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奥运商机拉动平板电视销量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8日 10:24 国际商报

  国产品牌开始向核心技术领域进军

  新闻提示:平板电视市场的各种利益博弈从未停止过,2008北京奥运会临近,随着平板电视市场越来越成熟与透明,这场博弈将愈加激烈。今年以来,中外平板电视厂商加速了国内市场份额的抢争。面对外资品牌对上游核心技术的垄断和产品的大幅降价,部分国产平板电视厂商已经踏上了进军上游的征程,这不仅让国产品牌看到了希望和风向,而且将极大地提升国产平板电视的竞争优势。

  2008年北京奥运会拉动了新一轮平板电视的购买热潮。赛迪顾问最新发布的《2007中国平板电视B2C用户服务满意度调查白皮书》和《2007中国平板电视B2B服务调查满意度蓝皮书》显示,上半年我国平板电视销量规模为330.91万台,同比增长126.1%。预计全年平板电视的销售量将从去年的380万台增长到750万台。

  为抢占市场商机,近来国产品牌加快了进军上游核心技术领域的步伐。

  “买平板看奥运”

  成为最大卖点赛迪顾问消费电子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韦玉怀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平板电视市场的各种利益博弈从未停止过,今年,随着奥运的临近,“买平板看奥运”不仅成了平板厂家宣传的核心内容,而且也成为广大消费者的愿望。为了了解消费者对平板电视的满意度,赛迪顾问历时6个月进行了广泛的调研,获得了大量权威数据。

  根据调查,在有购买平板电视倾向的受访者中,有53.3%的消费者是“为了收看2008年奥运会节目而购买平板电视”,这足以表明,奥运会激发了消费者对于平板电视的购买热情,并将继续带动新一波平板电视购买热潮。此外,2008北京奥运会确定采用高清转播,使“高清”、“动态”顺理成章成为了平板电视最大卖点。此次公布的白皮书披露,“图像音质”成为消费者选购平板电视时最为关注的因素,关注率达79.7%,这说明消费者对于平板电视优先追求的是视觉享受,这成为平板电视需求增长的内在推动力。其次是“售后服务”,关注率为43.3%,反映出售后服务正在成为消费者广泛关注的问题,像CRT电视一样,制订统一、规范的售后服务势在必行。“品牌”为第三关注因素,反映出消费者并不盲目认同大品牌的知名度,而是要对多种因素进行综合权衡后再做出选择,从侧面也反映出消费者的稳重和谨慎。

  从价格看,虽然消费者对平板电视价格敏感度很高,但大多数对其高价位有心理准备。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对5001~8000元价位的平板电视需求最高,达40.1%;其次是在8001~12000元之间,距离市场实际价格差距不是很大,这说明在经历了数次价格战之后,平板电视价格逐步接近消费者的心理价位。

  另外,在家庭用户购买平板电视日益增多的同时,包括宾馆、酒店、银行、大型商业场所、写字楼等商用客户对平板电视的需求量也在迅速扩大。不同行业用户对平板电视的关注因素也不同,电信、能源、金融等行业在采购产品时更注重品牌,用户在选购产品时对产品本身的外观也较注重,价格是其次。而房产、KTV、餐饮行业则对价格十分敏感。商用客户正成为平板电视的新消费群体,目前在平板电视商用市场上,液晶电视主要是22~27英寸及以下的小尺寸产品,随着液晶电视价格的下降,宾馆、酒店、大型商业连锁等行业对32英寸及以上大屏幕液晶电视需求将会进一步增加。

  中外品牌竞争激烈国内厂商挑战“上游”

  据韦玉怀介绍,同样看好“奥运”这块大蛋糕,今年以来,中外品牌加速了国内平板电视市场份额的争抢,外资品牌凭借其产业链优势,在国内平板电视的销售额增速加快,已突破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信产部的数据显示,1至7月,全国液晶电视产量达到745万台,其中国内市场销售占70%以上,而国内销售中外资平板占据了53%的市场份额。赛迪顾问的调研报告也显示,自今年第二季度开始,以三星、飞利浦为代表的外资品牌平板电视的市场份额超过了国产品牌。

  韦玉怀分析,这主要是由于平板电视的成本有60%~70%来自于面板,而目前面板的生产企业以日、韩厂商为主,我国台湾也有一部分液晶面板厂商。我国整体厂商的面板多进口台湾友达面板为主,不仅生产成本较高,而且上游供应不足,明显影响销量。而三星、飞利浦、松下等外资品牌则既是平板电视整机生产厂商,同时又是平板电视面板的主要供应商,一方面控制上游面板的供应,另一方面与国产品牌在终端打价格战,两头挤压国产品牌。因此在零售终端,外资品牌的大幅降价致使国产品牌的价格优势变为劣势,利润趋微。

  应该看到的是,自去年以来,部分国产平板电视厂商已经踏上了进军上游核心技术领域的征程,如长虹与世纪双虹、MP公司成立四川虹欧显示器件有限公司,并在4月份宣布启动中国第一条

等离子屏生产线,成为国内第一个
等离子电视
产业资源的整合者。TCL的自然光技术则让国产品牌看到了核心技术突破的希望和风向。

  9月19日,我国彩电业第一条年产50万片15英寸到42英寸液晶模组的生产线在海信投产。据悉,液晶模组即直接供整机厂装配的液晶屏,其成本占到液晶电视整机的70%左右,外资厂商正是因为拥有自己的液晶模组生产厂才有底气频频发动价格战抢占市场。这将改变中国在此领域全部依赖进口的现状。专家称,此项技术的重大突破,将改变我国液晶电视显示器大规模依赖进口的局面,从而大大降低液晶电视制造成本,提升国产平板电视的竞争优势。

  本报记者 张悦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