直接和机场发生经济利益关系,这样机场和航空公司之间的矛盾便迎刃而解了,消费者也可从充分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实惠。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