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年内筹资50亿美元F1背后推手CVC基金展开亚洲攻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08日 05:46 第一财经日报

  王佑

  靠F1起家并累积巨额财富的富豪——伯尼·埃克里斯通(Bernie Ecclestone,下称“伯尼”)2006年迎来了一个新的合作伙伴——CVC私募基金。

  这位号称“最抠门”的英国有钱人尽管继续手持F1的权力魔杖,但已把75%的董事会席位让给了这家低调行事的跨国私募基金公司。

  CVC在巩固其欧洲第一私募地位的同时,也逐渐杀入不断涌现投资和重组机会的亚洲市场。而对于中国,他们更加野心勃勃。

  F1:

  让家族式企业变得更制度化

  2006年3月,CVC从F1的数个前东家手里以巨资买下了F1公司四分之三的股份(外界传言为十几亿美元),并与原先的管理班底展开合作。

  CVC内部认为,参与F1的经营,有利于协助这个家族式企业蜕变为一个更具制度化、更有价值的公司。不过CVC强调,F1仍然沿用的现有班底,并不参与F1的具体运作。

  目前,CVC基金已向F1委派了两位独立董事——雀巢董事长兼CEO包必达、WPP集团的CEO Martin Sorrell,协助管理层进一步进行运营。

  另外,公司拟在F1内部积极推行管理层持股计划。

  此前, 多支车队与伯尼(及旗下关联公司)在利益分配上摩擦不断甚至伤痕累累,导致雷诺、

宝马、梅塞德斯、本田、丰田在内的5支车队组建了GPMA(汽车制造商联盟)。

  GPMA曾对外宣称,将在2008年退出F1,并全面展开自己的方程式赛车比赛,对抗现有赛制。

  GPMA的出现,好似当头一棒让伯尼进退维谷:一旦出现近半队伍退出F1的局面,那么他本人倾注了半个世纪时间而推广的赛事将“生不如死”:除了经济打击之外,难以估量的损失必定接踵而来。

  最后,经过董事会的协商,伯尼和其原股东向CVC变卖了部分股权,从而间接挽留5支即将叛变的车队。

  新股东一进入F1,就以诚意打动了似乎去意已决的5个队员。今年上半年,所有11支车队全部与F1管理公司达成了2008~2012的商务协议条款,使得这项体育盛事得以维系并顺利延续。

  各支车队与F1签署的该条款又被称之为“协和协议”:即每4年,11支车队需要与F1的管理公司签订一份长达数百页的合同,详细约束彼此的利益分配等诸多内容。

  增加比赛城市

  外界猜测,CVC推动的改革,很可能是与车队在盈利的划分上作出了重要让步。CVC亚洲董事总经理何志杰告诉《第一财经日报》“主要是商业方面的安排”。

  但是如果增加比赛城市,将为F1带来题解多现金收入。

  2007年,F1共用17站比赛地。何志杰说, 2008年F1将在新加坡和西班牙的瓦伦西亚举行比赛,2010年确定的赛点包括阿布扎比和韩国。

  “现在,我们还在跟印度方面探讨合作的可能性。未来在日本还会再开一个赛点。新赛点的开拓,会带动转播权的销售,也会推动新广告商和赞助商的加盟。”

  何志杰表示: F1的原股东愿意将股份转让给CVC有两点理由:一是前股东自身资金周转出现问题,;其次是CVC在另一个重要体育比赛项目——MotoGP的良好经营受到了对方的肯定。

  1998年,CVC曾以4500万英镑收购了西班牙的多纳(Dorna)公司,后者是MotoGP的广告权所有人。由于业绩飙升,2006年CVC转让给新买家的时候,出价是3.4亿英镑,赚取了7倍利润。

  CVC在做MotoGP项目时使用了一些办法让盈利不断扩大。公司与多纳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莫拉联手,引入了更多的车队参赛,让整个赛程表得以扩大,这样一来电视直播,赛场和广告收入都连连攀升。

  CVC对于F1的期望是,每年有10%的利润增长。除去广告费和引入新的比赛地点外,公司还将对手机和网络推广下足工夫。

  亚洲攻略:

  年底募集50亿美元

  在欧洲的强势地位,并不是CVC的全部。其在亚洲29个项目的收购数字,也已超越了其他私募公司。CVC亚洲公司的特点是:投资中型和大型企业,涉猎多个行业。

  在澳大利亚,10个最大收购项目中的5个由CVC获得。其曾投资澳大利亚规模非常大的媒体公司PBL;同时也成为当地诊断中心DCA的股东之一;在日本,公司对Skylark餐饮集团也有参与。

  管理着27亿美元的CVC亚洲团队,将在今年年底一次性募集50亿美元的数额,从而再度成为亚洲之冠。

  何志杰的说法是,这50亿美元的投资地区将集中在澳大利亚、日本和东南亚,比例分别是3:3:4。“其中,中国也将是这个地区最重要的投入地。”

  甚少抛头露面的CVC,曾与上市公司晨鸣纸业(000488.SZ)有过接触,并在今年顺利入股珠海中富(000659.SZ),为其第一大股东。

  2006年,CVC亚洲收购了从事高密度纤维板和地板的吉象木业公司,外界称其收购额达到1亿美元。何志杰说,进入吉象木业之后,公司对其产品进行了细化,同时引入了国际纸业的前任CEO担任该公司的董事长。

  在中国的数个案例中可以看到,这家公司并不是一个天使投资者,对那些行业排名靠前的企业更有兴趣。

  CVC亚洲投资总监林子弘表示,“企业价值在3亿到50亿美元之间、每年利润4000万美元”的指标是公司投资的目标企业。另外,该企业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所在行业发展迅速也是不可或缺的条件。

  “你可以注意到,我们对消费品非常看好。珠海中富和吉象都是直接面对客户的消费品企业,这几年中国的消费品发展非常快,因此潜力也会很大。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就不收购工业项目了。”何志杰把公司的多重行业收购看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色。

  林子弘同时补充道,公司并不参与

房地产的项目运作。“
房地产业
与其他行业的分析方法是不同的,因此我们不去做这类投资。”

  CVC公司的策略是,投资于各种行业及国家的企业,有利于分散和降低投资风险。

  而在交易形式上,CVC通常会使用管理层收购、上市公司股权购买并使其退市以及控股(或重大股权投资)等方式。

  林子弘特别向记者解释:公司并不完全期望对投资企业进行全面的控制,但是必须要对收购方有一定的“影响力”, “也就是说类似重大决策等问题上,会有一定的话语权等。”

  针对外界所认为的“众多私募角逐亚洲市场”的现象,何志杰并不同意:“我们在亚洲70%的项目都是自己去找的,其中不少中国项目也是我们主动上门谈的。而在欧洲,基金对项目的争夺更加激烈,大多数欧洲项目是通过拍卖形式对外出让股权的。就收购或者投资而言,亚洲的潜力其实才刚刚开始释放。”

    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发代号:3-21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