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疏困文化产业资金饥渴 产融政策双箭齐发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3日 00:10 21世纪经济报道
见习记者 申剑丽 因为编撰中国“文化产业投融资年鉴”,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金融中心主任喻文益最近频频接到咨询电话。 《2007文化产业金融年鉴》已经筹备近一年,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从业者通过各种途径找到喻文益,咨询投融资相关事宜。甚至在北京举行“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论坛”上,喻在间歇也“不得安宁”。论坛结束,喻又被企业家请到饭桌上,继续攀谈。 企业家们关心的是,“在一个新兴的产业领域如何找项目或找钱,地区政府的态度支持力度如何”,喻文益说多数企业家并不了解这一行的政策。 北大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王筱芸则称,一些投资文化产业的企业,最关心投融资政策和税收优惠,但很多问题的答案并不明确。 “文化产业的整体促进政策已经明晰,但具体投融资政策的细化和梳理是个问题。”王筱芸说道。 据消息人士透露,几部委正在起草全面的“文化产业投资指导目录”,有望于近期出台。 “目录”将对散见在各种规章中的文化产业支持政策,进行梳理和明确,意图整体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进程。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也提出,要加强文化建设,“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 随之而来的,则是长期因无形资产评估困难进而导致的融资体制,有望获得解决方案。银行、私募基金等金融机构正在行动。 犹豫的资金 安卫华是关心文化产业投融资政策的人。 安是中国新闻联合出版社、《中国新闻聚焦》杂志社、中国专家学者协会的负责人,人脉颇广的他,仍然为旗下单位的资金来源愁得蹙眉头。 在相关融资论坛上,他全程跟定了喻文益,请教具体的融资细节。此前安先后找过多家银行,可银行的答复是无明确的质押和担保品,无法放贷;且对民营书企的贷款先例很少,操作困难。 同时,他也四处打听风险投资信息,可投资经理给出的答复通常是“对行业还不太熟悉,先了解了解,再看”。 这种犹豫,联想投资公司董事总经理陈浩也曾有过。联想投资成立于2001年4月,是联想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从事风险投资业务的公司,总部设在北京,重点投资于“运作主体在中国及市场与中国相关的具有高成长潜力的公司”。 不过在文化产业这一块,几年来联想投资采取的是观望态度。陈浩坦承,“毕竟是个新兴产业,比较谨慎,要看政策变化,对产业的熟悉也有个过程。 目前风险投资进入的主要是网络传媒,在广播、电视、平面媒体、有线网络和内容制作等领域,尚有诸多限制。 随着网游、数字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势头,联想再也坐不住了。今年9月份,联想在文化产业领域投下了第一“注”,支持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水晶石影视动画子公司。 虽说联想在文化产业的第一步迈出了,而更多的风险投资商尚在犹豫中,“调研中了解到,很多投资家,包括外国风投,他们进入国内园区时,很关心对文化产业的特殊政策,不太清楚的就暂时作罢”,王筱芸介绍。 在银行贷款和VC的犹豫之中,文化产业始终没有迎来繁荣的景象。而文化企业的资金饥渴也越来越显性。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主任杨淦透露说,2007年,北京市申请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有386个,项目投资总额超过350亿,而实际财政每年确定的拨付资金仅为5亿。 投融资瓶颈 由于文化产业特殊的行业属性,目前遭遇资本冷遇并非不可理解。 原因之一在于,产业政策本身还不够清晰。有文化部门相关处室负责人近日向本报表示,“企业感觉到政策不明确,可能和一些政策未落实有关,就像隔着玻璃门,明明看到里面有,却进不去”。 该负责人坦言,由于文化产业涵盖范围太广,现有的政策往往散落在各个部门规章中,只专注于某方面的企业无法全面了解,同时各个地方政府的具体政策也不一样,企业无法一一穷尽。 但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现实发展情况是,处于初创和上升期的产业,资金的追加和投入极为关键,“急需将散见各处的政策梳理归总起来,做出总的指导方向,对行业产生切实的指导”。 “产权结构不明晰导致中国文化产业的价值链被人为分割,投资者利益的顺利实现难以保证,更加使得风险资本裹足不前。”一位业界专家说。 原因之二在于,文化产业的特殊属性导致融资的程序复杂。“在政府拨付不足的情况下,这些文化企业要想取得银行贷款或风险投资,又处于明显弱势。”杨淦说。 例如,文化类公司申请贷款时,自有资金或营业额太低,投资人风险太高,银行自然不放心。 再则,“由于文化品牌价值难以评估,现阶段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还很难”,杨淦分析说,这背后的原因在于对文化创意及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估,缺乏科学的评价机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承惠也指出,由于无形资产为非标准化,而非标准化的金融产品在资本市场上,很难具有流动性,这是一个长期的难题。 产融政策突破 面临这些瓶颈和难题,相关部门在行动。 宏观上,一份涵盖全面的全国文化产业投资指导目录正在打造。有关主管部门拟通过这份全方位的投资指导目录,梳理散见在各领域各地方的全部政策,明确政策细节,对企业投融资给予方向指引。 据参与起草该目录的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录按照国家统计局对国民经济行业的分类标准,将文化相关产业分为九大类,下又划分子行业及小类。 总目录将这些类别归总为“鼓励、限制、禁止”三类,刚好和此前国家统计局对文化产业的三层划分大致重合。 据中国社科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张晓明介绍,国家统计局将文化产业从内到外分为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 “核心层”是民营资本暂不能参与的领域,包括新闻出版版权、广播电视播出; “相关层”则已经由民营资本作为主导,主要是文化产品的生产,包括文化使用设备等; “外围层”里民营资本参与较多,包括网络文化、文化休闲、动漫游戏、广告服务等,“该层市场开放程度较高,政策预期比较稳定”。 目前,三部门各自的目录部分已基本完成,下一步将汇总到权威部门,出台总体文件。 根据该目录,各相关部门的具体政策将得到明确和推进。“今后还将由国家发改委协调,将相关的投融资、税收、出口等政策,梳理出来,通过这些法律、法规,保证目录的实施。”前述相关负责人介绍。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具体政策梳理甚至创新,也在进行中。在银行信贷方面,正在从无形资产质押贷款上进行突破。据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主任杨淦介绍,目前北京市已经与两家银行谈判过。 据知悉此事的专家张承惠介绍,交通银行北京分行作为试点,已经开通了产权质押专门业务,贷款期为三年,每笔小于1000万,包括新兴专利权、实用专利权,都可以参与质押贷款。 “试点7个月以来,已贷款超过1亿,受信企业15户”。 据了解,进行文化产业企业贷款试点的银行还有很多。“在商业银行压缩房地产贷款后,对文化产业企业的贷款,将是新的出路。”张承惠预测。 张承惠还介绍,银监会及证监会刚刚出台的一些文件,其中某些条款对文化产业特别有利。7月份,银监会出台的《银行开展小企业授信工作指导意见》,放宽了抵质押品范围,规定银行可开展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质押。 一些看似无直接关联的政策也将会大大促进文化产业。张承惠指出,“随着A股市场的问题逐渐解决后,监管层会着力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其中就包括发展中小企业板,尽快出台创业板”。 此外,最近证监会明确表态,产权交易市场正式纳入资本市场范畴,今后相关方面将有更多的规范和实施程序,其中就包括与文化产业相关的若干政策。 私募股权基金也陆续有尝试。中国电影网CEO、铁池基金管理公司总裁王国维正在创办电影类私募基金。王还透露说,目前国务院已批准相关的文化私募基金试点。 文化产业重新定位 无论是政府的投资指南,还是银行正在进行的无形资产信贷尝试,这些政策的新突破都处于一个更大的背景。 有关主管部门知情人士日前透露,“房地产领域投资如此之热,国家有意扶持和培育一些新兴产业,文化产业便是其中之一。” 对于国家政策如何重新定位文化产业,专家也给出了学术上的一家之言。“无疑,资金链一旦理顺,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将大大促进。但更重要的是,国家要尽量还原文化本身的产业属性。”喻文益提醒说。 喻分析称,充分发展的产业应该是可以交易的,以达到利益规模的最大化。而在现有政策下,不能交易的部分,可能形成利益集团,局部利益化,对整个行业发展不利。 而资金想追逐的恰恰是这些关键领域,对于附加的产业链,不太关心,“投融资体系要畅通,关键是打破一些不必要的垄断。与意识形态领域相关的部分,毕竟很少”。 学者张晓明也指出,文化产业和传统产业实无区别,同样需要遵循市场规律,在此基础上注意文化行业特殊的制度安排,但这些安排不能跟市场规则相冲突。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