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让更多的人放心选乘中国民航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9日 11:33 中国民航新闻信息网

  编者按:为了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从即日起,本报将陆续推出以“科学发展、共建和谐”为主题的“喜迎党的十七大”系列报道,全面反映党的十六大召开以来,中国民航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构建和谐民航、服务社会公众、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新成就、作出的新贡献、发生的新变化。系列报道分为安全篇、服务篇、正常篇、市场篇、建设篇、改革篇、开放篇、科教篇、人才篇、空管篇,敬请关注。

  “飞机延误了,我们比您还着急,但我们要对您和您的家人负责,因为你们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上了我们的飞机,您就放心好了。”还有什么,比听到飞行员这样的话更让乘客安心?还有什么,比知道自己选乘的中国民航已创造了连续安全飞行33个月的最长的安全周期,居国际领先水平时感到更加放心?让更多的人放心乘坐中国民航的班机,是中国民航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

  在刚刚过去的5年间,乘坐中国民航的6亿多名中外旅客,共同见证了中国民航安全飞行的新纪录。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党的十六大以来,民航系统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战略部署,以建设民航强国为己任,通过创新安全管理理念、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加大安全监管和投入力度以及开展安全专项整治等一系列强有力的保障措施,稳步提高全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屡屡刷新中国民航安全飞行的新纪录。

  尤其令人欣喜的是,在我国航空运输持续快速增长的形势下,民航运输飞行事故率总体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数据显示,“十五”期间,我国民航的百万飞行小时重大事故率为0.29,比“九五”期间下降了55%。1996—2005年,我国民航飞机百万起降架次事故率为0.23,而同期的国际平均事故率为1.03。截至2007年9月9日,中国民航全行业实现连续安全飞行时间33个月零18天、共870多万小时,无论按飞行天数还是按飞行小时计算,都已经创造了中国民航历史上最长的安全周期。而且,在全球已经接受国际民航组织

审计的46个国家中,我国民航排行第三。按照国际同行的看法,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安全的地区之一。

  这些成绩的取得的确来之不易,可是,中国民航是如何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创造如此骄人的安全业绩的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一些民航业界人士,而他们专业的回答,使记者从另一个侧面更加体会到了中国民航持续快速发展的坚实步伐。

  “五严”要求,引领行业安全发展

  民航安全管理水平的稳步提升,离不开行业安全管理理念的创新。在长期的安全生产实践中,民航系统积累了大量的安全管理经验。例如,“飞飞整整”、“八该一反对”、“四严一保证”,以及“关口前移”、“事前管理”,这些都是民航安全管理经验的结晶。

  2003年,民航总局局长杨元元提出,抓民航安全工作,一定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不动摇,在“严字当头”上下工夫,要严在组织领导、严在规章标准、严在监督检查、严在教育培训、严在系统完善。这是进入“十五”以来民航总局党委首次系统地提出民航安全管理理念。“五严”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突出了“安全第一”的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在民航安全工作中的运用,因此成为了指导全行业安全生产和安全发展的总体思路。

  在“五严”要求的指导下,全行业不断创新管理,提高安全运行水平。2006年,全行业启动了旨在提高安全运行水平并与国际接轨的安全审计和安全管理系统(SMS)建设。目前,这两项工作已经全面铺开,进展顺利。民航企业单位还积极创新,引入“风险控制”、“闭环管理”等先进管理理念,有力地提升了安全管理水平。华东管理局提出了“支持安全、服务安全、投资安全”的安全发展理念,并积极付诸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健全机制 狠抓安全责任落实

  2002年,民航实施体制改革以后,航空运输企业以及服务保障企业与民航总局脱钩,机场下放地方,管理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对民航安全生产的新形势、新问题、新特点,民航总局依据《安全生产法》和《民用航空法》,提出企业作为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其法定代表人要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民航地区管理局作为本地区安全生产的监管主体,其主要负责人是本地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第一责任人,负责层层落实监管责任和生产责任。民航总局还要求,民航各级政府部门的主要领导要把全副身心放在抓安全监管上,所有企事业单位的法人代表作为第一责任人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安全管理上、分管安全的领导要把全部精力放在抓安全管理上,分管其他工作的领导要把足够的精力放在抓安全管理上。同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安全责任追究和奖惩机制,确保安全生产责任落到实处。

  加快立法 完善依法监管依据

  规章制度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十五”以来,航空安全方面的立法步伐加快,成为民航安全管理的一大亮点。近5年来,民航总局相继出台了大量的法规、规章、管理文件以及程序,逐步建成了比较完善的规章标准体系,这些法规、规章和程序为民航进一步做好安全工作提供了有力保证。仅2006年一年,民航总局就制定和修订了《中国民用航空飞行标准条例》等11部安全法规、规章,以及《中国民用航空安全奖励办法》等16个规范性管理文件。目前,在中国民航已有的119部规章中,83部和安全息息相关。立法速度的加快,不仅为实施行业安全监管提供了依据,并且促进按章办事、依法生产的安全生产环境,为促进民航安全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加大投入 提升安全生产裕度

  “十五”以来,民航系统不断加大了安全方面的投入,积极采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提高航空安全的保障能力。首先,在全行业大力推进飞行品质监控工作。目前,我国民航对飞行品质的监控率已经超过了90%,大大超过发达国家监控的水平;其次,在所有运输飞机上加装了防撞系统和增强型近地告警系统,并加快雷达管制的实施,提高空域保障能力;第三,积极采用RNP和区域导航等新技术,提高飞机在高原机场复杂条件下的起降能力和机场安全保证能力。另外,民航总局还专门从“一金一费”中拿出了一定资金,支持航空公司、机场增加或更新安全设施设备,改善安全生产基础。与此同时,充分发挥民航科研院所的作用,研发有关航空安全的新兴技术和管理手段。针对我国民航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凸现的专业技术人才紧缺的问题,民航总局加强政策引导,规范人才准入标准,鼓励开展横向合作,努力缓解飞行人员紧缺问题。民航总局投资2.5亿元,在国航、东航、南航、海航和民航大学建立机务培训中心,并积极推动航空公司、机场、空管以及其他各企事业单位加大投入,建立完善自身培训机构和体系。为提高民航政府安全监察人员、运输生产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中国民航安全学院于2006年成立,至今已有近6000人接受了安全培训。

  专项整治 解决安全突出问题

  根据安全生产形势,开展安全专项整治是我国民航系统推进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通过专项整治,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今年以来,针对我国航空运输高速发展,飞机日利用率高位运行给飞行安全带来压力的问题,6月14日,总局出台《关于解决当前安全突出问题的若干意见》,就解决当前民航安全突出问题提出了5个方面共21条意见。尤其是针对航空运输发展偏快、保障航空安全的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发了《关于调控航班总量、航空运输市场准入和运力增长的通知》,提出加大宏观调控力度,适当减少航班总量等方面的要求。另外,结合今年民航7项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任务,还重点进行航空公司运行控制能力、飞行冲突、机组资源管理、机组飞行准备质量、飞机故障处理、整顿机坪秩序、危险品运输、应急管理、空防安全、航油质量等10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行动。

  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民航行业责无旁贷。建设和谐民航,安全尤为重要。民航系统深知,“安全责任,重于

泰山”,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1009天、870多万小时只能说明过去,不能说明将来,只是一个新的起点。目前,全行业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的战略任务,稳步实施中国民航“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和谐民航建设的总体部署,向创造更长安全周期的目标、实现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历史性跨越而迈进。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