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推倒虚拟世界隔离墙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8日 04:16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雷中辉 10月10日,在美国加州圣荷塞召开的虚拟世界博览会上,IBM与美国虚拟世界平台Second Life的运营商林登实验室共同宣布,将联手推倒虚拟世界之间的隔离墙。 这是IBM针对虚拟世界建设的最新举措。2006年11月,IBM公司曾在Second Life中虚拟的太和殿举办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其CEO彭明盛宣布,公司未来将投入1亿美元用于建设虚拟世界里的项目。 2007年1月,IBM全面启动了由公司CTO欧文·伯杰负责的“三维互联网和虚拟世界工程”。IBM计划买下12块岛屿,用作培训、会议、交易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为了让公众用户了解这些岛屿的情况,IBM还开发了一套自动导游系统,只需登陆一列IBM火车,用户就可以完成对这12座岛屿的参观。 事实上,彭明盛本人也是Second Life的“居民”,会经常在这个3D虚拟世界中召开会议。 “这只是IBM在新科技研究和探索方面走在前沿的领域之一。”IBM中国研究院高性能解决方案实验室新一代互联网研究部资深经理叶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在IBM去年确定的10个最好科技前沿投资创意中,虚拟世界排在首位。 在IBM内部,虚拟世界研究项目被称为“3D Internet”,IBM研究院下属的高性能解决方案实验室是这一项目的研究机构。IBM中国研究院的高性能解决方案实验室承担了对3D虚拟社区之间的互联互通方面的技术研究,叶萌恰恰是这一项目的主要负责人。 3D化是互联网趋势 《21世纪》:IBM为什么会对3D虚拟世界如此关注,并投入大量资金? 叶萌:IBM认为3D虚拟世界是现有的以平面为主的2D互联网在技术上的自然延伸,互联网的3D化发展趋势,可能会对未来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重大改变。 我们对虚拟世界的关注集中在对未来互联网形态的改变上,3D互联网时代的生态系统将会发生改变,会出现更广泛的应用。这也就要求我们在支撑系统、软件架构、业务模式等新问题上做出研究。 《21世纪》:在IBM看来,3D互联网会对人们的生活和企业的商业模式带来哪些具体改变? 叶萌:我们觉得2D互联网和3D互联网是相互补充,而不是相互取代的关系,两者的许多业务可以平行并且相互使用。这样,许多现有的互联网公司就能够借助3D的仿真化平台为用户提供更加真实的体验。 比如,在Second Life里面有一家专门出售家庭装修物品的公司,它就可以首先让用户在虚拟的世界里面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好家装物品之后,并实现模拟摆放,在用户认为效果满意之后再下订单。有了体验的过程当然可以促进销售。 我们目前可以看到的变化还包括:虚拟人物之间在购物时的沟通、交流和分享,反过来也同样可以促进销售。 另一个更具竞争力的商业模式是培训和教育,由于有了仿真的活动和社群的交流,学习者可以在虚拟社区里面更有效率的学习。IBM就在Second Life的虚拟社区里面进行过培训和会议,效果很好。 此外,虚拟世界还可以提高对管理流程的控制,比如有一个关于医疗保健的病例数据库,医生就可以在虚拟世界里点击病人身体的不同部位,从而实时而且直观地进行观察;一些无法用人工直接操作的工作流程,也同样可以使用这种仿真的技术来直观地进行管理。 事实上,许多新的商业模式我们现在还无法判断,但是可以肯定的是,3D互联网同各种业务模式的整合都是可以实现的。 我们发现,虚拟现实平台的用户其实很前卫,他们对于3D化互联网的接受程度会非常快。 IBM致力互联互通 《21世纪》:在这个未来的三维虚拟世界发展中,IBM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叶萌:事实上,IBM在现有的许多3D化应用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任天堂的Wii、微软的XBOX、索尼的PSP都在使用IBM的CPU产品,同时IBM在系统架构方面也具有很强的经验。 IBM认为,在虚拟世界的发展上,不可能完全由一家企业主导。IBM在支撑和应用系统、软件、数据库以及虚拟世界中的商业模式等方面的研究非常广泛,也取得了很多成就,比如研究更适合普通用户使用的简单界面,以及能够让用户在虚拟世界中更容易实现创造物品的工具等等。 未来,IBM希望在制定虚拟世界之间的互联互通的标准上做出努力。目前,虚拟角色只能在固定某一个虚拟世界区域内活动,而如果希望到另一款虚拟世界中去,他就必须重新注册一个身份。我们希望能够联合虚拟世界的产业各方,共同来制定一套标准,从而解决这一问题。 《21世纪》:我们注意到,在IBM与林登实验室的合作中,双方强调虚拟世界之间的互联互通。 叶萌:IBM中国研究院承担了虚拟世界互联互通问题的研究,我们为此与林登实验室展开了合作。 倡导开放式的社区,是因为我们认为许多用户有这种需求,而且全球的主要的平台之间,也有这种合作的潜力。 不久前,IBM牵头召集了许多虚拟世界生态链企业,包括思科等大公司,以及一些创业企业,参加研讨会。我们希望让各自的观点进行碰撞,从而为共同制定一个可行的互联互通标准提供参考。 《21世纪》:从该次会议的情况来看,虚拟世界的互联互通还有哪些门槛? 叶萌:实际上大家都认为同意建立一个共同的标准,而如何实现基于标准化的规范,大家还将继续讨论。 其中的门槛其实很多,有包括技术上的,比如现在许多平台开发商采用的虚拟仿真技术并不统一,应用行业上的规范更是层出不穷;还有包括各种应用的整合,以及平台架构的安全性。 更加复杂的问题还在于,由于各平台生态系统、社会环境并不一致,要想解决问题就需要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 《21世纪》:目前中国有一些企业也正在发展虚拟世界,IBM怎么看待他们在互联互通中的角色? 叶萌:在中国,我们也在跟许多的技术服务提供商和平台运营商探讨合作可能。由于目前在国内还没有一款商业化的平台,这方面的步伐可能慢一些。同时,由于国内的法律体系和政策环境不同,虚拟世界的发展需要走自己的特色之路。 但是,国内正在形成一股投资热潮,至少说明3D化的互联网未来在中国也是一个发展趋势。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