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张新生:购物天堂就是不断创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9日 01:41 第一财经日报

  吴乐晋

  打造“购物天堂”一定是个动态的过程。不断领先,然后被学习追赶,原先的优势渐渐失去,然后再寻找新的东西。这活要慢慢做

  9月16日,首届上海购物节拉开帷幕。650家企业、近1万家门店,将推出320项主题活动。

  有史以来第一次,上海那些以前互不往来的国有、民营、外资商业企业高层们坐在了一起,商讨一个很宏观的话题:“如何将上海打造成‘购物天堂’?”

  商业的竞争正从企业与企业、商业街与商业街、商圈与商圈之间扩展到更广的范围。

  放眼全国,北京商业这两年借奥运东风迅猛崛起,今年上半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率超过了上海,南边的香港自不待说,就是上海周边的其他

长三角城市,商业发展也越来越成熟。这些,都给老牌“商业之都”——上海提出了新的挑战。

  这也是第一食品的“名品

月饼节”和梅龙镇广场的“‘剪’舞飞扬悦中秋”,两个风格迥异的活动举办者,愿意坐下来共同商讨购物节话题的理由。日前《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走访了首届上海购物节组委会副主任——上海市经委副主任张新生,探讨上海如何打造“购物天堂”的话题。

  打造“购物天堂”

  《第一财经日报》:听说这次上海购物节的举办,主要是要将上海打造成“购物天堂”,我们将如何实现这个目标?

  张新生:2010年上海世博会就要到来,届时有7000万人来上海。可以想象,国际客人会用他一生中印象最深刻的购物记忆来比照上海。这给我们提出了挑战,我们希望世博会到来之际,上海能初步体现“购物天堂”的样子。

  现在我们要做的是让上海商业层级更加明晰:市中心有市与区的地标式商圈和特色商街,居民区有社区商业中心和邻里中心,郊区有新城商圈和中心镇商街或社区商业中心;正在建设的“万村千乡”工程中,已在上海郊区兴建了1230个农家店,到今年年底,就要达到1800多个;此外,在世博会以前,上海将形成20个现代服务业聚集区。这个层级理顺了,上海商业的布局就会很有厚度。

  其次,上海的商业街正在向内涵式发展方式转变。如淮海中路的改造,就是具体到一个网点一个网点的改造。

  最后,这几年外资、外地商业大规模进入上海,上海要包容这些企业的优秀成分。以“海纳百川”的精神,吸纳国内外优秀的商业企业、商业品牌和全新业态。

  《第一财经日报》:现在中国商业正面临消费升级的良机,如北京在最近几年兴建了很多新的百货和购物中心,上海将如何抓住这个消费升级的机会?

  张新生:在引进新业态方面,上海依然走在前面。最近H&M、C&A、ZARA都将中国首家店设在上海,这些店被称为“品类杀手”,很有吸引力。百思买也在上海开出首家店。

  新的业态概念不断进入,商业氛围自然会逐渐提升。

  再比如社区商业中心,国内很多城市社区消费还是商业街为主,上海社区消费则以综合性的社区购物中心为主,这被认为代表未来城市商业的发展方向。现在,上海社区商业中心的有些百货店坪效(即“单位面积产出”)比市中心的更高,这说明社区的商业发展潜力很大。

  历史地位带来的挑战

  《第一财经日报》:刚才说的,更多是针对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但对外来者,如何让他们感受上海商业的魅力?比如和香港比,上海的特色是什么?

  张新生:商业街、品牌、服务、时尚信息,这是上海商业的特色。

  南京西路上的高档店,吸引的就是全国的客人,这里马上还有新的百货店要开。南京西路现在已经引进了1000多个品牌,其中600多个是国际品牌。此外,淮海中路、南京东路、四川中路都在积极调整。

  当然,香港有税收优势,品牌商品价格比上海低,此外,上海很多国际品牌都是代理商在做,使得上海的商品价格确实比香港略高。但是从商品品类来看,上海和香港已经很接近。

  《第一财经日报》:今年上半年,上海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落后于北京,这是不是意味着将上海打造成“购物天堂”,还面临很多的挑战和压力?

  张新生:是这样。1995年以前,全国各地人来上海旅游开会,都会买东西带回去。结婚的人也特意到上海买东西。但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各地商业发展起来了。大部分商品品牌其他城市也都有销售,特意到上海来买东西的人相对少了。

  上世纪90年代末,上海市甚至出现负现金流,来上海打工的人往家里汇钱,但是来上海买东西的人少了。这几年这种现象慢慢在扭转。但是我们依然发现,去年上海有1亿人次游客,但是购物消费相对比较低。

  另外,根据我们去年作的比较分析发现,上海商业在国内处于相对领先地位,但是有些方面,上海并不具备领先优势。比如上海是中国连锁业态的发源地,但现在全国连锁业都非常发达,上海在供应链管理和业态创新等方面就不具备明显的优势了。比如上海的人均商业面积在国内领先,但不代表上海的购物环境领先全国。国内不少城市这几年建了很多新的商业设施,档次、层级都很高。

  这些都对上海商业提出了挑战。这也是上海要打造“购物天堂”需要研究的课题。

  《第一财经日报》:更关键的是上海如何和其他城市形成错位的问题?

  张新生:是的。现阶段就是要提倡业态创新和内涵式的比拼,还有上海商业的整体层级调升。比如举办购物节这样的活动,也能提升整个城市的商业竞争力。

  内涵式提升,也可以形成爆发式增长。比如第一八佰伴,通过这几年抓了精细化的管理实现了内涵式提升。2002年底年销售额仅8亿元,去年超过25亿元,当年利润6000多万元,去年达到2.5亿元。

  内涵式的潜力挖掘,可以提升整体商业竞争力,但要花一定时间。比如南京东路,前几年有过困惑,但是最近我们也看到变化。在外滩开了很多的专业店,一些顶级品牌旗舰店也将要陆续进驻南京东路,河南中路和西藏路段都有很多新的商业物业马上要开业,中间段的专业店也在调整提升。

  学习香港、新加坡经验

  《第一财经日报》:“购物天堂”具体有什么标准?怎样才算实现了这个目标?

  张新生:这是我们努力的一个目标,在国际上,东京、伦敦、巴黎、香港都是消费者心目中的“购物天堂”。

  打造“购物天堂”,说到底还是“如何吸引消费”的问题。比如百思买,通过创新,实现购买力增长国美、永乐、苏宁都在学习研究它的模式。

  一个城市的商业也一样。商业,是循环轮回的东西。吸引消费和购物,不是单单依靠某类商品某类商店来吸引,还需要餐饮、娱乐、交通、住宿、文化各方面的配合。

  打造“购物天堂”一定是个动态的过程。不断领先,然后被学习追赶,原先的优势渐渐失去,然后再寻找新的东西。这活要慢慢做。

  《第一财经日报》:香港、新加坡在推销城市方面有很多很好的经验,购物节会不会参考?

  张新生:我们研究过香港和新加坡的购物节。香港有贸发局,每年组织非常多的推广活动。新加坡则是旅游局牵头,也有很好的经验。我们今年和旅游节同步推出首届购物节,目的是为了推介商旅文化,形成“诚信兴商”的氛围,体现“海纳百川”的上海精神。希望今后能够形成一些常效机制。

    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发代号:3-21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