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民用企业参与航天产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4日 22:20 中国产经新闻

  雷海超

   中国航天自1956年创建以来,坚持独立自主,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和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航天开始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相关产业领域,已成为全面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战略性产业。

   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日前指出,积极引导多方投资发展卫星应用产业。

  航天产业投资

  与回报都惊人

   航天产业的投入非常惊人,一架航天飞机仅研制费用就高达100多亿美元。这也难怪当年美国阿波罗号航天飞机升空之后,一份美国报纸的标题是:巨大的钻石成功升空。但航天业的回报同样不容小觑,其中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这需要一个过程,”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院教授焦维新认为,“就像1957年前苏联发射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时,谁也没有想到几十年后,卫星会带来如此巨大的经济效益。”

   据美国宇航局专家统计,美国有30000多种民用产品得益于研制

航天飞机发展出的技术,如GPS卫星导航定位仪、“太空食品”和“太空药品”、卫星电视、电话等。据记者了解,中国近年来的1100多种新材料中,八成是在空间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的,有1800多项空间技术成果已应用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有3000多家民用企业参与到载人航天的生产、研制中。中国航天技术对未来本国GDP究竟将发挥多大作用,还取决于相关产业民用化程度。

   航天领域目前最具有产业特征的,莫过于卫星制造业、卫星发射服务、卫星应用服务和地面设备制造业。从卫星数据的国际市场行情来看,1幅某一特定地区的普通遥感卫星图像价格为75美元,1幅高清晰度卫星图像价格为1800美元,1幅“陆地卫星”的主题图像(如能显示矿物分布的图像)价格达3500美元。以预测农作物生长为例,需购买多张高质量卫星图像才行。中国研制的卫星费用低、质量好、水平高,在世界上排位处于前3-5名。其中,返回式卫星、导航卫星名列第三,

火箭发射、气象卫星、资源卫星名列第四,通信卫星名列第五,这些都为我国航天业的发展带来非常有利的因素。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副总经理许达哲说,我国共发射了数十颗气象、资源、通信、海洋卫星,载人航天工程也有了良好开端,但目前很难准确测算出航天究竟创造了多少产值和利润,但今天的百姓生活已经一刻也离不开航天科技。

  引导多方投资

  卫星应用产业

  孙来燕表示,从国外来看,航天产业的市场都已经比较完善了。我们国家在这个方面也开始做出一些努力,但从现在来讲,我们国家航天的投资大部分还是来自于政府,也就是说我们在这个问题上首先要注重培育起使得航天产业能力发展的市场,这是最关键的。因为不管是投资还是融资,对企业来说总是希望得到回报的,得到回报也就是要有利润,所以我们在这方面也正在努力地研究探索如何培育航天产业这个市场,如何扩大需求,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使得航天产业做强做大。当然,我们现在还是鼓励方方面面能够有一些投资,不光是政府,也可以是来自企业的,来自方方面面的。

  “中国已经有3000多家民用企业参与到载人航天的生产、研制中,包括电子行业、元器件、原材料、飞船材料等很多方面。”航天科技集团空间研究院研究员刘济生说:“目前有些载人航天的研究成果已经反馈到了民用技术中,如热控、遥控、遥测、航天服技术等,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目前还很难测算出具体的经济效益,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离不开航天技术。从长远看,前景无可限量。”

  《航天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提出,要加强行业管理,积极推进投资主体和投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完善航天投融资体制机制。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社会资金进入航天科研、生产、商贸领域,逐步形成航天科技自主创新的风险投资机制,实现投融资渠道多元化;按照国家制定的税收激励等政策,鼓励航天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加大

自主研发投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