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张玉浦:德赢思路下的陕汽速度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3日 02:58 第一财经日报

  陈黛

  在张玉浦看来,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和谐发展阶段。“就是要考虑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效应、环境保护、人文发展等方面的关系,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这是每个企业都应该考虑的问题。”

  重卡企业的发展除了受宏观经济影响,更在于企业自身的努力程度。“十一五”期间是重卡企业发展的黄金期,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市场,都有着巨大的需求,张玉浦希望把握住这一良机,带领陕汽再上一个台阶

  40年前,当张玉浦大学毕业之后首次到陕西省岐山县曹家乡工作时,他没有想到,陕西汽车制造厂(陕西汽车集团前身)这个他参与筹建、位于中国偏远的西北地区的三线企业,今天能够成为中国重型卡车的五大生产基地之一,张玉浦也见证并亲历了几十年中陕汽遭遇的每一次风风雨雨和发展机遇。

  尽管张玉浦一年里会有多次机会来北京出差,而此次在金秋十月里来到北京,他感到格外不同。“因为我有机会亲耳聆听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并能够把十七大的精神尽快贯彻到企业的经营发展中来。”10月16日,十七大代表、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玉浦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张玉浦注意到,此次十七大报告里,胡锦涛总书记多次提到了产业发展,并提出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这让张玉浦感到了肩上的压力和重任。“正是科学发展观为中国企业的健康发展指出了光明大道。”张玉浦说。

  创新带来的“陕汽速度”

  从一个三线小厂发展为今日产值和利润等指标都在全国领先的重型汽车工厂,在张玉浦看来,这条路尽管并不平坦,却有迹可循。“创新”二字则始终贯穿其中,这包括了诸多方面: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等。

  张玉浦回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在陕西汽车制造厂从机修车间的技术员升为厂长这个过程中,他和陕汽的员工并没有意识到企业和产品的品牌的重要性,也没有意识到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以及这些对企业至关重要的影响。因为那时,能开出工资、让员工吃饱饭是最重要的。

  改革开放后,大批涌入的外资以及张玉浦数次走出国门的调研和考察经历,让他意识到,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与其品牌建设、技术创新等因素都息息相关。在当时,这些对于一个处于西北地区、与国外接触很少的工厂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也不为很多人理解。

  如何创立中国自主的重型卡车品牌,如何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并实现创新,是张玉浦一直不停思索的问题。“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们就有意加强了技术方面的资金投入,并积极和国外大公司联络洽谈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张玉浦回忆道。

  走过十几年来的改革和创新之路,由张玉浦主导的中国重卡企业的发展模式产生了厚积薄发的效果:最近五年来,陕汽的年产值、销售额和净利润等多项指标,都保持了60%以上的年增长率。今年以来,陕汽的表现更是势如破竹:1至7月份产销超过4.3万辆,同比增长达到104.06%。

  张玉浦透露,在今年前9个月里,陕汽集团已经实现工业产值13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21亿元。“今年这个增长速度确实很快,所以,业界给我们一个美誉‘陕汽速度’。”张玉浦骄傲地说。

  此外,困扰中国汽车工业的“走出去”难题也从一定程度上得到破解:今年6月18日,陕汽的汉德车桥技术出口印度,实现了中国汽车零部件技术出口零的突破。这些表现不仅意味着陕汽的高速发展,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汽车企业的生存质量。

  说起这些,张玉浦格外自豪:“你别小看这个技术出口,这可是一个里程碑,不但我们自己公司的员工感到骄傲,在业内也是很鼓舞士气的。”

  发布“卡车司机生存现状蓝皮书”

  从去年起,陕汽组织了研究人员对重卡汽车司机的工作状况进行调研。张玉浦说,此举是为了从重卡汽车的最直接使用者那里了解到他们对产品的意见反馈。

  “我们也更想知道他们真实的生活状况,毕竟他们很多时间是在我们生产的汽车里度过的。”张玉浦说。

  正是出于对卡车司机们的生活状况和需要的关注,陕汽在今年4月发布了《中国卡车司机生存现状蓝皮书》以及《陕汽重卡客户关怀工程》,从一些产品设计细节和对卡车的售后服务等方面入手,给予了卡车司机真正的关爱,实现了中国卡车企业在服务理念上的新突破。

  张玉浦自言这个行为除了让卡车司机拍手称赞,也在行业内开了个好头。“我希望能为其他企业和其他行业树立个良好的示范,大家要跳出单纯追逐利润的小圈子,实现企业与消费群体的和谐平衡。”张玉浦说。

  正是基于对卡车司机的调研,陕汽在对其德龙F2000型卡车进行改进时,特地加大了驾驶室的空间设计。张玉浦告诉记者,如果只考虑节省成本的话,驾驶室的空间不需要太大,能够容纳一个人即可;而如果考虑到卡车司机长途旅程的辛苦,就应该加大驾驶室空间来提高司机的舒适度。所以,德龙F2000型卡车的驾驶室包括了卧铺和能够让司机站立的足够空间。

  新的德龙F2000型重卡因为这些以人为本的设计创新,从前年开始大量投放市场后,受到了广泛欢迎。据张玉浦透露,今年1~9月份,德龙F2000已经占到了陕汽汽车销售数量的40%。

  在服务方面,陕汽也在今年斥巨资推出“大S服务”工程,充分利用陕汽优势服务链体系和陕汽“放心工程”的基础,形成了拥有3100家全球最大的卡车服务网络体系、联合呼叫中心和千辆服务车辆GPS全球定位服务呼叫及服务监测等。

  此外,陕汽还将德龙、德御产品保修期延长了50%,提出18个月不限里程保修承诺。

  正是这些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产品质量和贴心服务,让陕汽实现了飞跃。在今年9月,在由国家质检总局等单位主办的“中国名牌”授牌仪式上,陕汽集团旗下“陕汽重卡”、“汉德车桥”双双荣获“中国名牌”称号,创下了汽车行业的名牌纪录。

  在总结上述成绩和经营理念时,张玉浦特意提及的是陕汽集团于2000年开始实行的“双优工程”,即“以用户满意为宗旨,生产同行业最优产品,提供同行业最优服务”,目标是 “打造中国商用车金牌”。如今,“双优工程”已经在陕汽集团旗下19个子公司内,无论是企业的管理、研发、生产,还是企业的质量、品牌、营销等各个环节,都得到了全面渗透。

  张玉浦承认,今天的局面来之不易,而未来的道路也并不平坦,有机遇有挑战,而他将全力以赴。

  应对重卡市场“不和谐”问题

  在张玉浦的办公室里,他背后的墙壁上醒目地悬挂着一幅字画:德赢天下。这是他的做人理念,更是公司治理的根本所在。

  在张玉浦看来,与改革开放初期不同,目前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和谐发展的阶段。“就是要考虑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效应、环境保护、人文发展等各方面的关系,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这是每个企业都应该考虑的问题。”张玉浦说。

  近年来,随着城市基础建设、

房地产等行业的蓬勃发展,作为运输和物流业主体的重卡行业也迎来其发展机遇期。近一年来,重卡行业势如破竹,并有保持持续高速增长的趋势。以今年1~9月份的数据为例:重卡累计销售374895辆,同比增长70.09%,是整个汽车行业中增速最快的细分市场。

  活跃的市场、高速增长的销售数量,本该是张玉浦感到欣喜的。可是,与此同时滋生出的一系列“不和谐”问题也让他忧心忡忡。比如重卡产品的油耗大、尾气排放量大造成的对能源和环境的严重破坏;有些商业团体在国家大力治超的限制下仍然屡教不改,无度增加运载量,对司机生命安全和基础道路造成了严重破坏;还有一些重卡企业在对外合作中以非正当手段获取他人核心技术、造成不良影响等。

  “这一系列问题的发生,都是重卡行业的科学发展中的不和谐声音。”张玉浦说道。正是这样,他提出了“德赢天下”的理念,并将之作为人生信念严格恪守。

  张玉浦告诉记者,“德赢”是超越“自赢”和“共赢”的一种全新的商业发展模式,“是指企业自身与商业伙伴、消费群体、社会利益之间的应该以‘德’为本,注重全方位的发展平衡,它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商业态度,而非纯粹的商业关系。”张玉浦解释说,这也是“德赢”与“自赢”、“共赢”的不同之处。

  张玉浦将陕汽近几年的若干举措归结于“德赢”思想的指导。如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大大提高了重卡的经济性能和节油性能;从2006年开始,陕汽整合潍柴动力、法士特变速箱和汉德车桥等领先的零部件厂商,形成了国内最具优势的“黄金

供应链”体系,全面提高了整车和零部件的领先地位并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时,陕汽出于人文关怀发布了关于卡车司机生存状况的调查报告,适时推出了运煤王系列产品,有效地缓解公路超载压力。这些举措除了秉承了“德赢”思想,始终把用户利益、社会利益放在首位,也为陕汽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成就和为业内赞誉的口碑。

  “这一发展模式是值得中国重卡企业去推敲的。‘德赢’将是一个宏观趋势,陕汽已经凭借这一发展模式走出自己的发展道路。” 张玉浦说。

  张玉浦也预言,在和谐社会及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之下,这个趋势将在不久的将来、在不同的领域和行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在张玉浦看来,重卡企业的发展除了受宏观经济影响,更在于企业自身的努力程度。“十一五”期间是重卡企业发展的黄金期,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市场,都有着巨大的需求,张玉浦希望把握住这一良机,带领陕汽再上一个台阶。

  “陕汽的目标是在‘十一五’期间实现300亿元产值,到2012年达到500亿元。”张玉浦说。同时,在今年已经有几千辆重卡汽车出口的业绩基础上,企业还会积极尝试“走出去”,因为国际市场的需求量也很大。

  “这些目标是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而制定的,没有好高骛远的成分,我觉得能够实现。”张玉浦话语中充满了信心。

  张玉浦

  ●1943年3月出生于河北省南皮县

  ●1965年8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

  ●1968年1月,到北京汽车厂工作

  ●1969年4月,到陕西汽车制造总厂参加筹建工作

  ●1976年,任陕西汽车制造总厂设备科科长

  ●1984年8月,任陕西汽车制造总厂总经济师,常务副厂长

  ●1990年9月,任陕西汽车制造总厂厂长

  ●2002年2月,任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发代号:3-21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