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同昕生物 卡位CRO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4日 01:52 《投资与合作》

  依靠中国低廉的价格,实现动物药理试验与分析,北京同昕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在全球CRO医药外包链条中确立其地位。

  记者 何宝荣

  在欧美的医药研发领域一直以来都被一些“技术”型的问题所困扰,众所周知在医药研发领域,临床前的动物试验至关重要,而最好的试验动物就是猴子。但是,在欧美地区,如果一家医药研发公司承接一个28天的毒理实验,实验用一只猴子的价格就高达3万美元。然而,高昂的动物费用还不是问题的关键,动物权利组织以及媒体舆论都成为猴子药物试验最大的阻力,甚至美国有的州正在制定一些限制用猴子等动物作为商业试验的法律。正是由于这些问题使得欧美医药企业开始把动物药理试验外包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中国低廉的成本优势使得越来越多的欧美企业把这个领域外包给中国企业。据本刊记者调查,在中国,在P3实验室的无菌环境中生长、身上没有其他种类

病毒和细菌对实验构成干扰的猴子每只价格在4万元左右,是美国价格的1/6。而同昕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昕)就是当下中国该动物试验外包领域新近崛起的一家公司。

  “美国做一个新药投入的费用昂贵,他们愿意将部分研究外包。我们的CRO就是用我们的技术给这些企业测试新药,分析新药什么时候药效达到高峰,什么时候能排泄出去,这叫药理动力学;药物进入身体后代谢身体的什么部位、到哪里去了、哪里吸收最多,这叫药物代谢学,这就是PK、PD,还有就是毒理,分析新药到底有什么副作用。这些技术含量还不高。”同昕CEO焦守恕对本刊记者说。同昕希望成为新药研发的可靠伙伴,但是不愿意做低端的药物合成。“更高技术含量的就是用动物模型来做药效,比如测试骨质疏松新药,那就先让猴子骨质疏松,然后去治疗。”

  据焦守恕介绍,同昕的动物试验室是在2005年1月28与首都医科大学合作建立,学校拿25%的分成。同昕的任务就是取得合同,同时做技术指导。目前已有的国内外客户包括美国Bone Biologic、以色列ImmuoGene、英国NeuroSolution、加拿大PharmEng Innovation、北京博奥生物和美国Lundbeck research等公司。目前实验中心拥有上千只猕猴和成百只食蟹猴,除了能提供药理、药代、毒理和安全性动物实验外,最大的技术优势是能够根据研究项目的需要,设计和制作人类疾病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用以进行疾病发生、发展、转归机制和阻断的研究,也用于药物、诊断制剂及医疗器材临床前效果评价实验。目前已经创建的猴子模型有帕金森病、老年性痴呆、缺血性脑中风、器官移植、冠心病、骨质疏松、自家免疫性疾病和疼痛等动物模型。

  同昕的另外一项业务就是致力于将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等领域最先进的科研成果应用于临床,运用自主

知识产权的技术,研究开发人类重大疾病的早期无损伤性诊断技术和治疗技术。

  到目前,同昕申请了两项中国专利:一是用于鼻咽癌筛查、诊断和治疗效果预测的ELISA试剂盒。这种试剂盒灵敏度达到94%。特点是简便,取病人的一点血清就行,一个半小时出结果,适合基层推广。试剂盒还能检测治疗的效果,在病人的治疗中一直使用。二是肾移植免疫排斥三联基因尿检法及试剂盒和诊断试剂。

  “经过一年多时间我们把研究变成了产品,所以申请了发明专利,下一步就是产业化。”经过两年发展,同昕现在拥有一个100多平米的小试验室。试验室投入大,功能很齐全,可以用来批量生产试剂盒。“除了诊断的试剂盒成果外,我们还在研究相关治疗药物。”焦守恕对同昕的将来表示出很大的期望,“在医药研究上,我们的

竞争力是坚持自主创新。国内很多企业给国外做化学终端,化学合成污染环境,劳动力都是低端劳动。而我们要坚持高精尖的方向。”

  除此以外,同昕现在还在进行的项目有:早期膀胱癌快速筛查尿检法、心肌缺血快速复苏的单克隆抗体以及生物工程人工肝脏等。诊断产品仍未形成生产力,CRO也不过刚刚起步,2006年为公司带来5万美元的收入,今年预计创收12万美元,焦守恕预计2008年公司CRO业务的收入将达到37万美元。同昕计划在5-7年内登陆纳斯达克。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