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国制造应携手练内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2日 11:46 三湘都市报

  本报与今传媒、中南大学联合主办 应对国际信任危机战略研讨峰会呼吁“中国制造”应携手练内功

  记者 谭斯亮

  本报10月21日讯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进程中,与国际“对手”展开面对面交锋,已成为中国企业无法回避的焦点话题。然而近期发生的受污染食品、药品和玩具事件,却使国人一度引以为傲的“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受到部分发达国家政府和舆论的强烈质疑。面对如此窘境,中国企业该何去何从?

  10月20日上午,由三湘都市报和中南大学商学院、今传媒杂志社联合主办的中南大学MBA论坛之“中国制造”如何应对国际信任危机战略研讨峰会在长沙召开。国内知名企业广东格兰仕集团常务副总裁俞尧昌现场获聘为中南大学客座教授、MBA兼职导师,他以格兰仕的发展道路现身说法,与到会的业内人士、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中国制造”如何摆脱信任危机,在走向世界的发展过程中掌握更多话语权。

  【危机】妖魔化“Made in China”

  相关数字显示,作为世界工厂,中国企业的出口合格率达到了99%。而自“中国制造”信任危机发生以来,中国商品、中国企业多年来在海外辛苦建立的良好形象受到严重冲击。据说,美国市场上已出现标上“Chi-na-Free(不含任何中国元素)”的健康食品,用以告知消费者其产品无论原料、加工还是包装都与中国无关。类似“抵制中国货”的极端行径,竟成为商家促销产品的卖点。

  三湘都市报编委邱渭东认为,“中国制造”发生国际信任危机其实是全球企业利益冲突的一个必然结果。国内不少企业由于缺乏独立的品牌、技术和全球市场的渠道,对OEM和加工贸易出口的依赖极为严重,很容易使企业发展形成恶性循环。从“Made in China”到“Chi-na-Free”之间的巨大反差,应该引起全体中国企业的深刻反思。

  “在为欧美国家‘鸡蛋里’挑骨头而愤怒的同时,我们的政府、企业和媒体也应该反思自身在公共关系中、尤其是危机公关方面的缺失。”今传媒杂志社常务副社长杨志春提出,“中国制造”遭遇国际信任危机的原因很复杂,要扭转这种局势,如何自救应当成为政府、企业和媒体共同探讨的课题。

  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俞尧昌称,“中国制造”是通过成千上万家中国企业辛勤劳动打造出来的,代表了整个中国在海外市场上的形象。但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个品牌目前尚处于全球产业链分工的低端和下游位置,所以“含金量还不够高”。他直言,从这次信任危机可以看到贸易保护主义正在部分发达国家抬头,当“中国制造”被妖魔化为伪劣商品的代名词时,中国企业想在国际市场立足只会举步维艰。

  【反思】寻找“中国制造”竞争力

  “安全是质量管理和企业发展的第一要义。”谈及如何保护我国的企业和产品,湖南在线副总编王亚奇言简意赅。事实上,

食品安全与其他商品质量问题,的确是中国贸易多年来的一根软肋,从而为外界提供了攻击中国的极佳口实。

  中南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伟文对此表示认同。他说,中国人做事有个不好的习惯,觉得“差不多就行”。但是企业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一定要杜绝这种“差不多”思想,确保质量问题尽可能少出现。有了好的产品,才能拥有真正的竞争实力。要记住“100-1=0”的硬道理。

  俞尧昌认为,质量安全是任何企业发展都无法回避的问题,西方发达国家也不例外——前不久,高露洁、美宝莲等国际知名品牌也遭遇了“安全门”。对中国企业来说,在恶劣的环境中更应该自立、自强、自尊、自爱,无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在国际市场,都要好好珍惜“中国制造”这块品牌。中国的产品要有自我认识而不是自我保护,中国的企业必须提升国际竞争力,使自己变得更强大。从这个角度来看,挑剔的顾客正是企业改进技术、生产出更好的产品的最大动力。作为企业不仅要对消费者负责,还应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

  俞尧昌还指出,“中国制造”为全球市场带来的绝不是伤害和灾难,而是大量财富。“假如中国没有那么多物美价廉的产品大量涌向全球,假如美国都是自给自足的话,我相信美国的消费者和美国的经济至少会倒退几十年。”他据此认为,中国产品(企业)一旦完成资源整合,拥有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其市场竞争力势必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

  【出路】练好“内功”一致对外

  “市场经济下的企业竞争,是一种无国界的较量。”俞尧昌继而谈到,格兰仕一直坚持“从制造优势走向制造与创造优势并举、从市场全球化走向市场与品牌国际化并举”的发展道路。早在1998年,格兰仕就定位为“世界工厂”,目前已为250多家世界顶级名牌生产空调、小家电、微波炉等,70%产品出口到欧洲市场。在每年的德国科隆展、美国拉斯维加斯展、中国广交会等权威国际展会上,格兰仕都是最受追捧的中国参展商之一。

  但格兰仕的发展模式与国内大多数出口企业的“加工贸易”模式并不一样。俞尧昌透露,格兰仕已逐渐摆脱了早年低成本、低利润的OEM模式,转而向ODM和OBM两种模式发展。一是引进国际品牌的技术和装备,为对方生产;二是利用这些来自日本、德国的先进技术,投入自主品牌的研发和生产。目前,格兰仕自主品牌的产量约占总产量的30%,其他部分则是为国际著名品牌做ODM生产。

  业内专家则认为,格兰仕之所以能从世界级的加工厂走向世界品牌,长期掌握微波炉全球市场话语权,成为“中国制造”的骄傲,并不仅仅在于其低廉的价格战术,更重要的是其在微波炉核心部件磁控管、变压器领域具有业界最领先的核心技术。这也是近年来格兰仕在与全世界最主要的跨国公司竞争中没有输掉,反而战胜对手最后走向竞合的关键因素。

  对此,俞尧昌希望中国企业首先在质量上把好关,做到“物美”之后才考虑“价廉”;再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发展,在某个行业做精、做专、做透、做到垄断,才有话语权。他还呼吁,面对海外对“中国制造”的质疑,国内各个行业的一些龙头企业都要站出来说话。“中国企业应该抱成团,维护中国产品在国际上的声誉。”

  □主讲者语录

  向“精密制造”发展任重道远

  从OEM到ODM再到OBM,中国企业如何说好“成长的故事”,关键是要更好地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有人曾说,德国是精密制造,日本是标准制造,中国是普遍制造,印度人是粗制滥造。这句话我们可以看作玩笑,也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我经常给学生们讲BOSS衬衫的案例:中国生产加工一件BOSS衬衫的成本加上毛利还不到12美元,当这件衬衫漂洋过海来到美国纽约第五大道的专卖店内,售价顿时变成120美元。长期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的客观事实,值得我们深思。日本的

丰田汽车依靠其独特的“精艺化”生产模式获得了进入世界的“门票”,而在中国,像格兰仕这样能够走出去,在国际上拥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太少了。

  中国企业不能总是关起门来在家里自娱自乐,要学会去国际市场里“游泳”,要树立很强的品牌意识,管理要规范、成熟。同时,政府要积极扩大内需,增加人民收入,促进本土企业健康发展;媒体要携起手来,呼吁抗击来自境外的贸易保护主义风潮;学界则应致力于企业家的培育工作,争取多“制造”出一批具有国际视野、良好商业操守和强

执行力的卓越企业家。

  -中南大学校长助理、中南大学商学院院长陈晓红

  树品牌要耐心“唱戏”

  这次“中国制造”海外信任危机,为广大中国企业敲响了警钟。在形成合力之前,单独作战的各个中国企业要把发展重心放在技术创新、品牌建立和拓展独立的全球市场渠道这三道门槛上。

  这个过程注定是漫长而艰辛的,可能总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必须防患于未然。比如格兰仕70%的产品是与其他品牌合作出口到海外市场,这就保证了即使我们的自主品牌遭遇“抵制中国货”危机,还有另外的合作生产项目不受干扰,可以使损失降到最低。

  换个角度来看,当全球品牌制造中心的好处在于你可以迅速打入境外市场。当我们的产品(无论是否挂名格兰仕品牌)在海外市场占有率突破50%甚至70%的时候,企业的话语权自然越来越强。

  赚辛苦钱、当苦行僧,中国企业要在全球范围内打响自己的品牌,必须要做好耐心“唱戏”的思想准备。

  -格兰仕集团常务副总裁俞尧昌

  □背景资料

  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意为原始设备制造商。它指的是一种"代工生产"方式,即生产者不直接生产产品,而是利用自己掌握的核心技术,负责设计和开发、控制销售渠道,具体的制造加工则交给别的企业去做。这种方式是在电子产业大量发展起来以后才在世界范围内逐步生成的一种普遍现象,微软、IBM等国际上的主要大企业均采用这种方式。

  ODM (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意为原始设计制造商。某些制造商设计出产品后,会被别的企业看中,要求配上该企业自己的品牌名称来生产、销售,或者做一些小的设计上的改动进行生产,并且以自己的品牌来销售。这样做的最大的好处是后者减少了自己的研发时间。习惯称前者为后者的ODM。OEM和ODM的区别在于,OEM产品是为品牌企业贴牌定做,生产后只能够使用该品牌的名称,绝对不能冠上制造商的名字再进行生产。而ODM则要看品牌企业有没有买断该产品的版权。如果没有,制造商有权自己组织生产。

  OBM(Original Brand Manufacturer)意为原始品牌生产商,是一个近年才流行的术语。指的是生产商自行创立产品品牌,生产、销售拥有自主品牌的产品。有观点认为,收购现有品牌、以特许经营方式获取品牌也可算为OBM的一环。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