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连锁企业再走津门路 厚积薄发助力经济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2日 13:58 新浪财经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市场的细分化、专业化,以经营品牌和专项商品为主的服装、药品、家电、通讯器材、汽车、家具、建材类等商品的专业、专卖连锁店逐渐增多起来,众多专业型、实力型、发展型连锁企业纷纷发力,就连针对老年、残疾人消费群体的冷淡的市场现在也是热闹非凡,风景这边独好。

  连锁企业快速切下蛋糕,扩张但不夸张

  连锁经营是近代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产业革命及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美国、欧洲、日本分别在20世纪30年代、60年代初和70年代末步入了连锁业发展的鼎盛期,目前中国的连锁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连锁超市、便利店、大卖场、购物中心、折扣店、品牌直销广场等新型业态在我国不断涌现,发达国家50年的业态演进过程,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的一线城市只用了1/3的时间就完成了。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调查统计,2006年“中国连锁经营100强”销售规模达到8552亿元,同比增长25%,门店总数达到69100个,同比增长57%。

  据业内人士从业态情况分析,过去一年中,连锁企业通过资本的运作、经营模式的调整进行了大举扩张,增速显著。但各产业间有明显差距,发展也不够均衡,家电专业店一枝独秀,其销售规模和店铺数量远高于其它业态。关乎百姓健康的药品和医疗器械类专营店却没有上榜,说明连锁企业的出现和发展上都还存在着一定的冷门,中国的企业主还需要调整视角,进行产业链上的平移扩张,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健康产业和康复产业这块未被完全开肯的土地还有待得到更多的投资者、企业主的关注。

  连锁扩张助力三大经济圈,实力但不失利

  众所周知,商业企业通过连锁形式可以实现快速扩张和跨地区经营,快速侵占传统渠道,节省管理成本,实现规模效益,提升竞争能力,因此,快速的、稳健的开店速度是其要把握的战略节奏,抢先布点是一大重大战略更是极为重要的策略。

  自从二十世纪末以来,珠三角、

长三角、环渤海三个经济圈就成了国内外投资者、创业者的“兵家必争之地”,也成为了连锁企业扩张登陆的“诺曼底”,各大企业在进行自身扩张时,纷纷瞄准周边经济圏,以发家之地为圆心,向周边辐射,国美1999年起步的全国扩张,亦是在天津打响了第一场扩张战役。而老年康复产业的新军----仅仅用三年时间就已初露锋芒的康复之家却一改采取“近水楼台”的便利,而是先瞄准珠三角的广州,然后是长三角的上海,分别在这两地试点成功后,才于近日在毗临北京总部的天津建立起了有“华夏第一店”之称的天津总店。康复之家当家人柏煜这样回答:康复之家这几年的快速稳步发展,与良好的市场大环境是分不开的,作为全国最大的家用医疗器械连锁机构,可以说规模扩张已经势在必行,立足北京、发力津冀,也成为了康复之家的一步重要战略,但因由对广州、上海、天津三地的消费水平、理念、消费群体构成、人均消费水平、区域发展等方面进行调研发现,天津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理念相对滞后,于是我们将发展的第一步设在了广州和上海,今年,我们调整了整体的发展战略,将一部分精力和资金放在天津市场的开发上,这也就有了今天康复之家全国最大的单体店--天津总店的诞生,我想,企业发展的原则必须是了解消费者需求的情况下,在稳健发展中快速成长,开店速度及规模并不是衡量企业实力的所有标准,有实力开店却不失利、增长实力中盈利,这才是硬道理,也是直到今天康复之家天津总店隆重进入市场的原因。

  以上一席话让我们想到诸多的案例,2005年美国的普尔斯马特在长沙、武汉遭遇了中国发展道路上的“滑铁卢”,执国内连锁行业牛耳的“华榕”超市,2002年在

福建折翅,香港百货业龙头的八佰伴(香港)百货有限公司1997年11月宣布全线倒闭,盘点这几个案例,不难发现连锁经营业本身就存在着快速扩张的冲动。对连锁业的盲目扩张,有专家提醒,要警惕整个连锁企业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郭戈平则表示,本土(连锁)企业应该充分发挥对中国消费者了解这一优势,集中优势兵力,立足本地,把本地的市场做好,“在一个区域做好了,再进行区域联合。”

  我们知道,与世界发达国家对比,中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才刚刚开始,随着全球零售连锁100强几乎全部进入中国市场,面对着“外患”与“内忧”,国内连锁企业必须扬长避短,站在建设性、开创性的高度去思考企业的未来发展,虚心学习先进经验,制订长远的战略规划,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新一轮市场机遇期内取得全面胜利,开创中国连锁业发展的新格局。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