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天然气偏心民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5日 15:56 中国石油石化杂志

  《天然气利用政策》强化了需求侧管理,城市燃气将优先发展,氮肥的扩能空间则明显受限,天然气化工亦将受到较大的政策限制。

  -文/本刊记者 孙岩冰

  不久之前,业界还存在着对天然气化工的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有限的天然气到底该当作一次性能源烧掉,还是当成可二次利用的宝贵化工原料。一方面人士认为,当作能源燃烧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减少污染,而反对的声音则表示,天然气化工项目的实施同样可起到减少污染的作用,且综合利用价值较高,因此不应当被忽视。

  然而,这场争论8月30日被

国家发改委发出的特急通知,画上了一个强力终止符。

  新政出台

  事实上,早在今年4月11日,《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就提出,要制定天然气利用政策,强化需求侧管理,保障供气安全。此后,业内多次透露出天然气利用政策的种种细节。

  8月30日,为缓解天然气供需矛盾,优化天然气使用结构,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研究制定的《天然气利用政策》正式颁布实施。

  此次颁布的《天然气利用政策》主要包括六方面内容:一是制定政策的必要性;二是适用范围和管理主体;三是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四是天然气利用领域和顺序;五是促进天然气节约利用;六是保障措施。在我国境内所有从事天然气利用的活动均应遵循该政策。

  《天然气利用政策》首次开创对需求进行分类调控的先例,明确了天然气的利用顺序。天然气利用领域归纳为四大类,即城市燃气、工业燃料、天然气发电和天然气化工。其中,城市燃气为优先类,禁止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甲醇;禁止在大型煤炭基地所在地区建设基荷燃气发电站;禁止以大中型气田所产天然气为原料建设LNG项目。

  该政策规定,对已建用气项目维持供气现状,特别是国家批准建设的化肥项目,要确保长期稳定供应。天然气供应严重短缺而又有条件的地方,可实施煤代气项目改造。对在建或己核准的用气项目,若供需双方已签署长期供用气合同,按合同执行。新上用气项目一律严格按该政策执行。天然气产地也应严格遵循产业政策。

  该政策还提出“搞好供需平衡,制定利用规划与计划,加强需求侧管理,提高供应能力,保障稳定供气,合理调控价格,严格项目管理”等六项保障政策实施的措施。

  势在必行

  目前,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不断向低碳化转变,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天然气是“十五”期间增长最快的能源种类,年均增长达12.63%,产量从2000年的272亿立方米快速增长到2005年的493亿立方米。在能源“十一五”(2006-2010)规划中,天然气也是增速最快的能源种类。2010年,一次能源生产目标为24.46亿吨标准煤,年均增长3.5%。与2005年相比,煤炭和石油比重分别下降1.8和1.3个百分点,而天然气的比重则增加1.8个百分点。

  虽然国内天然气市场发展迅猛,但天然气供应增长速度落后于国内的需求增速,全国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了天然气供应紧张的局面。

  因此,缓解天然气供需矛盾是此次政策出台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国际天然气市场价格持续攀升,利用境外资源难度增大,天然气供需矛盾将会进一步加剧。制定和实施天然气利用政策,可以有效遏制不合理的需求,促进天然气供求关系协调。

  优化天然气使用结构是政策中的另一要点。我国天然气使用结构不合理,化工用气比例过高。特别是由于气价相对较低,天然气产地及周边地区发展天然气化工的积极性很高,有的地方盲目发展附加值低、产业链短的甲醇、化肥项目。需要引导合理利用天然气资源,优化用气结构,充分发挥天然气资源的效益。

  促进节能减排也是重要的任务之一。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将近70%,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二氧化碳排放过多,对环境压力较大。合理利用天然气,可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对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事实上,作为清洁能源,今年以来天然气已经是被部分省市奉为完成节能减排目标的“救命稻草”。

  产业影响

  《天然气利用政策》的出台揭示了未来天然气及其下游利用产业的发展方向,未来氮肥的扩能空间将明显受限,天然气化工亦将受到较大的政策限制,原因主要是天然气化工(如用天然气制甲醇、二甲醚、GTL)将小分子合成为大分子不利于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同时,天然气价格的不断上涨还将提高天然气化工产业的生产成本。

  新建或扩建天然气制甲醇项目以及以天然气代煤制甲醇项目,是此次出台政策中被明令禁止的项目。近10年来,我国甲醇工业发展迅速,到2006年底,我国甲醇产能已达1097万吨,2006年我国甲醇表观消费量为892.9万吨,国内产量为762.3万吨,净进口130.6万吨。

  而今年1-2月份,我国甲醇产量迅速扩大,同比增长50.4%,超过国内甲醇消化能力的增长,导致我国甲醇的出口量出现猛增,1-2月份就达到19.5万吨,而去年,我国甲醇全年出口量仅为19万吨。

  与此同时,目前在建和拟建装置的总产能已近5000万吨/年之巨,假设只有50%的产能建成投产,所生产的甲醇总量也难以消化。投资过热的苗头已然隐现。

  业内专家分析说,国家新的天然气使用政策对于已经建成的甲醇企业来说实际是一件好事。这有助于提高行业门槛。对甲醇生产企业来说,天然气供应不足是常事。现在,政府禁止新上天然气制甲醇项目,一方面,是为了保证有限的天然气资源得到合理使用,同时客观上也为甲醇生产企业的天然气供应设了一个门槛,有助于缓解天然气供应不足的矛盾。

  化肥行业也面临同样的情况。天然气是制造化肥的主要原料之一,但近年来许多化肥企业却由于天然气供应不稳定而开工不足。《天然气利用政策》的实施,不仅将确保“国家批准”建设的化肥项目获得“长期稳定”的天然气供应,从而促使其充分利用产能、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还将导致部分未经“国家批准”的“小化肥”无米可炊,从而加速化肥产业的落后产能淘汰。

  因此,对于现存的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肥企业来说,其未来承受的压力将主要是由于天然气价格上调所带来的成本增加。

  目前,天然气已经成为我国能源清洁化战略中的重要角色,此次政策的出台,表明了政府意图将天然气的利用向城市燃气的方向引导,降低天然气在化工、工业燃料以及发电领域在全国天然气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促进能源的综合清洁化利用的决心。同时也将对天然气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