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刀切降价或成历史廉价老药有望按临床价值定价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9日 01:30 第一财经日报
汪言安 国家发改委药价评审中心主任卢凤霞日前在一个论坛上透露:“目前正在探索将药品临床价值列入定价因素。”综合考虑药品的有效性、安全性、质量可控性等,此外,今后药品定价因素可能还将包括创新程度、生产经营成本、市场供求、国际比较参考等。 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一个信号,说明国家主管部门在酝酿新的药品定价原则过程中,那些临床疗效好,但由于成本过低,医疗机构不愿意使用、企业不愿意生产的廉价老药的价格或许会获得重新定价的机会,而不再是过去的“一刀切式”降价。 对于何时会提价、药物临床价值在药价制定中占据的比例会有多高、重新制定的价格可否解决当前企业对这些廉价老药利润的心理预期等问题,卢凤霞并没有透露太多。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的一位人士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这些确实是企业非常关注并迫切需要解决的。” 正在消失的“经典” “廉价药”特指那些经过很多年临床检验疗效确切甚至优秀,而成本和销售价格低廉的药品,被业界称作“经典老药”。这些廉价药都是属于国家医保目录品种,属政府定价范畴,完全缺乏灵活的市场价格弹性。 由于药企追逐更大利润空间、医疗机构追求更多效益的现实,这些利润空间小的“经典老药”逐渐开始从临床和药店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疗效类似但价格贵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新药”。 每瓶1.2元的100片装“扑尔敏”、每瓶3.2元的1000片装“苏打片”、每瓶1.6元的100片装“多酶片”都属于廉价老药。但北京一家药店负责人称,摊上人工、房租、水电等费用,卖这些药,药店不贴本才怪。今年初,这家药店专门开设“廉价老药专柜”时,有将近300个品种,而现在只剩下100种左右。 记者调查还发现,尽管政府三番五次地号召多使用廉价优质老药,但在医疗机构,由于不能产生太大的效益,很少医生在写处方的时候会想起开出这些廉价药。 有知情人士还向记者透露,其所在的河北一家二级医院一个季度的用药记录上,所谓廉价优质老药的使用率几乎为零。“一方面是临床医生不想用,就算想用库房可能也没货。” 定点与生产的尴尬 今年初,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专门出台了《首批定点生产的城市社区、农村基本用药目录》,期望通过定点生产、定点供应,从而保证一批廉价药的生产供应。 但效果并不理想。半年多来,来自于各方面的调查都表明,获得定点生产资格的企业真正生产廉价老药的并不多,反而是那些没有获得定点资格的药企还在陆续供应。 河北神威药业董事长李振江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廉价药定点生产,本身就是对这个企业的社会责任心的一种考验,这与利润本身并不矛盾。”这家以生产中低价位产品为主的企业曾经也积极争取进入“定点生产”廉价药的首批名单,但没有成功。 “定点的不生产,生产的不定点”的尴尬凸现,与当初企业争取入选定点生产资格的情景形成鲜明对比。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当初争取廉价老药“定点生产”资格的企业中,不乏想以此来表明企业社会责任、获得良好社会效应的因素。“但利润实在太低了,加上有些廉价老药的使用量并不大,机器只要一开,就要承担生产所带来的成本,那可都是利润啊,顶着‘定点生产’的头衔,企业实在是两难。”一家首批就获得定点生产资格的药企的销售人员在分析廉价老药不能足量供应的时候说。 也有业内人士提醒,廉价老药需求与供应的矛盾,不能简单地归咎为利润空间小,而是需要反思形成这种矛盾的本质原因——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导的“以药养医”体制。不解决这种体制的影响,单靠重新定价或开设廉价老药的“绿色通道”来促进企业生产,并不是一个高明策略。 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订阅电话: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发代号:3-21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不支持Flash
|